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班級事跡材料(書香班級)
書如聲,婉轉延綿,繞梁三日不絕也;書如醴,品之越香回味無窮,書如梅,暗香疏影時隱時現書者情;書如浪,潮起潮落跌蕩起伏,在書中品味亙古的精華,在書中咀嚼芳香。讀書使人靈秀聰慧,讀書令人識趣明禮。學生遨游書海,與大師對話,為精神打底;他們呼吸書香,與經典為友,為人生奠基。享受讀書的快樂,感受讀書的幸福,撞擊閱讀的智慧,演繹閱讀的精彩。
歷代的文人墨客、教育專家、都為我們指明了兒童閱讀的重要性。確實,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階段,童年時期的閱讀是審美情感的起點,是美好人性的起點,是性格塑造的起點,更是人生體驗的起點。如何讓學生擁有一個書香浸潤的童年,如何讓班級“墨香彌漫,書聲瑯瑯”,特別是三月份的讀書節浪潮鋪天蓋地地向我們涌來時,如何能成為奔在潮頭的弄潮兒。班主任李暉老師帶領她的學生們慢慢地走出了一條路,形成了自己202班獨特的閱讀氛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布置生態教室,創設書香之“場”。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環境影響,他認為學生所接觸到的一切,“對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的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人在一種自我、自主激勵中,不斷地發現并努力獲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識與技能。班級是學生每天所在時間最長的一個場所,班級里任何一處的布置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經驗的儲備不多,因此班級不應該只是知識的灌輸地,更應該是一個經典世界的熏陶場、磁性場。關注教室布置的細節,創設書香之場,勢在必行。
1、突顯特色,展現風采——“班級圖書角”
一跨進二2的教室,一個整整齊齊的書架展現在我們眼前,上面是兩年來學校獎勵的各種圖書,還有孩子們捐獻的書目,以及從閱覽室里借來的書,都層層疊疊的板放在書架上。旁邊有一份借書目錄以及本學期的閱讀計劃和活動安排。每天下午午讀時,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就會組織同學秩序井然地排隊借閱書籍,寧靜、舒心,空氣中都似乎流淌著濃濃的書香味。
2、四壁生輝,面面俱到——“我的地盤我做主!”
為了結合學校班級各項活動,我們教室的其余各面都展現了我們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內容精彩紛呈,主要有“讀書樂園”、“知識闖關”“快樂分享”三大版塊。教室外的展示臺更為學生張揚個性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我們幾乎隔周有展示活動,包括學生、老師、家長的書畫作品、精彩手抄報、小巧的手工制作等。繽紛的學生天地,獨具匠心的設計,為學生創設了比較的“展臺”,競爭的“擂臺”,相映生輝的“舞臺”,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沐浴在藝術的天地里,沉浸在美的世界里。
3、走出家門,埋頭書市——“周周逛書市!”
學生每天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方式,注定他們就像在籠中已被伺候慣了的小鳥,他們不會主動覓食,不會觀察邊上的變化。我們不應讓他們整天生活在屋里子,于是就帶領同學們每周六下午到胖東來地下書城看書。不僅僅是看書,邊看邊摘抄,看完書后幫助管理員一起整理書架,擺放整齊!
二、巧設特色活動,營造書香之“途”。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營造書香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班級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探究知識和發展潛能、拓展技能的場所,還是教師引導學生、實現師生教學智慧得意充分展現的場所。建好班級圖書角,創設好濃郁書香氛圍的班級環境,使學生置身書海中,與書結緣,與書為伴,同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共同的讀書興趣,形成價值認同,把學生的讀書熱情推向最高潮。
1、“我的時間我做主!”——開好休閑閱讀
我們都知道,讀書應該是一種自覺的行為,當孩子們能把它看成是和吃飯一樣平常的事,那應該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雖然閱讀一直是我們班的主力活動,但鑒于實際情況,我們還是有必要一如既往的把握好閱讀的時間,確保閱讀的質量。我們主要采取階梯式的讀書。
(1)每天一小時。
每天利用早上“早讀”的半小時時間,開展師生共讀經典書目,背誦經典詩詞,享受古韻!利用下午上課前的半小時,開展“請你傾聽”活動。請班上的同學輪流給大家,朗讀自己喜歡的文章、故事。每天請兩名學生,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你的推薦理由是什么。
(2)每周兩節課。
一直認為,語文書就只像一顆大海里的珍珠,我們要讓這顆珍珠更亮,更純,一味地捧著它,呵護它是無濟于事的。它需要細紗的磨礪,需要大海的哺育。就像我們所提倡的“大語文”觀,很大程度上是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本學期我充分的利用課堂資源來創造性的引導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