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師德報告事跡材料
是愛的感召,是執著的追求,使我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平凡而普通的行業。自我選擇了這一職業起,心中就播下了美好的愿望:做一名師德高尚、人民滿意的教師。以崇高的師愛引導、帶動學生快樂、健康、幸福地成長、成人、成才。下面我就從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今天匯報的主題“甘當春蠶吐絲盡,愿化紅燭照人寰”。
一、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96年,年僅19歲的我圓滿地完成了學業,懷著美好的愿望走上了三尺講臺,從那一刻起,“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成為了我的座右銘。因為我畢業于師范學校音樂班,且音樂是我的酷愛,所以學校安排我任音樂學科教師,當時,我是如愿以償,滿懷欣喜,也決心立足本崗位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可時間不長,學校急缺班主任,校長又找到我,有意讓我接任班主任工作,可我實在是難以舍棄我最心愛的音樂學科,而且,當時我已經成為學校音樂學科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盡管校長給了我自己抉擇的權利,可最后,我還是著眼于學校大局,為學校排憂解難,放棄了我個人利益,毅然地選擇了班主任崗位,挑起了重任。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孩子。”而我的體會是:有愛才有一切,熱愛學生是我們教師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接任班主任工作后,我便更加深刻地體驗著老師、朋友和母親多重角色的辛苦與快樂。
謝婉瑩是我剛剛擔任班主任接觸的一年級小女生。這個孩子平時看起來和其他孩子沒有什么不同,很文靜,很可愛。殊不知她是一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一次課間活動,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突然,有幾個孩子跑來對我說:“老師,謝婉瑩鼻子出血了。”我趕緊跑到教室一看,差點兒沒把我嚇暈了,只見她兩眼緊閉,嘴唇發紫,鮮血順著鼻孔不停的往外流,幾乎就是昏迷不醒了,別的孩子見狀也都大哭起來。當時,我也不知這個孩子怎么了,只想快點兒把她喚醒,于是我就拿出手帕和面巾紙一邊給她止血,一邊根據自己已有的救護常識,用大拇指掐住孩子的人盅。在焦急等待中,她終于慢慢地蘇醒過來,隨后我把她抱到了值宿室,這時她父母已及時趕到。她母親含淚告訴了我孩子的真實病情,原來,孩子從小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現在太小,暫時不能手術,只能慢慢地調養,等大一點兒再手術。而且我還從她母親那得知有很多因素都容易引起她的病情發作,如:做劇烈運動,生氣,勞累等等。大家都知道,剛滿6歲的一年級孩子,自制力還很差,別說讓其他孩子管住自己不去妨礙她,就是謝婉瑩自己避免這些因素也難免會忘記呀。然而,我深知要讓每個孩子快樂、健康、幸福地成長是我們身為教師的職責。所以,從那日起,我身邊就多了一個小小的身影,課間或午休時,要么我就參與她所玩兒的游戲,要么我就親自把她領回辦公室,給她準備熱水,囑咐她吃藥,幾乎不讓她離開我,就是中午吃飯,我不僅要給她盛好,還要陪護她吃好,直到放學時,再親自把她交到她家長手里,我才放心。其他老師看到我天天如此,打趣的說道:“別看我們小劉老師年紀小,照顧孩子的細心勁兒一定不比謝婉瑩的媽媽差,將來也一定是個合格的媽媽。”就這樣,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由于工作需要,我又被調到高家店小學任教。沒想到,兩年后,謝婉瑩一家三口居然找到了我家,一見面,她的媽媽就拉著我的手動情的說:“劉老師,謝謝您過去對婉瑩細心的照顧,現在她已做完手術,身體好多了。我們從來都沒有忘記過您,以后也不會的,因為您真是一位稱職的好老師呀。”家長那發自肺腑之言怎能使我不動容,成為家長滿意的老師一直是我的追求、是我的夢想!同行們,您可知道?那一刻,我有多快樂!多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