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材料
xx區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李,XX年11月入黨。作為一名黨員,李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鉆研業務、為病人解除病痛上。久而久之,他以精湛的醫術、優良的醫德聞名于上街及周邊地區。他不看重名利,每一次事業的進步、職務的升遷,對他來說都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更高的要求。
精鉆業務 不忘天職
李xx1984年畢業于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分配到xx區人民醫院內科工作。李熱愛醫生這一行業,他把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鉆研業務上。他學習并在臨床上應用的“轟擊療法”使他診治的癌癥患者平均延長生命一年以上,他的“溶栓療法”搶救腦血管意外成功率達百分之百。他還為此寫下了十多萬字的臨床心得,發表了五篇學術論文。李名氣越來越大,慕名找他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為了診治盡可能多的患者,他每天早上都提前半個小時上班,一直到下午一點多才有空吃午飯。XX年,李被提拔為業務副院長,當選區第十屆人大代表時說:我首先是一名醫生、一名共產黨員,醫生的天職就是為患者解除病痛,共產黨員就得在工作中起帶頭作用。他堅持每周一、三、五坐診,等患者都走了,他才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處理行政事務。一次,他從早上七點四十分開始坐診,送走最后一個患者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四十了,一連工作了七個小時,診治了170多名患者。期間,他連一口水也沒顧上喝。
牢記宗旨 病人為親
作為一名醫生,李不但醫術好,還十分注重醫德。從醫這么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只開治病藥,不開掙錢藥,只做必要檢查,不做創收檢查。李視病人為朋友,把患者當親人。有的病人家里困難,拿不出全部醫療費,他就帶領同事為病人捐款,有的外地病人住院就餐不便,他就讓妻子為他們送來飯菜。為此,不知多少患者流下了感激的眼淚。曾經有一位68歲的老人因肝硬化引起胃部大出血,李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硬是精心守護了兩天兩夜,直到病人轉危為安。事后,家屬給他送紅包,他拒絕了;家屬請他吃飯,他謝絕了。二十多年來,李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他的醫德醫風也感染了每位患者。一塊塊牌匾、一面面錦旗、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從四面八方送到了他的診室,他本人也先后榮獲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鄭州市文明市民等光榮稱號。面對如此多的榮譽和稱贊,李只是淡淡地一笑,說大家越是相信我,我就越是要做得更好。
雙崗奉獻 不計回報
XX年元月,在xx區開展的在職黨員“星級評定”活動中,李居住的中安街社區黨支部建立了“同心家園”,為特長黨員設立工作室長期服務居民。得知消息后,已是區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的李主動要求社區為自己設立了“李一生康健義診室”。雖然工作繁忙,但李仍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到工作室義診。時間一長,來找他的居民越來越多,不少居民還專程跑到社區詢問李大夫的義診時間。了解到這種情況,李主動與社區協商,每周一、三、五在醫院坐診,只要沒有重要的行政事務,每周二、四、六盡量抽出半天時間到社區服務。直到現在,李還堅持著這樣的日程安排。今年“七一”表彰會上,李被區委評為xx區“十佳”社區共建在職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