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少年事跡材料范文3篇
一顆無可代替的珍珠
大家好,我叫戴珍珠,今年14歲,是西塘曙光小學五中隊大隊部的委員,也是我心愛班的班長,我從入小學起,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三好學生”“優(yōu)秀少先隊員”等榮譽。
我有許多好朋友,有時我會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匆臀医慌笥蜒剑俊彼麄儠卮穑骸澳愦苏嬲\,愛勞動、樂于助人……”一下子說出許多好詞,你肯定不相信我朋友說的話,那我就介紹一下我的生活、學習情況:
我像愛家一樣愛著我們這個集體,每天我最早來到班級開門,然后開窗,讓新鮮空氣走進教室。讓同學們在上課時,精神百倍,發(fā)現(xiàn)掃帚沒放整齊時我輕輕地放好。當我中隊因沒有拿到行為規(guī)范優(yōu)勝班獎狀而舉泣時,我教會同學們用微笑面對此次失敗,用刻苦有努力贏得下次的成功。雖然我不太愛講話,看起來非常的沉默,但我的內(nèi)心是熱情開放的。幫助同學們講解難題的是誰?是我。勸駕并耐心和打架者溝通的是誰?是我。敢指出好朋友或老師同學缺點并讓他們及時改正的是誰?是我。同學身體不適在一旁慰問、關(guān)心的身影是誰?是我。不過這也是我作為班干部應做的事。我不但愛集體,而且也有愛心和拾金不昧的品質(zhì)。像今年我從電視里看到有些國家發(fā)生了海嘯,那里的餓人死的死,傷的傷。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于是,我急忙倒出我所有的“財產(chǎn)”,誒,沒多少錢先捐了再說。為此我還特地和幾個同學和奶奶學編花籃,把賣花籃賺的錢捐給希望工程。有一回,我在街上撿到了一只皮包,把它交給了失主,還得到了表揚信呢!上一次,奶奶感冒了,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留在家里一直陪著奶奶,給她倒水,聊天。嘿,我是不是也蠻孝順的。
我除了關(guān)心集體、有愛心、孝順還愛勞動。喜歡鍛煉身體。開學時,老師讓我們自己清理操場,我干得非常起勁和認真。至于鍛煉身體那是體育方面的事了,雖然我體育不太好,可我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校在家動真格的練,還好現(xiàn)在體能測試達標也是優(yōu)秀了,感動了老師同學,連爸爸媽媽都說我行!
我以上的一切,當然我自己的學習也不放松,上課專心聽講,課堂作業(yè)、回家作業(yè)認真完成,回家后做好復習和預習工作,成績一直優(yōu)秀。我堅信,我就是我,一顆無可取代的珍珠。
在華師附小,大家都知道有個多才多藝的小能人,她的“頭銜”可多了:“小畫家”、“小作家”、“數(shù)學博士”、“電腦高手”。。。。。她就是五(二)中隊的宣傳委員江珍藜。
平時不引人注目的她卻是一個踏踏實實的“獲獎大王”:說她是小畫家一點也不過分,她連續(xù)五年代表學校參加區(qū)現(xiàn)場繪畫比賽獲一等獎,參加全國、省、市美術(shù)比賽,獎證一大摞;說她是“小作家”更是名副其實,在去年強手如云的武漢國際“楚才杯”作文賽場,曾經(jīng)榮獲三等獎,在去年第二屆湖北省中小學生“楚天杯”作文賽上,又榮獲三等獎,在首屆全國奧林匹克作文賽上榮獲紀念獎,現(xiàn)在還是中國小作家協(xié)會會員(會員編號hb03033)呢!別看她只有12歲,她卻已經(jīng)在《楚天都市報》和《小學生作文》上都公開發(fā)表過自己的習作;說她是“數(shù)學博士”名不虛傳:在群星璀璨的華師附小校園里,她曾榮獲校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的驕人成績,今年的她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第二屆全國小學數(shù)學“希望杯”邀請賽預賽中過關(guān)斬將、脫穎而出,獲得決賽資格。說她是“電腦高手”也毫不夸張,別看她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她通過自己鉆研、琢磨,現(xiàn)在已經(jīng)掌握flash、會做網(wǎng)頁、會編輯文檔等,她特別注意把自己繪畫的特長運用到制作flash動畫和制作網(wǎng)頁中,她制作的班級網(wǎng)頁《永遠的502》,畫面優(yōu)美動感十足,且文采飛揚音樂動聽,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新與實踐活動“信息技術(shù)基礎(chǔ)知識”中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
江珍藜同學的這些成績的取得,付出了比別的孩子更多的努力。她出生在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父親的早逝使她幼小的心靈承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使還處在兒童時代的她很早學會了獨立,并且很多方面主動為自己心愛的媽媽、為老師、為同學分憂。
在媽媽的眼里,她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甚至可以說,是媽媽的知心朋友。因為在家里,她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自己的事情很少要媽媽操心,自己主動分擔不少家務(wù)。懂事的她從來不挑吃穿、不攀比享受,只是和別人比自己的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的表現(xiàn),她知道,自己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是對母親最好的報答。隨著女兒逐漸長大,一天比一天懂事,做媽媽的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可以說,媽媽把江珍藜看成是自己的驕傲、自己的欣慰。
在學校里,她積極參加少先隊組織的活動,她利用假期參加體驗教育活動,活動的成果在五年級所有學生作品中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因此榮獲學校頒發(fā)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實踐行”活動成果獎。平時,她熱心幫助同學、關(guān)心同學,熱愛集體,講究衛(wèi)生,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優(yōu)秀,特別是語文、數(shù)學考試成績每次名列班上前3名。
在老師眼里,江珍藜同學是個秀外慧中的得意弟子。她興趣愛好也十分廣泛。她從小開始學習繪畫,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美術(shù)老師對這個得意弟子格外關(guān)愛,認為是自己多年來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中隊輔導員看來,她是一個好的領(lǐng)袖,也是一個踏實的實干家,其工作之一就是辦好每一期黑板報。她工作勤勤懇懇,不偷懶、不馬虎。在她的領(lǐng)導和參與下,黑板報內(nèi)容豐富、題材新穎、畫面美觀,讓人看了爽心悅目。在每次的學校黑板報評比中,總是名列前茅。數(shù)學老師、計算機老師、思品老師等等,提起江珍藜,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在同學的眼中,她又是很有人氣的好伙伴,她與同學關(guān)系十分融洽,在她看來,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張證書、每一份成績都離不開同學的關(guān)心,老師的教誨,她把這些感激埋藏在心底,隨時化作自己幫助別人的動力。可以說,年紀輕輕的她,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風格高尚、一個心理健康、一個作風塌實、興趣廣泛、刻苦勤奮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五年來,她獲過近四十個獎項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可以這樣說,這次作為被大家推選出來成為學校最優(yōu)秀的代表之一是當之無愧的。相信今后多才多藝的她在老師和同學幫助下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老師的好助手 同學的好榜樣
周逸航同學是城西小學小學六(6)中隊的學生,現(xiàn)擔任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員兼六(6)中隊的副中隊長。在學校里,每逢有人提起他,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無不交口稱贊。他積極向上、努力進取,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少年先鋒隊隊員,時刻以隊章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
一、勤奮學習、屢獲佳績:
在老師和學校的精心培育下,周逸航同學逐漸懂得:只有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長大以后才能成才,才能報效祖國。因為有了這種信念,所以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爭強好勝、不服輸?shù)木瘛K麑W習勤奮刻苦,不甘落后。每天放學回到家,他都立刻攤開書本,認認真真地完成當天的作業(yè)。遇有難題,他總是積極思考,查找資料,不搞明白決不罷休。他的成績在年級里一直名列前茅,年年獲得校三好生的光榮稱號;自四年級以來每年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他寫的作文多次被發(fā)表。面對成績,他從不驕傲,而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學習。因為他知道,下一個目標在等著他。
二、老師的得力助手
周逸航在很小的時候,每天他所看見的就是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們忙碌地工作著,耳濡目染,他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要顯得成熟的多,好多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小大人”。上學后,這個“小大人”憑著他的很強的組織能力,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被班主任老師一眼相中,他從小到大一直擔任中隊委,他都主動協(xié)助老師了解同學思想動態(tài),處理班級內(nèi)部事務(wù),幫助同學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成了名副其實的班主任助手。
他對班級紀律敢抓敢管,班主任不在時,自覺維護班級紀律,對不良現(xiàn)象敢于主持公道、主持正義,將不良勢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班級的風氣、紀律和學習成績一直良好。
三、 同學學習的好榜樣
周逸航作為班級干部,在圓滿完成班級各項工作的同時,不忘學生的天職。他是個愛動腦子的學生,學習上刻苦鉆研,勤學好問,而且善于總結(jié),對于學習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超前、創(chuàng)新的意識,善于靈活掌握知識,重視知識的遷移和各科間的融會貫通,善于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進入高年級階段以來,每次考試,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參加學校、區(qū)里的各科知識競賽,他都取得驕人的成績。他深知,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付出艱辛勞動的人,才會有所收獲,才能取得成功。
他在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同時,還積極主動幫助學習落后的同學。為了幫助后進生解答疑難,他總是十分耐心地講解,把同學不會的題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直到弄會弄懂為止。這些年來,班上的幾名差生在他的熱忱幫助下,各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樂于助人是周逸航同學的一大特點。有時,某些同學突然間有事,分擔的值日生工作無法完成,他都會主動代他們做好值日生工作。班上若是有同學因生病落下功課,他總是會主動去幫助同學補習。總之,無論誰有困難,他都會義無反顧地去幫忙。毛主席的那句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的名言深深影響著他,他一直說:“我就要做一輩子都做好事的人。”
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周逸航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他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他從小就聽媽媽給他講的關(guān)于、、、等英雄人物故事,講到英雄犧牲的時候他熱淚盈眶。在看到“神州”飛船成功返航后,更進一步增強了自己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他暗暗立志:將來一定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他性格活潑,待人真誠,愛好廣泛,尤其喜歡美術(shù)、寫作。她懂得,要成為新時代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就必須全面發(fā)展。他從不驕傲自滿,總是一步一個腳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踏踏實實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如今,周逸航同學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踏踏實實的努力,在浩瀚的學海中奮力遨游。他用他的正直與善良為歌,以熱心和豁達為曲,彈奏著一曲質(zhì)樸的暖人心扉的歌;他用理想和追求做筆,進取和奮發(fā)為墨,描繪著一幅多彩的人生藍圖!
愛國愛疆的好模范 品學兼優(yōu)的好少年
“十佳少年”圖木舒克市小學四年級學生肖曉先進事跡材料
圖木舒克市小學四年級,有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她身材雖然比較瘦小,但卻有著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她雖然個頭不高,但卻有著一股執(zhí)著向上的追求;她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有著一腔勇于負責的精神。在老師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德、智、體、美、勞得到了全面發(fā)展,成為了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她就是四(2)班肖曉(陳卓)同學。
別看肖曉(陳卓)同學年紀小卻胸懷大志,從入學以來,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她有一股執(zhí)著向上的追求。她團結(jié)同學,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她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她一絲不茍,并有一股可貴的鉆勁兒和韌勁兒,語文、數(shù)學、英語成績一直排在前面;她追求全面發(fā)展:她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音樂。尤其是在文明禮儀方面:學到待人接物的禮儀規(guī)范,養(yǎng)成謙和禮讓,禮貌待人的好習慣。無論在學校、家里,他總不忘給別人送去一聲問候、一個微笑,希望自己可以給別人帶來春天般的溫暖。 在學習上,她遇事總愛問個為什么,喜歡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課堂上有時為了一個問題或一種解題方法和老師、同學展開辯論,老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此,她的思維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較為靈活。 在生活中,她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禮儀少年。平時,她還經(jīng)常細心的觀察班里的每個角落,記得有一次班里黑板上方的標語被水打濕有些模糊了,她找到了老師建議再修一修。在校園里,每次見到老師,無論認識不認識他都會尊敬地叫一聲“老師好”。作為班里的學習委員,她常常觀察班里的學習動態(tài),遇到好的學習方法她能記錄下來供大家一起來學習。在學校里,她尊敬老師,關(guān)心同學,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好評。對于學習較差的同學,她從來不鄙視他們,而是經(jīng)常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們。
對于家庭條件較差的同學,她從不嫌棄別人,而是和她們打成一片。有時看到別人物有所缺的時候,把自已的東西和別人一起分享。有同學上課忘了帶學習用具,她總是豪爽的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她除了關(guān)心同學愛護班級外,她更是班級的創(chuàng)新帶頭人。每次綜合實踐老師布置每位同學交一個創(chuàng)新性作品的時候,她的作品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有個別學生絞盡腦汁也無法完成作品時,她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和同學們一起制作。由于她的舉動影響了全班同學給全班帶起爭做優(yōu)秀努力向上的好風氣,深得同學的瞻仰。
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再也不用發(fā)愁創(chuàng)新性作品完不成了。同學們都以她為榜樣,爭做好學生。在家里,她又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經(jīng)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洗碗、整理房間、掃地等。當爸爸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變得開心起來。在學校也一樣,只要發(fā)現(xiàn)老師有不開心時,她就會圍在你的身邊陪你說笑,害的老師不得不拋開煩腦。
肖曉(陳卓)同學就是這樣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同學德、智、體、美、勞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她常說”能幫助別人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肖曉(陳卓)這句話簡單質(zhì)樸但是它蘊涵的意義卻非同凡響值得我們?nèi)ド钏肌hb于肖曉(陳卓)同學的表現(xiàn)大家一致推薦她為班里的優(yōu)秀班干部。肖曉(陳卓)同學,樂于助人,成績優(yōu)異,綜合素質(zhì)高,不愧為一名優(yōu)秀的全面發(fā)展的三好學生,不愧為一名優(yōu)秀的21世紀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