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楊柳多同志是1997年江西省公安廳選拔的優秀大學生,同年11月分配到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成為全國勞模、公安系統一級英模邱娥國的徒弟,XX年4月擔任筷子巷派出所副所長兼象山社區民警。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XX年9月被評為第三屆“南昌市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至XX年連續六年被評為“江西省優秀戶籍民警”,XX年10月被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少工委評為第二屆“全省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
1998年2月楊柳多同志被聘為南昌市西湖區船山路小學的少先隊志愿輔導員和法制宣傳員,XX年4月又被西湖區石頭街小學聘為少先隊志愿輔導員和法制宣傳員。自擔任志愿輔導員的七年來,楊柳多同志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展自己文化程度較高的優勢,積極協助學校組織少先隊的各項工作,開展法制教育,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整治,維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全校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的好評,船山路小學和石頭街小學的學生看到他都會親切的一聲“楊老師”。
一、靈活有效地開展少先隊輔導工作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
船山路小學有在校學生600多名,學校設少先隊大隊一個,中隊五個,共十二個小隊,是江西省首批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試點學校。石頭街小學有在校學生1000余名,學校設少先隊大隊一個,中隊六個,小隊十二個。楊柳多同志先后被聘為這兩所學校的少先隊志愿輔導員后,非常重視學校賦予他的榮譽和責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總是盡可能抽出時間,參與學校關于少先隊工作的重大決策、重大活動和對小學生的法制教育管理中去。
對于年齡較小,明辨是非能力較弱,理解力不高的小學生來說,傳統的說教,嚴厲的禁止不會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根本取不到什么效果,針對這一特點,楊柳多堅持以案例教育、圖片說明為主,采取小隊談心,組織參觀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方式,深入到孩子中間去,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再堅持正面灌輸的方式,以案說法,教育學生從小樹立法制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觀念。他規定自己每學期為學生上課不得少于20課時,對學生進行遠離毒品、遠離犯罪及防范不法侵害的教育。五(1)班有位姓趙的同學,迷上了游戲機,經常把父母給的吃早餐的錢省下來玩,有一次玩到興頭上,花光了身上的錢,他走到沿江路看到路邊停了輛沒上鎖的自行車,便把自行車騎走放到學校的停車場,準備賣到廢品收購站。楊輔導員在一次與五(1)班少先隊小組談心時,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找到這位學生,耐心細致地對他進行教育,用大量的事例讓他認清了玩游戲的危害。隨后,楊柳多同志將游戲室塊規接納未成年人的情況向派出所支部作了匯報,派出所依法對違規游戲室給予治安處罰,杜絕了轄區游戲室接受小學生玩耍的現象。
XX年11月,船山路小學小一名姓鄒的小同學和母親拾到一個裝有總價值近萬元物品的皮包,這位同學主動要求母親把皮包交給派出所的邱娥國伯伯。楊柳多抓住這一典型事例,與學校協商共同組織開展“三無”、“三好”、“三爭”活動,營造出了人人爭當先進,個個爭當好學生的良好氛圍。他還利用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欄開辟法律專欄,解答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法律疑難問題,定期向老師、學生和家長們傳授有關法律知識。正是在學校教師和像楊柳多這樣的輔導員辛勤教育下,五年來學生違紀現象大大減少,校園內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已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