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先進事跡:激情燃燒的愛
潘作良先進事跡:激情燃燒的愛
——追記遼中縣信訪局局長潘作良 來源遼寧日報
編者按 潘作良,中共黨員,遼中縣信訪局局長。XX年5月9日18時,因帶病連續工作,突發大面積腦出血,昏倒在工作崗位上,經搶救無效,于5月10日10時30分病逝,年僅43歲。
潘作良同志從事基層工作20多年來,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化解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為黨分憂、為民解難;他愛崗敬業,奮力拼搏、苦干實干,以高度的事業心(范文大全收集整理)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清正廉潔,淡泊名利,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潘作良同志是我省信訪戰線的杰出代表,也是全省各級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潘作良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崇高精神和"奮力拼搏、苦干實干"的優良作風,必將成為我們建設和諧遼寧和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征途中寶貴的精神財富。深切緬懷潘作良同志,我們就要以他為榜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和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各項工作。
今天是潘作良同志離去的第45天,為讓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讀者能夠更深刻全面地了解潘作良同志的先進事跡,本報特刊發長篇通訊《激情燃燒的愛》,敬請關注。
潘作良在生命倒數的第607天,接受了一份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每天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張張怒氣沖沖的臉,聽到的是一撥接一撥的罵聲、哭聲和埋怨聲,碰到的是一個個扯不清理還亂的令人頭疼的問題,做不完的是煩事、難事。
然而,正是在信訪這個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崗位上,潘作良從一個普通的信訪干部,變成了遼中千千萬萬個父老鄉親心中的一座豐碑。
有一種愛不能以時間論短長,這種愛是激情燃燒的愛。
對崗位的忠誠,對事業的責任,對信念的恪守和對人民的奉獻。所有的言行都濃縮為愛的實質:愛黨、愛人民、愛事業。
607天,只是人生的幾十分之一,但他卻傾盡一生的愛去彈奏和諧的樂章,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至。
這607天,是他43年人生的濃縮,也是他成長歷程的完美鏈接。
潘作良1984年參加工作,從當鄉司法助理、副書記、鄉長、鎮長、鎮黨委書記、縣人大專職常委,到最后定格在縣信訪局長這個崗位,24個春秋,他總是在百姓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為他們化憂、解難。
他付出了一生,不求人們記住他一個字,只愿人們懂得一個理:共產黨好!
愛是責任
"民之難即黨之憂,干工作不能怕困難、怕矛盾。共產黨的干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XX年9月,潘作良來到遼中縣信訪
局任局長。這是他面對自己仕途多項選擇而選擇的唯一答案。
平級調動,又是跳到又苦又累的部門,兩年后的今天,人們還在為他的痛快決定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