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書記事跡材料
“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年年都變樣”,這是涇區*鎮*村廣大干部群眾對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班長的村兩委一班人的夸獎,也是對這個村近年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真實寫照。
自20xx年以來,*村先后引進企業8家,解決村民150多人就近就業;投入53.8萬元新建了村部辦公樓,按照“三室九有”的要求配齊辦公實施,結束了過去“開會打游擊、活動無場所”的歷史;多次被上級黨委和有關部門評為“五個好黨組織、基礎實施建設先進村、全區計劃生育‘村為主’機制建設先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等;村黨總支書記今年“七一”期間又被區委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然而,人們所不知,這個村近年來取得的成績要源于村黨總支書記上任時對支部黨員和群眾“誓把換新顏”的表態承諾。20xx年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涉嫌經濟犯罪分別被開除黨籍和撤銷職務,出現了黨總支和村委會“群龍無首”的局面,村集體經濟負債30多萬元,黨員有意見,群眾鬧上訪。這時正好趕上了村兩委統一換屆,經過組織考察、黨員投票,時年42歲的在換屆中被選舉為村黨總支書記,在當時支部換屆大會上凝望著全村54名黨員期盼的眼睛,沒有過多的表態,僅擲地有聲地說了一句三年內“誓把換新顏”。
也就是為了兌現這句“誓把換新顏”的承諾,身為黨總支書記的上任后,放棄原本收入不錯的工作,面對村里如此的難攤子,他沒有退縮,更沒有“腳踩西瓜皮,滑哪里是哪里”,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沒有“開辦費”,自己掏腰包先墊著;他首先從抓隊伍做起,逢事率先垂范,在抓村兩委一班人的同時,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配備了“招商、綜治、計劃生育、殯葬改革信息員”,較好地解決了辦事有人的問題;為了使辦事有錢,他一方面盤活閑置集體資產,另一方面積極爭取上面的項目支持,同時“厚著臉皮”發揮自己同學、戰友、同事的人脈優勢,到處化緣,20xx年籌資50多萬元動工新建村部辦公大樓,于今年3月28日竣工啟用,還一并建起了村衛生室,黨務、村務、民生工程、計劃生育公開欄,給了廣大村民耳目一新的感覺,一個響亮的回答。其實,*書記上任以來為了兌現當初的承諾,個中吃的苦、受得累還有許多尚不被人們所知,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人們看到的僅僅是以他為班長的村兩委一班人所取得的成績。
在廣大干群的一片贊揚聲中,*書記和村兩委一班人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陶醉,他們乘勢而上。今年又有了“大手筆”,啟動了5.1公里環村公路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征地、拆遷、清障、拓寬等準備工作,年內有望完成沙礫石鋪墊;在發展效益農業方面,依托境內舜寧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在發展“白色經濟”上做文章,形成“一村一品”特色農業,今年全村蔬菜生產專業戶200多戶,面積超過500畝;充分利用本村山場、河灘多的有利條件,通過本村鑫龍養豬合作社、三百里循環野豬養殖場的示范帶動,引導村民發展養殖業,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此外,他們正準備成立蔬菜生產、養殖協會,讓協會成為會員 “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員。*書記他們是這樣想的,更是這么做的,正朝著“年年都變樣”的目標甩開膀子在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