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先進事跡:激情燃燒的愛
從此,白桂榮家有了一個當官的"親戚",逢年過節多了一份親人的問候。記憶力并不好的白大娘,張口就可說出潘作良的手機號。
不光白大娘這樣窮"親戚"有潘作良的手機號,在遼中縣,無數上訪戶手里都有潘作良的手機號。
潘作良付出的真誠仿佛是一粒種子,它在與每一個上訪者的平等交流中靜靜地生根發芽。
因為真誠,許許多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把這位信訪局長當作自己的親人、恩人。即便是上訪者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他們也理解。 潘作良的言傳身教影響了周圍的同志,不經意間,真誠在大家與上訪群眾平等交流的心靈里悄悄蔓延。
于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過去信訪大廳的吵吵嚷嚷不復存在,這里被注入了一種叫做"溫馨"的情愫。
是心貼心的情感化解了上訪者內心深處的積怨,讓他們看到希望的燈盞。
愛是犧牲
潘作良沒有充足的睡眠,永遠熬夜---他的時間仍不夠用,一天24小時全忙于工作還是不夠用;他沒有假日,因為假日被工作沒收了
5月13日,遼中的雨和淚交織。
縣里最繁華的政府路,擠滿了兩萬多自發為潘作良送行的百姓,許多是白發人。
天剛蒙蒙
亮,白桂榮就走出了家門,聽說潘局長去世的消息,她一夜未眠,她要趕去看潘局長最后一眼。
從太平莊步行到四方臺鎮,從四方臺鎮打車到茨榆坨,從茨榆坨坐車到遼中縣城,再打車到殯儀館,一輩子沒打過車的老人竟連打了兩次車。
趕到殯儀館時,她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拉住潘作良冰涼的手失聲痛哭。她哭自己的好領導好親戚走了;她哭逢年過節再也聽不到"老太太,吃上肉了嗎?"的親切問候;她哭自己有心里話再也不知找誰去說。
"我們的貼心人,我們的好弟弟,你走得太突然了!你才43歲啊!"劉玉蘭等50多名知青齊刷刷地跪在潘作良遺體面前,頭磕得直響。
"您是為老百姓而累死的啊!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再也不會半夜打電話,影響您休息了。"上訪戶王秀俊失聲痛哭。
潘作良沒有充足的睡眠,永遠熬夜——他的時間仍不夠用,一天24小時全忙于工作還是不夠用;他沒有假日,因為假日被工作沒收了。
潘作良生命的最后24小時是這樣度過的:
5月8日18時至19時,匯報信訪工作及信訪大廳維修建設情況;19時至23時30分,開信訪穩定工作座談會;24時到家后只睡覺4個多小時;
5月9日5時30分至7時,在新建信訪大廳檢查大廳建設情況;8時至9時,與副局長研究部署當天工作;9時至12時20分,參加縣長辦公會,他第一個發言,發言時間也最長;中午在食堂匆匆吃過午飯,13時至16時許,接待2名上訪人員;16時至17時,檢查新建信訪大廳建設情況;17時至18時,強忍劇烈頭痛與同志們研究信訪案件,直至昏倒在工作崗位上。這期間他接到上訪戶電話不下20個。
這最后24小時的節奏是潘作良工作的一個縮影。
潘作良去世后,人(公 文有約g 收 集整 理)們看到了他的手機通話記錄。3月份通話記錄1201條,4月份1444條,平均每天都達到了四五十條,這還不包括接聽的座機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