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服務(wù)標兵申報事跡材料
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顯赫卓著的功績。然而,他卻因為口勤問、手勤做、腦勤想、腿勤跑,加上熱心腸,成為全校師生念得最多、喊得最多、稱贊得最多的一個人。
他認為教師安心教書,學生安心學習,教學質(zhì)量就會提高,學校就會不斷發(fā)展,基于這種認識,特鄭重承諾“為師生服務(wù)永不缺位”。
他是這樣承諾的,更是這樣做的。無論是日常上班,還是寒暑假期,校園內(nèi)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并且事不論巨細,亦不分公私,他總是隨喊隨到,百叫不煩,百做不厭,一天到晚微笑著忙上忙下,樂此不疲。為確保師生在需要時找得到,他特意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張貼在每間教室和每間教師辦公室,并常備了3塊電板,人人都說他的手機是永不變號,永不斷電的手機。一次,他因重感冒在醫(yī)院打點滴,忽然接到一名班主任老師的電話,稱學生從實驗室做完實驗返回教室,教室鑰匙丟了打不開門。聞訊后,他二話沒說,拔下針頭就往外跑,嚇壞了旁邊正在給一位病人換藥的護士,連忙在后面追趕,他邊跑邊回頭說:“醫(yī)生別追了,我不回去,學生進不了教室上不了課,這是大事。”跑到馬路上,緊急攔下一張的士,迅速趕回學校,當他看著學生們喜笑顏開地走進教室時,才長長地呼了一口氣。還有一次,他正在家里午休,一陣急促地電話把他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是一名學生的課桌椅壞了,頓時,睡意全消,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趕在下午上課前修好,不能影響學生上課,他馬上拿起工具,匆匆趕到那名學生所在的教室,他發(fā)現(xiàn)是人為損壞,為不影響該學生下午上課的情緒,他沒有批評學生,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修完,臨走時,他撫摸著那名學生的頭,慈愛地說:“今后一定要愛惜公物喲。”從此以后,那個班的桌椅一直到畢業(yè)都沒有再損壞過。
行行出狀元,門門有學問,他說要發(fā)揚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干一行,鉆一行,做起來了才順風順水。
他在后勤部門工作了10多年,崗位換了兩三個,可無論崗位怎樣變,他服務(wù)的態(tài)度始終沒有變,并且做得順風順水,受到師生們的交口稱贊。在生物園管理員崗位上,他刻苦鉆研椪柑、金錢桔等水果的種植技術(shù),認真學習大棚疏散和牲豬的養(yǎng)殖技術(shù),為節(jié)約勞力,他不僅自己身先士卒,而且經(jīng)常叫上愛人和兩個哥哥幫忙,兩件時間年均為學校創(chuàng)收一百多萬元,大幅度提高了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并且確保生物園在1998年順利通過了湖南省十大校辦農(nóng)場(廠)的驗收。在勤工儉學崗位上,他認真學習豆奶制作,賓館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先后辦起了一中豆奶廠、一中賓館、一中縫紉廠等實體,兩年內(nèi)年均為學校創(chuàng)收兩百多萬元,使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又一次得到較大改善。在紅砂灣食堂管理員崗位上,他嚴格執(zhí)行食品采購制度,并拜師學藝,親自下廚,確保色、香、味俱全,確保師生吃好吃飽吃舒心。當時,盡管大部分都是離退休教師和復讀學生,卻沒有一個人說不滿意的,時任校長田琳同志用“了不起”這三個字高度評價了他。在維修管理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7年,7年來,他由一名技術(shù)門外漢,變成了水工、電工、木工、漆工、泥瓦工……學校大大小小的事,他恨不能全包攬下來,沒有寒暑假,更談不上雙休日,一天到晚,他的身影幾乎沒有離開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