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士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x縣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用她的熱情和行動,踐行著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為鄂西山區護理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與愛心,贏得同事病友一片贊許
1984年畢業于恩施衛校的,從踏入社會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青春和命運交付給了護理事業,“當一名白衣天使,用無私的奉獻為患者架起生命的橋梁……”成為她事業追求的航向。
婦產科是她上班工作的第一個崗位。這是一個圣潔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面對那些身肩兩條生命的孕產婦,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心靈深處始終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壓力:產婦的緊張、焦慮需要安慰和解釋,胎心的變化需要隨時監測、及時處理,更可怕的是:大出血、子癇、dic的病人,隨時都有奪去孕產婦生命的危險,必須時刻警惕危險信號的征象,真正做到化險為夷。為了做好這份工作,她虛心請教,堅持多看多做多練,把別人閑扯的功夫用在鉆研業務上面,只要有空就留在科室觀摩,只要有機會就動手實踐。勤補拙,熟生巧。很快進入角色,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經常得到老同志和病友的表揚。
1989年,婦產科收治了一位嚴重尿漏的病人,由于家庭貧困,加之疾病的長期折磨,患者蓬頭垢面,滿頭虱子,臭氣薰天,醫護人員給她進行治療時,家屬都不愿伸手協助。見此情景,在護士長的帶領下,滿腔熱情對待病人,主動為病人洗頭滅虱、擦澡,并從自己家里拿來換洗衣服,用真誠的言行影響和感化患者家屬,連科室的醫護人員都深受感動,主動為病人捐款捐物,不厭其煩為病人進行基礎護理。隨后,和護士長一道,為這位特殊的患者制定出科室的護理計劃,使患者順利手術并康復出院。常說,護理崗位不僅要能做事,還要會做事。她用責任和愛心去化解護理工作中的苦、臟、累,多次被家屬和同行傳為佳話。在急診科上班時,一天深夜,一位有機磷農藥中毒者被家屬送來,中毒很重,生命垂危,她快速插管、洗胃,忙得手腳不停,病人嘔吐的穢物濺到自己身上也全不在乎,硬是將其送入內科病房,并協助當班護士為病人輸液、給氧、留置、倒尿,直至病人脫離危險,她才放心離開。
大膽與細心,非典一線彰顯英雄本色
認識人都知道,對于自己從事的護理工作,她有著非同一般的偏愛甚至于固執。
xx年,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讓人們經受了一場特殊的考驗。她所在的x縣人民醫院作為“sars”定點醫院,當絕大多數人還處在恐懼、不知所措的時候,她在護理部的安排下,承擔起了“sars”的防護培訓任務。為完成好此項工作,她和其他護士姐妹一道查閱資料,根據要求制定防護措施及程序,苦練防護服等的穿脫要求,并對第一批進入發熱病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以保證醫務人員零感染。回憶當年的情景,她自己都覺得不可思異,“要說不害怕,那是瞎話;但從事了這項工作,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從。”那年的5月12日,她從醫院廣場旗桿下走過的時候,突然接到弟弟打來的電話,“姐,今天是護士節,爸爸想和你說話……”。當她聽到父親的祝賀時,眼淚掉了下來,接著又傳來媽媽的聲音,“你是黨員,應該走在前面,我們天天都在看電視,只要注意防護,就沒有問題,我們全家都相信你、支持你……”面對親人的問候和囑托,在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丈夫的理解中,她把一切顧慮都拋在了腦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擊“非典”的工作中。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結束后,她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被評為“抗非典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