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臺省優秀共青團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xx年4月,廣播電視臺團總支換屆,本人有幸成為新一屆廣播電視臺團的書記。在擔任團干近三年的時間里,本人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上級團組織和臺黨委的要求,緊密結合廣播電視中心工作和團務工作實際,認真完成各項工作職責,積極組織開展團建各項活動,在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并充分調動團員青年服務社會的熱情,積極組織開展團員活動,推動團務工作上了新臺階,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受到上級機關和領導的表彰。xx年以來,全臺共被團省委和團市委分別授予省級青年文明號1個和市級青年文明號稱號4個,1名團支部書記被授予“**省‘十佳百優’團支部書記”、2名青年被評為“**省青年崗位能手”、3個集體被授予“**市‘五四’紅旗團組織”、還有25名青年分別被團市委、機關團工委和臺團委授予“**市優秀團干部”、“**市青年崗位能手”、“**市青年科技標兵”、“市直機關優秀團干部”和“市直機關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
一、搞好學習,加強團員思想政治教育。
以全臺每年開展的作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契機,扎實搞好各時期團員的學習教育。xx年以來,結合全臺開展的“排頭兵實踐活動”、“三服務兩促進”和“三創新三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以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組織全臺團員認真學習了《團章》、《黨章》、《文選》和《科學發展觀讀本》、xx大重要精神以及《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通過學習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圍繞各時期活動主題,各團支部積極開展項活動,取得了比較好效果。廣播中心團支部組織記者作為“媒體代表”參加了首屆“農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活動中,記者們與志愿者一起為**市赤坎鎮農民提供了“鄉村文化作品展示”、信息體驗服務、農科技術知識咨詢服務、職業技能培訓信息服務、為村民維修電器、自行車和義務理發等義務服務,記者們深入農村為當地農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新農村及和諧社會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電視中心團支部組織青年員工工作之余與廣大市民一起,先后深入肇慶、恩平農村開展了大型慰問活動,為貧困家庭和困難學生送去了生活和學習用品,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走進肇慶”的扶貧助學活動中,300多名電視觀眾積極響應捐款捐物,共收集到社會捐款5700多元及學習文具和書籍3000多冊,欄目組和市民一行500多人及時將現金和學習用品送到了肇慶兩間學校的200余名貧困學生手中,幫助解決了貧困生上學的部分困難。
二、搞好隊伍建設,增強團隊戰斗力。
xx年 6月,經機關團工委批準,臺團總支升格為團委,團委現設有[文章來源第一范文://www.letgol.com]書記和副書記各一名以及四名團委委員,團組織班子健全、團結,團委委員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互相配合、協同努力、共同做好團務各項工作。xx年4月,臺團委組織開展了全臺交誼舞培訓,邀請專業的舞蹈老師每星期三個晚上對全臺團員青年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培訓,培訓過程中各團干部除了組織好各中心的團員青年參加培訓外,還都作為中堅力量參加了培訓,并均在7月底舉辦的全臺交誼舞比賽的決賽中取得好成績,得到臺領導的高度贊揚。臺團委還積極做好“推優入黨”工作, 三年來,臺團委通過民主推薦、選舉,嚴格考核、把關,共向臺屬四個中心黨支部推薦優秀團干部和優秀團員入黨21人,其中有5人已經成為中共正式黨員,7人為中共預備黨員,6人為入黨積極分子。這些優秀團干和團員青年都能在平時的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優秀青年以實際行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同時,臺團委還多次發揮團組織力量號召團員青年為臺困難職工和地震災區群眾捐款,三次捐款活動分別籌得資助資金:1.5萬、1萬和7千余元。
三、開展團員活動,豐富團員生活。
一直以來,臺團委都十分重視調動團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團員活動,豐富團員青年文化生活。近年來,先后與人民銀行分行、銀監分局,市電力局、移動等多家單位聯誼,溝通感情,加強友誼。在與人民銀行中心支行和銀監分會的聯誼活動中,共有主持人、記者和銀行青年近百人參加了聯誼,活動通過設置游戲、文藝表演等環節,使晚會現場氣氛熱烈,達到了增進了解,增強溝通的目的;臺團委還積極發揮廣播電視臺青年員工多才多藝的優勢,積極組織青年員工編排歌舞參與各大晚會和公益演出活動,先后參加了“百鎮千村”鶴山行下鄉文藝演出、“僑鄉青年文化節”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演出以及在水口鎮舉行的全市“百佳村”評選演出等,還為部分晚會提供了現場主持,樹立了廣電青年的良好形象。廣播中心團支部還開展了“933快樂自由人—夏日探險助學之旅”活動,帶領市民駕駛30多輛小汽車一起到清遠市江口鎮,開展了慰問貧困小學生的活動,為貧困地區的家庭和學生現出了青年人的愛心;網絡中心義工信息服務分隊自xx年底成立以來,積極向市民提供網絡建設、有線電視知識,以及幫老、助殘、輔助青少年、環保、居委援支、社會調研、熱線和義務工作等服務,開展了多項以“共建信息和諧社區”為宗旨的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截至xx年底,網絡義工信息服務分隊參加各項活動超過150人,參與服務時間達5500多小時,參加活動人數累計達1000多人,義工參與服務時間累計達13200多小時,人均服務時間約12小時,全市受益社區達20多個,受益的群眾超過3000多人。經營中心團支部還組織了3次到市區福利院的慰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