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責任區申報事跡材料(一)
在礦有一條關系到1400余人安危的安全通道,在這條通道上活躍著一支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黨員維護檢修隊伍。為保證安全、加強精心維護程度,在這個最危險、最重要的咽喉通道上,他們建起了黨員責任區——*車間支部電工班責任區。
這條綠色通道就是*車間職工每天要乘坐的“jkd2.86m多繩提升機”,俗稱*2.8米卷揚罐籠。它采用了國際領先的plc分布式控制技術,每年運送職工多達70余萬人次、物料69萬余噸,是我礦a級危險源點之一。面對如此高的安全要求、如此精密的設備,優秀黨員申報材料范文責任區的4名黨員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技術追求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實現了高新設備的精細管理,確保了人員正常上下和井下電力供應,贏得了領導和兄弟單位的一致贊許和肯定。
一、不斷的學習是提高素質的基礎。
面對新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高,技術精密度高的要求,他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擔子的沉重。黨員們一致認為,自己素質再好,技術再高也不能完全保證通道的安全順利運行,只有帶動大家共同提高才是唯一出路。在組織的指導下,他們開展了學習型班組的創建活動,為充分發動整個班組10名電工向技術人才看齊,樹立“終身學習”的知識人才觀念,就建立起了學習型小家,以形成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氛圍,優秀共產黨員申報材料在職工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模范作用,從而推動了創建學習型班組的全面發展。
為給職工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現有的條件下,黨員們將平時休息的小房間改為學習的場所,增加了學習用的黑板、桌椅,還有書柜等放置學習資料的設施。又增添了《電工技術》、《2.8m卷揚機電路圖》及其他電路圖紙等學習資料,制定了《學習推進計劃》、《職工業績考核》等規定。并將記錄本、綜合點檢本、交接班和點檢記錄等技術參考資料進行分類存放。如今他們整個電工班已將技術學習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制度化、習慣化、意識化的學習已經推上了日常工作的軌道。每周他們都會進行技術知識學習經驗交流,并由技術尖子或專業技術人員講解,使班中整體業務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成為我礦學習型示范班組之一。
二、不斷的技術追求是安全生產的前提
就是不斷的技術追求,使他們將所學到的技術逐漸運用到實踐中,再在實踐中運用得出理論,黨員示范崗申報材料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良性循環軌跡。黨員們覺得技術不足,就請技術人才來指導,從而加快先進技術普遍的速度和效率。他們堅持勤看勤問勤動手,還請電氣段長與電工班的學習邦聯,加強技術指導和聯保。還參加了工段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并制定了具體的學習計劃和考核評價體系。在自我創造的學習型小家中,可以盡情地利用工余時間進行學習,在看不懂的時候動動手,在動不了手的時候找找理論材料,如今學習小家里的學習資料是應有盡有,成了提高技術的溫床。畢業感言
在不斷的技術學習過程中,他們逐步開始了技術在生產中的運用。以前罐籠運行時,由于井口與井下信號工只能通過電話聯系運行情況,既費時又容易誤操作。在工段指導下,利用10秒開車鈴,設計出一個“打點鈴”程序,使信號工只用通過鈴聲,先進黨員申報材料就能進行安全確認和控制罐籠運行,提高了安全確認的準確性和運行的效率。還有井下各個水平的搖臺“監控水銀開關”不僅昂貴,而且貨源緊張。他們就自己動手組裝,利用幾元錢一個的水銀觸點裝在接線盒內用石蠟封裝,同樣達到了“監控水銀開關”的效果。原來兩百元錢一個的備件,現在成本不到十元。井下排水即要確保安全又要少用高價電,他們就設計制作出水位報警系統來進行自動輔助控制,將抽水、報警、危險三個水位線信息顯示在操作工面前,有效地減少了高價電的使用,提高了排水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