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平生事跡介紹
第一部分 在急風暴雨中成長
內容提要:一九二二年,正是軍閥混戰時期。那家軍閥打過來,派捐要款;這家軍閥打過來,搶糧抓夫,鬧得民不聊生。就在這年八月十六日,焦裕祿出生在山東博山縣北崮山村一戶貧苦農民的家里。
焦裕祿青少年時代正處在萬惡的舊社會。他飽賞了人間的苦難。后來,在黨的教育和領導下,他參加了民兵,入了黨,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經歷了戰火的考驗和鍛煉。
一、大苦仇深 渴望翻身
焦裕祿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盡了苦難的煎熬。7歲上學,學習刻苦認真,考試成績總在前幾名。1932年,家鄉遭遇災荒,家境十分貧困,11歲的焦裕祿被迫退學,跟隨窮鄉親推著獨輪小車,運煤賣煤。
在那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焦裕祿的家庭和廣大勞動人民一樣,深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殘酷壓迫和剝削,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焦裕祿十幾歲時,日本鬼子侵占了山東博山。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被迫到黑山煤窯當小工。每天要干十幾個小時的重活,得到的僅僅是一點橡子面,別說是養家糊口,連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飽。
焦裕祿的父親因無錢還債,被地主活活逼死。眼淚未干,焦裕祿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撫順的一個煤窯作苦工。在日本鬼子、漢奸的刺刀威逼下,他每天在煤窯里干十五個小時以上的苦工,和焦裕祿同志住在一個工棚的二十三個人中,兩三個月里,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每當工友們不幸死亡的時候,焦裕祿的心比針剌還要難受。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和工友一道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冒著生命危險逃出了虎口。
焦裕祿逃出了虎口,又掉進了人間狼穴。他逃荒要飯跑到江蘇宿迂縣,不得不給一個姓胡的地主當長工。焦裕祿進一步受到了殘酷折磨,甚至在他生病的時候,地主還逼他干活。
這階級仇、民族恨,在焦裕祿幼小的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45年,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焦裕祿的家鄉解放了。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抱著要翻身、求解放的強烈愿望回到了家鄉。
二、走上革命道路
焦裕祿這個苦水里生苦水里長的青年農民,找到了黨組織,參加了民兵隊伍。在地下黨的啟發教育下懂得了:勞動人民要徹底翻身解放,就心須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焦裕祿很快擔任了村里的民兵班長,他經常帶領民兵打土豪、除漢奸,配合部隊消滅敵人。在斗爭中,他總是沖鋒在前,出色地完成上級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在黨的教育、培養下,焦裕祿同志于1946年元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
他在入黨申請書上這樣寫道: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救星,沒有共產黨,革命就不能勝利,窮人就不能翻身。我要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為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焦裕祿入黨不久,領導上就把他調到八陡區武裝部任干事。在武裝部工作期間,他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有一個時期,民兵缺乏彈藥,他就根據上級指示,帶領大家積級學習自制地雷、布地雷陣。焦裕祿對學習造地雷和埋地雷干得非常出色。他經常帶領民兵摸黑到敵人據點旁邊埋地雷,埋好地雷后,就放冷槍、罵陣,故意刺激敵軍。敵軍一出來,就被炸得血肉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