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科護士先進事跡材料
農村醫療條件比較落后,當陳東看到大隊“赤腳醫生”將所用的玻璃注射器只是用開水燙燙便給病人注射時,她震驚了,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此后,她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便在晚上備課編寫教材,從最基礎的消毒滅菌技術操作,醫學基礎知識開始講授,言傳身教,這無疑給當地居民的生命樹上留下了常青的種子。
三.在重大疫情面前她視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XX年的春天,“非典”疫情肆虐京城,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陳東也經歷了一次嚴峻考驗。3月9日這天的深夜她接受命令緊急籌備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病房,從策劃、組織到人力調配,在各醫技科室、后勤同志的配合下,僅用了一夜的時間就為患者創造了救治條件。她不顧疲勞組織全院護士長動員會,她深情的說:作為傳染病醫院的護士,接收傳染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國家重大疫情面前我們必需履行護士的義務,堅守崗位,永不動搖……。
佑安醫院從3月11日開始接收第一個病人到6月25日送走最后一個康復病人。陳東帶領著護士們與sars病毒頑強拼搏了三個多月。她堅守崗位,深入病房,言傳身教,即使血壓高達160/110,也沒有休息過一天。她心里裝著病人、掛念著一線職工的健康和防護安全。她及時制訂了完善的隔離消毒制度,建立保護醫護人員健康的措施,制訂sars護理常規、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有創、無創呼吸機護理常規,監督和指導護士的工作。特別當一線的護士不幸感染了sars病毒,使護士們的情緒立即受到影響。她深知此時克服恐懼,積極穩定護士們的情緒非常重要。作為護士們的領頭人,她強忍著內心的痛苦,仍在積極做護士們的工作,她告誡護士長們:護士都在看著我們,在護士面前我們誰也不允許流淚。大家有淚找我來流、有苦找我來訴,一定要堅強起來,我們一定會戰勝sars的。
為了盡最大可能減少醫護人員被感染,年近60歲的陳東,每天緊張忙碌的工作使得她神經高度緊張,身心疲憊。一天下來雙腿如灌了鉛,兩腳腫的有時都穿不了鞋。但是她絲毫沒有退縮而是在默默地想:“一定要挺住……,因為她知道進隔離區到一線去,可以讓年輕人感到塌實,感到有主心骨。同時她還是工會負責人,醫護人員的防護做的如何?病人的搶救物品是否齊全?大家吃飯、休息解決沒有?這些都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使陳東在工作收尾后發生了腦血栓,這個從來沒有患過高血壓的人,也從此戴上高血壓的帽子。
她認真總結經驗,及時調整人力,改善住宿條件,縮短在一線工作時間,保證一線護士輕裝上陣,為佑安醫院的取得抗擊“非典”最后勝利奠定基礎。同時她還在綜合醫院收治前,承擔了接待市級醫院準備收容sars的中日、宣武、胸科等多家及外省市醫院前來學習或電話咨詢并為他們無償的提供初步訂制的各種常規、制度。并抽出時間親自到酒仙橋、402等醫院與院領導研究病區改造問題及對全院職工進行隔離消毒的培訓。她積極領導和組織護理部全體同志進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的sars臨床護理及消毒防護研究的工作。
在傳染病護理崗位上已度過了43個春秋的陳東同志,每當想到自己這一生能在南丁格爾的指引下,與護理事業結緣,她就會感到無限欣慰。因為,崇高而神圣的護理事業,讓她心中那份熾熱的愛有了載體,使她可以用這份愛援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傳染病病人。現在,陳東已經從醫院退休,但她并沒有停下工作,仍然關注著年輕護士的成長,關注著傳染病護理事業的發展,一直致力于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陳東常說:在我心中有兩個誓言:一個是在我入黨時的宣誓“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貢獻出自己的生命,另一個是上崗授帽時的宣誓:踏著南丁格爾的足跡,為傳染病護理事業奉獻終身”。這兩個誓言將會激勵并指導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