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主任先進事跡材料
她深知社區是居民賴以生存的生命家園,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是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的根本標準。初來社區的她以治理“臟亂差”為突破口,以創建文明小區為抓手,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出發點,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欄、黑板報作為長期宣傳陣地,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市民文明公約”、“創建文明三城的要求和標準”等內容向居民群眾廣為宣傳。近七年來,開展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著重抓好小區的環境衛生、綠化管理,抓好居民的公民道德建設,組織黨員、樓組長、通過各種活動和宣傳,提高居民對環境衛生重要意義和認識。
轄區的環境改變了,居民群眾的生活安全問題又擺在了面前。為了創建平安小區,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給居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發動社區群眾,擴大志愿者隊伍,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和諧社區活動,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網格管理,努力化解各類矛盾,維護社區平安穩定。率先在社區建立了“社區與律師事務所對接”,對吸毒人員幫扶教育,對兩放人員幫教,xx人員教育,讓他們早日回歸社會,重新做人,并從生活上和精神上給予感化,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戒斷毒癮,遵紀守法,盡早融入社會,此項工作得到了辦事處領導的高度評價。同時,加強信訪突出問題的排查化解工作,成功調處群眾來訪案件百余起。此外,還加強對流動人口、重點人口、出租房屋和刑釋解教人員的管理工作,多次開展流動人口出租房屋清查整頓專項行動,共登記暫住人口幾千人,辦理暫住證百余份。解決居民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碰到社區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與上級領導溝通解決,通過溝通和協調,盡量化解在萌芽之中,有效遏制各類矛盾的激發和變性,確保轄區和諧穩定。七年來,無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
“服務社區,一心為民,我要做居民群眾的貼心人”,時刻牢記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居民家中、送到群眾的心頭。對在轄區內居住軍人、傷殘軍人、老黨員、殘疾人、特困戶等,經常主動上門慰問,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需要。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群眾的呼聲當作工作的信號,把群眾的愿望視為工作的目標,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探索,不斷完善各類保障機制和社區管理體制,較好的履行了社區服務的各項職能。
她依托四個平臺建設資源,發揮志愿者的優勢,近七年來,走訪慰問了轄區高齡老人、獨居老人、殘疾人、身患重病家庭和困難家庭近35戶,走訪金額達1萬元。在xx年農墾馬洪奎家因電線老化失火了,便協調農場送去米、面、油、棉被、以及一些日常生活急需品,組織居民為他家捐款5000元;xx年汶川大地震,社區積極聯系轄區單位、個體工商戶及廣大干部群眾為災區募捐1xx元,其中轄區個體戶嘉年華印刷廠為災區捐獻愛心款200元;特別是“農場工會”為低保等特困家庭送去了最實在的關懷。如:米、面、油、棉衣、棉被,還為殘疾人張春香的女兒康佳慧送去了一張輪椅。
物質條件改善了,又開始琢磨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上盡量創新活動載體,成立了“農場社區秧歌隊”,唱響了社區文化精神面貌。組織轄區下崗失業人員免費微機培訓、大棚種植技術培訓、手工編制技能培訓、青少年法律教育培訓等。通過各類活動和學習,提高居民豐富多彩的生活樂趣和主動參與的熱情,讓人們更加了解社區的重要性,為社區明天的發展獻計獻策。同時,在社區內還組織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共建和美家園”、“創建三城在我身邊”等活動,發動轄區黨員干部、團員青年開展“黨員創建一日活動”、“義工文明行動”和“軍民共建活動”等,讓社區建設融入整個城市規劃的建設和發展。
作為一名社區女干部,在默默地播撒著愛的種子,書寫著對社區事業的忠誠,她也從中獲得了快樂和滿意。在實際工作中真的是這樣,在xx年8月9日的一天里,居民蘇學力妻子患腦瘤手術后不久去世,他本人體弱多病,欠下數萬元外債,孩子一直由他的老丈人家幫助撫養,為了給個姑爺辦理低保,給拿來3000元錢。張x的兒子為了申報經濟適用住房拿來1000元錢。還有狄文志的兒媳婦為了辦理營業執照拿來5000元錢。在過去的日子里類似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從不畏金錢所誘惑,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以身作則帶領社區干部努力工作著。有的人說:“幫助他們辦理完了事情,給你錢你就收唄,不收是傻子”。可是從來都不去做違背原則的事情,她總說:“符合條件的該辦的必須辦好,不符合條件的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找人托關系的誰來都不好使”。副主任姜英經常聽到主任這樣說:“只要你在社區工作,就要為居民著想,為居民辦實事,就不能收取居民的一分一文。等到你退休了,沒人在你背后觸你脊梁骨,這輩子我啥都不信,就信良心”。她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愛戴,冬天社區人員在外勞動時,叫別人輪班進屋取暖,給她凍得絲絲哈哈的還一直堅持,集資樓3單元303的崔阿姨看見了,看給我姑娘凍得,就生拉硬拽的叫去服裝店量一下棉褲尺寸,崔阿姨說:“她家有山東寄來的好棉花,一天就能把棉褲做好”。她雖然沒穿上居民大媽的棉褲,但心里是無比的溫暖,不由得流下眼淚。她日積月累播下的種子,在工作中得到了豐碩的果實,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她從中得到了快樂,也在壓力的工作中得到了無盡的動力和服務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