部隊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部隊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系xx大隊代訓連連長,x年x月入伍,大學學歷。在擔任連長以來,工作積極進取,關心愛護戰士,帶領全連官兵積極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成績突出,受到上級首長的好評。火熱的軍營鑄就了他鋼鐵般的毅力,所以,能取得這些成績,與其是分不開的,也與上級首長的深切關懷和幫助是分不開的。下面,是他的主要事跡。
嚴格要求,扎實工作。作為一名帶兵人和共產黨員,他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和職責也清楚認識到只有素質高才能樹立形象于廣大戰士中。年初他發現,骨干自身形象做得不夠,于是他仔細研究,在連業務會上以自己“開刀”,以普通一兵所要求的來管理自己,要求戰士做到的自己絕不去犯,還宣布了互相監督的措施。從而,在全連骨干和戰士中影響極大,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全連戰士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大大提高,帶動人全連工作的順利開展。
他根據戰士的不同特點和心理從不同的角度去做戰士的思想工作,收到明顯的時效,有一名新兵不適應環境的變化,產生了戀家思想,逃訓而導致想逃跑,他得知這種情況,馬上找到這位新戰士,和他談人生,談理想,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使他認識到自己錯了重新回到了訓練場。這次的思想工作也深深感觸了他的一些靈感,連隊人員多,思想復雜,骨干素質偏低,干工作時缺乏思想上的管理,連隊黨支部對此聽之,認之,放任自流從而導致了工作下滑,針對一系列的問題我在思想骨干會議上首先提議:進行思想骨干培訓。明確責任和義務,培養良好的素質對戰士進行曲思想負輸。為了搞好思想工作的開展,協助抓好連隊經常性思想工作,他曾六次與思想骨干一起分析全連官兵思想形勢,找干部戰士談心200多次,之外,為了加強對戰士三位一體的思想教育,他主動向困難戰士家中寫信,從思想上給予戰士幫助,從而穩定了戰士的思想,煥發了戰士的熱情,工作蒸蒸日上。 事跡材料網
嚴格管理,效果明顯。班長,排長等各級帶兵人都有自己明確的職責,他從訓練著手抓管理,排長、班長各盡其責站好排頭兵,制定獎勵措施,明確任務進行評比。在連隊上下形成了比勁十足。你追我趕的良好勢頭。各項工作開然有序,得到上級一致好評,也許是有那么一些經驗,在擔任連長期間,他改進管理方法,并且根據連隊實際情況和任務特點。制定一系列措施搞好連隊全面建設,他剛到連隊時,連隊由于長時間的管理不當,戰備訓練各種秩序相當混亂。他結合連隊這種實際找到了突破口,以訓練帶動一日生活制度的嚴謹性。從而為一年的管理工作的遠航儲備了力量。再一個從“三相入手抓隊到養成,哨兵形象和禮節禮貌,抓完成任務的標準和實效和全連人員的精神風貌和歌聲口號,抓內務設施,通過一年的努力,連隊工作和發展趨勢成穩步上升,得到了上級首長的一致肯定。
部隊先進集體事跡材料范文
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三團被軍區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和“雙支”工作先進單位;2名個人被軍區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個人;一、二團和1名個人分別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表彰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和個人;2名同志被評為省級共建共育先進個人;先后有2個單位和2名個人被評為“為振興龍江、建設小康做貢獻”活動先進集體和個人;,高炮師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表彰為“民兵預備役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一是為扶貧開發建設做貢獻。堅持多年對大同區慶陽山鄉15戶老功臣家中進行對口幫扶,為建國功臣王占山、王清林、白景榮等老人家維修房屋、捐贈衣物、送醫送藥達4萬余元。對林甸縣8個鄉鎮的59名子女(傷病殘軍人子女)進行長年捐資助學,已有7人考入大學,21人考入高中,至今無一人輟學。該師共幫建5所“八一希望小學” 先后投入14.6萬元更換桌椅、組建微機室,購置電視、vcd影碟機和教學投影儀等設備,使其達到電化教學的標準。同時為每所小學指派一名現役干部擔任校外輔導員,負責國防教育和協調解決教學難題,目前,5所學校的總體成績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去年至今,共投入5萬余元,組織全師“百名校官扶貧幫困結對子”活動,共有142戶現役軍官家庭與貧困戶142戶家庭人人對接、戶戶“聯姻”,組織開展“農村家庭城市一日游”和“軍人家庭住村屯”互動活動,達到了雙方家庭和子女相互提高的目的。
二是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幾年來,他們主動與林甸縣花園鄉齊心村等5個新農村結成長期幫建對子,他們在幫建過程中既考慮“輸血”,更注重“造血”,主要解決農村的人才、技術和信息滯后的問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依托駐地農委、科技信息局、八一農大等編兵單位,組建了5支“科技支農小分隊”,從春耕到秋收、從種植到養殖,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先后扶持創業致富示范戶12戶,建立蔬菜大棚和奶牛、雞鴨鵝養殖示范基地各2個。協調有關知名專家進行信息支農講座38次,提供致富信息136條,轉移剩余勞動力1875人次,培訓鄉村醫生46人次。120戶農民由此走上致富道路,27戶農民成為縣級以上脫貧致富帶頭人。
三是為平安龍江做貢獻。他們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平安龍江”建設意見,完善軍警民聯防機制,發動預備役官兵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他們成立了維穩反恐、抗洪救災、防震救災、撲火救災等應急分隊,依據預案定期進行演練,切實做到了一聲今下,拉得出、開得動、用得上、打得贏。為應對日本遺留化學武器和大慶石油、石化企業發生事故的威脅,該師成立了防化應急分隊,多次組織救災演練,5次參加大慶市“反恐一號”演習,受到了駐地黨委政府的高度稱贊,為應對突發事件做了充分的準備。,大慶石化煉油廠發生機械設備爆炸事故,編在該廠的預備役防化應急分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情況,控制了局面,防止了有毒物體泄露。
四是為老工業基地建設做貢獻。他們注重發揮預備役部隊快速反應能力強、民情社情熟悉的優勢,在編兵企業中組建了26個預任官兵生產突擊隊,43個治安巡邏隊,35個護井隊,30個護路隊,預備役示范崗35個,科技攻關小組13個,預備役文明號20個,通過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磨練意志,培養作風,鍛煉隊伍。4月,該師二團編兵單位大慶石化公司機械廠一批原定一個星期交貨的產品,因情況變化,急需在三天內提貨。該廠生產突擊隊23名隊員連續奮戰三天三夜,按時完成了生產任務,維護了企業信譽。
五是為生態環境建設做貢獻。幾年來,出動預備役官兵13500多人次、車輛1780多臺次,協助地方黨委政府修建公路和沙石路30多公里,平整綠化村屯街道60余條,清理生活垃圾和積雪1.7萬立方米,參與了5個農業開發小區、生態能源示范小區建設。每到大慶兒童公園旅游旺季,他們都組織預備役小分隊到風景區幫助維護秩序,看護花草樹木和設施。同時還認養了一塊5000余平方米的“軍民林”,補植樹木500余棵,現在的“軍民林”已成了大慶兒童公園的一塊“風景林”。去年至今,落實省軍區組織的“萬名預備役人員綠化萬口油井”活動,發動多名預備役官兵,植樹15000余棵,高標準完成了省軍區和大慶市賦予的綠化任務,受到地方黨委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好評,做法被解放軍報、衛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