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赤誠心——老黨員先進事跡
就在今年元月五號——農歷臘月二十七日,冷雨凄瀝,寒風凜冽。晚飯剛過,電話突然響起,一個急促的男音:城關北門史某,為與其女解除婚約、退回禮金之事發生紛爭,帶著一大幫人找上門來,準備大動干戈。
情況緊急!
老饒扔下電話,操起雨傘,迅速消失在雨夜之中……
深夜兩點多鐘,老饒拖著疲憊的身體敲開自己的家門。可當他出現在老伴面前,將老伴嚇出一身冷汗——滿腿污泥,全身濕透,雙手顫抖……
原來,回家途中,天地漆黑,雨大路滑,老饒一不小心摔倒了。雨傘摔破了,腳踝扭傷了。
怎么辦?還有四里多路程!眼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路上也不可能會有其他行人。別無他法,只有獨自解決。
于是,他咬緊牙關,忍住疼痛,頂風冒雨,一瘸一拐的開始了艱難的前行……
一場惡性爭斗避免了,老饒卻因此躺在了病床,十多天沒能康復。
“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話,老饒沒在嘴上講過,但他卻將這條道理時刻牢記在心中。他經常提醌自己:“我是法官,事關社會穩定,群眾利益的事情,我不能馬虎。”
老饒有四個子女,但沒有一個端上了“鐵飯碗”。子女們為此頗有怨言,以致老饒患病臥床也不管不問,而且激語相傷。所以,一提到家務事,老饒的心情便復雜起來,負疚,傷感,無奈,也摻雜著一種執著,無悔和欣慰……
老饒不是沒有條件為子女找份好工作。法官的身份本來就不低,老饒的同學戰友同事中,有的手中還掌著實權。老饒也確實動過“拜拜門”的念頭。但他最終放棄了。他想:今天求了人家,以后人家有官司找上門咋辦?是投桃報李?還是忘恩負義?我是法官,不能輕易求人,欠下人情債。
青云鎮梅家村——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大小樓房參差錯落,而就在林立的樓群之間,一座低矮的平房顯出幾份猥瑣和寒磣;室內沒有彩電,沒有冰箱,所有的家具,陳舊而簡陋。
這就是老饒的家。
這就是扎根群眾,赤誠為民,忘我工作,在基層法庭一干就是整整二十五個春秋的一級法官——饒玉泉的家!
清貧!清貧!
對于金錢和財富,老饒竟然有著模范法官宋魚水同樣的觀點:法官一旦追求金錢,就難以守住秉公執法的道德底線,人民群眾也不會再信任他。
“我是對的,我不怕……”
基層法官秉公斷案特別難。有的當事人官司贏了便高興,官司輸了則喪心病狂,報復法官。25年中,老饒遭遇了威脅、報復許多次,但他總是從容鎮定。他說:“案斷錯了,我應該承擔責任;斷對了,我不怕。”
樂華村汪某,仗著女兒為一省領導當家教,在兒子打離婚官司時,多次威脅老饒,揚言若不滿足,便叫老饒吃不了兜著走。老饒沒有畏縮,而是正告對方: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仗勢欺人或暗中害人,最終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汪家鄉陳家村陳某在與妻離婚案中,尖
刀逼在老饒的胸口上,要他將哺乳期的嬰兒判歸自己。但老饒堅持依據法律規定,將孩子判歸了女方。
年近花甲,身材清瘦,理副平頭,兩鬢斑白,未著制服的老饒,儼然一位樸素憨厚的農民。但當我們走近他,走進他的工作,走進他的生活,走進他的精神世界,便會對他頓生幾份敬意,頓感幾份崇高。
萬年縣人民法院 蔡光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