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的選擇 無私的奉獻——大學生村官村委會副主任事跡材料
無悔的選擇 無私的奉獻——大學生村官村委會副主任事跡材料
張帥,xx年畢業于西安外事學院通訊與網絡工程專業。畢業后,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素質被深圳市先域微電子有限公司以年薪6萬元聘請為部門業務領班。僅僅一年時間,就響應黨中央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計劃的號召,不顧公司的強烈挽留,毅然放棄了優厚待遇,選擇了在農村實現自己的夢想。兩年來,他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家鄉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立足基層,服務農村,積極投身創業實踐,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收獲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扎根農村做貢獻 當好群眾貼心人
楊西村位于南召縣東部,人均耕地不足一畝,且多為貧瘠坡地,畝產效益較低,群眾主要的經濟收入靠外出務工。針對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兒童和孤寡老人因年幼、體弱、缺乏照顧,學習和生活十分困難的實際情況,張帥決定以縣委組織部開展的“五個一”活動為載體,聯系幫扶5名留守兒童,做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關心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輔導、照料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聯系3名孤寡老人,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同時,張帥還積極向鎮、縣、市三級文化部門爭取上級扶持“農家書屋”一座,配置圖書5000余冊書、電子音像制品100多種、報刊雜志10多樣。不僅為群眾打造了一個學科技學文化的知識平臺,而且一舉解決了孤寡老人日常娛樂消遣和留守兒童校外教育問題。
作為兼職郵儲信貸員,張帥重點扶持有發展項目但缺乏資金的貧困戶,積極進行幫扶協調貸款。養蠶戶孟祥群便是受益農戶之一。今年4月份,當聽說村民孟祥群因受災無力購買新蠶種而發愁時,張帥便協調郵儲銀行辦理了1萬元的惠農貸款,并及時送到了他的手里。截至目前,通過他直接或間接為村民張明錄、羅中安、李德甫等人貸款累計近20萬元,用于購買旋耕機、運輸車、開辦鈣粉廠等項目,極大的促進了村民的發家致富。
抓重點 開拓工作樹形象
當一個好的村干部就要想方設法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取得村民理解和信任,樹立形象,奠定工作基礎。張帥任職的楊西村,過去是“公章隨身帶、會議流動開,干部人難找、群眾事難辦、活動難開展”。村級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張帥剛上任,就從改善村級辦公條件,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入手,創新工作思路,改變工作方法,于xx年8月份,積極協助村“兩委”班子成員,向上爭取20余萬元資金進行村部建設,解決了村“兩委”無固定辦公場所的歷史,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同時在征地補償上,為節約村里辦公經費,通過對村情的走訪,大膽的向村委班子成員提出了用“以地置地”代替“用錢買地”的補償方案,即通過村集體里一塊廢棄的村中心地,換取村部建設征用的土地,此舉節約建設款3萬多元。
在組織部門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廣運用“4+2”工作法和創先爭優等活動中,張帥積極投身其中,并結合實際總結出了“四積極四主動”工作方法,即:積極學習、積極宣講、積極動員、積極組織,對于實施過程材料和會議記錄主動整理、對于會議結果主動公示、對于事項的實施主動征求意見、對于持異議的群眾主動說服。“三種方式、一個思路”的學習方法,即:鉆精理論、深入群眾、言傳身教,把科學發展觀、四議兩公開、三級聯創等相關基層黨建知識貫穿到創先爭優整個學習過程。通過這些創新的工作方法,極大推進了學習活動在基層的有效開展,使楊西村的各項活動在全縣起到了典型帶動作用。
勇于嘗試 創業富民
為帶領群眾致富,在進行廣泛的群眾調研和考察后,張帥確定了 “典型帶動,養殖興農,效益為先,規模富村”的發展思路。xx年5月份,他在縣大村辦的協助下貸款5萬余元,從外地引進500余只美國七彩山雞種苗,在村民劉喜成免費提供養殖場地中開始創業嘗試。9月份,除留種外,銷售山雞300多只,實現效益1萬余元;10月份,他又籌資10萬余元,成立了南召縣漢秀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生態養殖場10余畝,和50戶農民簽訂200畝的生態玉米種植合同,預計年產水果1萬余斤,各類商品珍禽5000余只,珍禽蛋3萬枚,種苗1萬只,可使戶均增收600余元,年效益達10余萬元。在創業的同時,張帥又帶動村民張澤川、劉喜成、高廣玉等人累計投資10萬余元,建設小型山雞養殖場一座,庭院種雉繁育場2家。并結合云陽的人文歷史典故,創建“雉縣山雞”品牌,將山雞養殖發展為本地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