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先進事跡:激情燃燒的愛
可想而知,他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每天不停地超負荷運轉,只有妻子賈麗娟知道,丈夫已經累到骨子里。很多次,她準備好熱水,等著為深夜回家的丈夫燙燙腳、去去乏,可就在她去端水的這點工夫,丈夫已經和衣躺倒睡著了。
更不舍得花費時間去醫院。頭痛、腰痛……但他吃點藥就又忙去了。他的辦公桌抽屜里全是藥。
他沒有時間陪家人,甚至沒有時間盡孝,他有的只是最終也沒能實現的心愿。他說,春暖花開時要帶老父親到北京天安門看一看;孩子畢業要帶她好好玩玩;他永遠說,等忙完這陣子,把家好好收拾收拾。
要收拾的家有20年房齡,不足70平方米,一抹兒的大白灰墻壁,過時的家具、家電,每一個房間的天花板上都吊著那種老式的像棍子一樣的日光燈,門廳馬賽克鋪成的地面已經踩碎。
妻子對他也有抱怨。工作以來,潘玉良的職位一直在變動,而賈麗娟卻一直是燃氣收費員。
夫人如此,家里親屬也如此。
但妻子也理解丈夫,他為人正派、事
業心強,擁有一個要求進步男人所具備的品質,我何苦拖他的后腿?
"潘局長,您魂牽夢繞的新信訪大廳就要啟用了,您不能一甩手就走,要是工作沒做好,您可以批評我們啊!"同事們都管不住自己的眼淚和聲音。
潘作良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但同事于守福卻說,他留下了囑托。
此前,縣里決定推薦潘作良為沈陽市勞動模范。但他堅持把"勞模"讓給一線工作的于守福。于守福堅信,這個"勞模"的稱號,就是潘局長的囑托、希望和鼓勵!
心系百姓身雖死,萬古長青靈長存。
一句話沒有留下的潘作良留下了一道需要回答的問題。
一個共產黨人應該留下什么名聲?又有什么樣的精神能穿越變遷的時代,非但不朽,反而長青?
家中,妻子坐在丈夫的(范文大全收集整理)遺像前,跟照片上的他拉家常:"你總念叨,家里該買個熱水器了,回家能洗個澡就好了。天熱了,我’捎’去的熱水器收到了嗎?你可以在那邊沖沖涼,享受一下了。"
自從潘作良去世后,妻子天天如此。
此時,工作24年的潘作良,與妻子結發20年的潘作良,終于可以歇在家里,與妻子和孩子做伴了。
潘作良生前工作過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