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醫院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王深明,醫學博士、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血管甲狀腺外科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廣東省血管外科疾病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并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學分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普通外科文獻”雜志主編,《中國血管外科雜志》主編,《中華醫學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實用外科雜志》副主編、《中華外科外科雜志》編委以及多個核心醫學期刊中的常務編委和編委。現任中央保健局會診專家,廣東省、廣州市保健辦會診專家,多個國際學術組織委員。
作為一名臨床醫師,他對技術精益求精,具有很高的臨床醫療水平,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修復、腹主動脈瘤切除、急性動脈栓塞、慢性動脈閉塞、脈管炎、血管瘤、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潰瘍甲狀腺疾病(如甲亢、甲狀腺癌、甲狀腺炎)、甲狀旁腺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癌)、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處理各種危重病和疑難雜癥,每年經他完成和指導的手術達400多例。從醫20多年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精神,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深受病人信賴。經常應邀到各級醫院會診,協助基層醫院解決疑難病例,并傳授技術和知識,獲得好評。
作為中山一院血管甲狀腺乳腺專科學科帶頭人,他長期從事該專業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動靜脈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乳腺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尤其在在血管外科領域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其原發性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發病機理和臨床診治研究成果獲得中華醫學獎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首先引進和改進、并在國內率先開展股靜脈瓣膜外修復成形術治療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經300多例臨床應用,療效良好。國內首先開展內鏡筋膜下交通靜脈結扎術治療下肢靜脈性潰瘍,已成功進行近200多例治療,例數與療效居國內領先地位。在國內首先提出下肢靜脈返流性疾病的綜合性外科治療概念,并總結和建立了下肢靜脈返流性疾病的綜合性外科治療體系,將下肢淺靜脈曲張手術、深靜脈瓣膜手術與內鏡交通靜脈結扎手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下肢靜脈返流性疾病進行綜合性外科治療,療效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內外首先開展了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相關基因篩選與克隆研究,共發現并證實8條cdna片段與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發病有關,包括6個已知基因片段合2個未知來源的基因片段。研究文章已在國際血管外科頂級雜志j vasc surg(if3.7)發表。
在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特別是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長段巨大胸主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方面處于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近年已成功完成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300多例和腹主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150多例,手術成功率100%,為華南地區開展例數最多,療效最好的血管外科中心。特別是完成了國內首例、世界第二例升主動脈腔內置入膜型支架治療全主動脈夾層。目前已成功進行debakey i型夾層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9例,為國際上報道例數最多,療效最好的單位。已成功完成復雜性主動脈弓和長段胸主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41例,其中1例為至今世界上報道的最長、最大的胸主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