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事跡材料(好媳婦)
今天我要帶您認識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她四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悉心照料患嚴重腦梗塞的婆婆,她像對待自己的親娘一樣服侍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她用真情、孝心換回了婆婆的健康,演繹了一段真摯的婆媳情,她就是被當?shù)厝斯J的好媳婦奴。
xx年春天的那個下午,閔橋鎮(zhèn)閔橋村八聯(lián)組71歲的戴老人和媳婦奴一起和往常一樣,在鎮(zhèn)上的小面館里忙生意。傍晚的時候,正在忙著下面條的戴突然覺得心里難受,頭腦發(fā)暈,就對媳婦說:“啊,我身體有點不舒服,想歇會兒,你來幫我把鍋里的面叉給里面的客人。一向對婆婆關心備至的奴以為婆婆忙累了,就放下手中的活來叉面。可當她走進屋里一看慌了,只見婆婆口眼歪斜,嘴里流口水,身體微微顫抖,奴趕緊打電話給在村里上班的丈夫張祥一起把老人送到鎮(zhèn)衛(wèi)生院。經(jīng)過醫(yī)生診斷,婆婆是屬于突發(fā)性腦梗塞,幸虧送醫(yī)院快,搶救及時,老人的病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為了讓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療,半個月后媳婦奴主動要求丈夫把婆婆轉到縣中醫(yī)院接著治療。婆婆在住院期間,媳婦奴幾乎每天都不離身邊照顧老人,給婆婆喂藥、喂飯,端屎倒尿。及時換洗老人弄臟的衣服和床單,她的孝心感動了丈夫也感動了老人的三個女兒,他們也輪流隔三差五的幫助嫂子一起照顧,就連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和病友也都夸老人這輩子修了個好兒媳。
由于婆婆是嚴重的腦梗塞,雖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依舊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醫(yī)生說要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就要看家人怎么去護理了,婆婆出院后,由于丈夫是村里的副主任,天天忙著上班,服侍照顧婆婆的事就落在媳婦奴一人身上,而奴也暗自下決心,再苦再累也要護理好婆婆,讓她重新站起來。
為讓婆婆吃好,一日三餐奴按時做好了端到床前喂給老人吃,她舍得花錢買好吃的給婆婆增加營養(yǎng),三天兩頭的買回來老雞、排骨、黑魚做湯給老人吃,她知道老人不能吃硬東西,每次做魚湯、雞湯和骨頭湯時,都要用溫火把東西燉的很爛,還把魚卡和骨頭統(tǒng)統(tǒng)去掉。婆婆怕咸,喜歡吃清淡的,她在做菜時,先少放點鹽,做好了先給婆婆盛一碗后,再多放些鹽重新做一下給家人吃。
為讓婆婆睡好,老人口渴了,哪怕是夜里奴都及時的給她喂水;稍不注意婆婆的衣服、被褥就弄臟了,一天要換洗4、5次奴從不嫌臟嫌麻煩,一有空閑,奴就為老人翻身、捶背、捶腿,四年了老人身上皮膚沒有一處破損,特別是婆婆剛出院的那頭十天,為了方便照料婆婆,她每天晚上和丈夫在婆婆房間的地上放一條席子,夜里就睡在地上,只要婆婆一有動靜,她就起來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做的。那幾天夜里她幾乎沒睡,起來幾趟為婆婆換衣服、換床單,給藥給水,為讓婆婆過得開心,奴有時會坐在床頭和婆婆聊聊家常,盡管婆婆只能會咿咿呀呀用含糊不清的言語與她交流,她也不厭其煩,婆婆身體逐漸好轉后,奴還每天早上攙扶老人到外面散步,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讓老人心情舒暢。
就這樣,寒來暑往,四年過去了,奴xx日復一日悉心照料著生病的婆婆,四年來她辛苦忙碌,頭發(fā)已經(jīng)白了許多,面容憔悴了許多,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得多,但奴卻用真情和孝心換來了老人身體的一點點康復,現(xiàn)在戴老人不僅能正常的與人交流,而且可以拄著拐杖單獨下床走動了。
老人逢人便說“我媳婦對我可好了,比我的親閨女還要好呢。”
這就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豪言壯語的表白、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一份善良、一份孝心,演繹了一段人間美好的婆媳真情,生動地的詮釋了善良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