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事跡材料 >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3篇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3篇

發布時間:2018-02-09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3篇

  “人就算活150歲,如果沒為別人做點有益的事,那也是虛度了年華。”鐘晶,一個80后獨生女,一個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鄉村醫生。XX年,她為了與在鄉鎮工作的丈夫團聚,辭掉貴陽大醫院的工作,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河村衛生室,做了一名鄉村醫生。不久,丈夫調入州府,她卻仍然獨自堅守。沒有澡堂、時常停電、沒有城市里五彩斑斕的時裝和琳瑯滿目的零食,鄉村的寂寞無邊無際……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為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換回的,是鄉村百姓無限的信任,以及來自網友的聲聲祝福,她是網民眼中“最美鄉村女醫生”。

  勞動,是美麗的:貴州“最美鄉村女醫生”記事

  她獨自堅守在偏遠大山中的村衛生室,用盡所學為當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給了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網友稱贊她為“最美鄉村女醫生”。

  最近,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龍河村的鄉村女醫生、一個來自省城的“80后”鐘晶成為網絡紅人。她的故事在網絡多家論壇上流傳。

  五一節前,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來到大山深處的龍河村,走近這位甘于清貧寂寞、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麗”的勞動者。

  記者到達時,臨街的龍河村衛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買藥。一個溫柔的聲音不斷叮囑道:“老人家,這個藥晚上睡覺時才吃。”“頭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賣,但可以送一包給你吃。”

  說話的就是鐘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個漂亮的貴陽姑娘,個子嬌小,皮膚白皙,一雙眼睛大而明亮。

  XX年,她辭去貴陽長江醫院的工作,跟隨在鄉鎮工作的丈夫來到龍河村,為當地缺醫少藥的老百姓開起了村衛生室,這也是龍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進行新農合報銷的衛生室。

  豈知兩個月后,丈夫被調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還是留?”她很糾結。她發現,由于貧窮閉塞,當地農村婦女大都缺乏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不少婦女患婦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婦科醫生,一直拖到病情惡化。龍河村還是個風濕病高發村,老人幾乎都患有風濕病,一些村民40來歲就骨骼變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對癥下藥的好醫生。

  留下來為當地百姓治病!

  下了決心的鐘晶拿出2萬元購買了理療儀、治療婦科等疾病的儀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還按大醫院要求設置了垃圾分類。龍場鎮黨委副書記孫志宏說,她的衛生室是鎮里最正規的之一。

  鐘晶一家三代行醫,她又托均為醫生的外婆和母親打聽了一副治療風濕的草藥方。48歲的龍慶昌患風濕病XX年,多次外出求醫花費上萬元。“最后找到鐘醫生,20元6包藥就好多了,介紹的幾個朋友用藥后也都有好轉。”龍慶昌說。

  村里不少苗族群眾不懂漢語,她就靠打手勢,或請懂漢語的苗族學生幫忙翻譯。XX年國慶節,鐘晶還自掏腰包,請來貴陽的婦科專家為村民坐診,她也趁機學習。“我為自己學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點20分鐘晶就起床開門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畢,不施粉黛就開始打掃衛生。不到20分鐘,就有村民來輸液。她來不及吃早餐,卻關心病人是否餓肚子,并把豆漿分給病人喝。

  “病人多時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頓飯,一直忙到晚上11點,有時臉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覺睡到天亮。”鐘晶說。

  但最初多數村民對這位年輕醫生持懷疑態度,一天只有兩三個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鐘晶就先給他們配一天的藥,僅兩三元錢,告訴病人若有效再來。每個病人進門,她總是先端上一杯熱水。

  漸漸的,“鐘醫生醫術高、態度好”的口碑越傳越遠,鄰村的群眾趕來找她看病,外地來的建筑工人也把這里當成了“固定”醫療點。

  鐘晶看病賣藥十分便宜,有時幾元藥錢都免了,錢不夠也可以賒賬。村里一位78歲的空巢老人靠撿塑料瓶為生,全是一兩毛的零錢,這樣的病人,鐘晶不僅不收錢,還常留他們吃飯。

  時間一長,村民們把鐘晶當成了朋友,沒病時也來拉拉家常,趕集時常來歇歇腳。也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溫暖。衛生室里的燕子窩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們常送來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過節大家又不約而同的送來糍粑、紅米飯;鄉親們一起看露天電影有說有笑,感覺人與人很近;她記得每一個醫治過的孩子的名,孩子們也親切的叫她“姨媽”“小嬢”。

  一次,一個老大媽對她說:“你一個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這邊,跑到我們山溝里來又掙不了錢,何苦呢?”這樣的關心讓鐘晶倍感溫暖。在她看來,農村很能體現人生價值。在大城市,醫生和病人多是純粹的醫患關系,但在農村,村民們卻把醫生當成了一家人。

  鐘晶在病人面前沉穩干練,私底下也是個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獨生女,喜歡吃零食、逛街、跳舞、看電影……

  但在龍河村衛生室,衣柜是裝藥的紙箱,只有單調的三四種蔬菜,買不到愛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沒有五彩斑斕的時裝。電力不足時還常停電,晚上只能靠蠟燭或應急燈照明。丈夫剛調走時,她獨自躺在衛生室里,聽著山風呼嘯,害怕得睡不著,只好爬起來靠在墻上坐到天明。

  沒有澡堂,只能用兩個大桶提水到屋內,蹲在一個大盆里洗澡;農村簡易廁所臭氣沖天;夜深人靜時,還能聽見老鼠窸窸窣窣從床下爬過的聲音。

  最難以忍受的莫過于寂寞。剛來時,沒有電視和網絡,也沒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說話,“衛生室里靜得很可怕,感覺外面的世界很遙遠。”

  但她嬌小的身體里有一顆強大的心。鄰居徐顯佳說,有一次鐘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腳背上扎針輸液。“有人來買藥,她還一只腳跳到藥柜邊拿藥。我怪她不找我們幫忙,她卻說能堅持就不麻煩大家。”

  鐘晶也試著從貴陽請了3位醫生來幫忙,長的呆了3個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無法忍受鄉村的艱苦而離開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過“退堂鼓”,朋友們都勸她離開,也有機會調到興義市工作,和丈夫團聚。但鄉親們聽說她可能離開時,紛紛跑來打聽:“鐘醫生你要走了嗎?”“我們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這樣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們而去?”鐘晶說。

  她的故事在網上流傳后,被感動的網民,稱贊她是值得學習的“美麗天使”。鐘晶聽后笑著說:“和那些更偏遠的鄉村醫生相比,我的條件已經很好了,起碼油鹽醬醋俱全。”

  而在丈夫龍瑞見眼中,鐘晶就像“礦泉水”一樣簡單純凈,“善良寬容,不計得失,凡事總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鐘晶有四個家:貴陽市父母家、興義市丈夫家、女兒所在的奶奶家,以及衛生室這個家。她對女兒和父母心懷愧疚,只能靠電話溝通,夫妻倆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規規的吃頓飯。

  但鐘晶說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覺得,有時一個眼神、一句關懷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會干下去,直到更優秀的醫生來給鄉親們看病。”

鄉鎮鄉村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2) | 返回目錄

  ,女,農民,鄉村醫生,1951年出生于*鄉,1968年中學畢業,在她的簡歷上注明的就是這樣簡單。真正的轉折就是在1968這一年里,目睹了家鄉姐妹年級輕輕就因難產而死,立志想當一名合格的接生員,于是在大隊黨支部和群眾的推薦下,她勇敢的走進了衛生學校,兩年后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縣城里的多家醫院都瞅準了她,但她毅然做出了到期盼她、信賴她的家鄉村衛生所去的選擇,她從一名普通醫生干起,從一名鄉村接生員做起。1970年,北京醫療隊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下派*鄉,以她年輕好學、基礎扎實贏得醫療隊的欣賞,醫療隊的同志手把手傳她接生技術,教她內科、外科、婦科知識與經驗,很快便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大夫。從此,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刮風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喚,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醫送藥到家,田里埂頭,荒山野郊,到處都飄揚著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熱情都奉獻給了她的家鄉農民,她以一腔愛民之心,受到了鄉親的交口稱贊。她就像一粒能生根開花的種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獻,改變著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經她接生的父子兩代人在比比皆是,如今走到鄉間,大部分人都尊稱她為劉姥姥。她在鄉村一干就是35年,三十五個春夏秋冬里,她認真執行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努力鉆研業務技術,熱情為農民服務,積極參與防疫保健工作,任勞任怨,靠她那精湛的醫術,高尚的情操,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鄉村醫生的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信念與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著一首新時代的奏章。

  “人不能忘本,是黨培養的我,是鄉親們推薦我當的鄉村醫生,我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把工作做好”

  1971年,當來到*鎮*村衛生所工作時,面對兩間低矮、破舊的危房,僅有的“老三件”診療設備,也有過失落和彷徨。但當她看到農民群眾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時,她暗暗下定決心:硬件不足軟件補,要用精湛的醫術贏得病人的信任。她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把北京醫療隊專家的經驗有機地和臨床結合起來,開展了接生、危重病人搶救等業務,過去許多想都不敢想的外傷、急癥搶救,在努力下開展起來了。她潛心鉆研,奮發向上,使自己由一個鄉村醫生成長為一名婦產科主治醫師。

  一個醫生取得患者的信任從來不是靠廣告、靠包裝,而是靠高水平的醫療技術,高質量的服務和高尚的醫德,通過病人的體會口耳相傳的。她深深知道,做農民的好醫生,僅有良好的醫術是不夠的,還得有高尚的醫德。她常說:"醫者,先做人,后行醫"。在鄉村行醫生涯中,她始終把醫德作為鄉村醫生的靈魂。村衛生所面向的是農民群眾,面向的是弱勢群體,在她的村衛生所里她就實施了減、緩、免的收費規定。對經濟困難的村民減免醫藥費10-20;一時帶錢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藥治病,下次來診時再還欠款;對于特困群眾免費治療,每年減免費用達3000多余元。別人問原因的時候,她是這樣說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錢眼上,何況我又是黨員。這些年我總是想,是鄉親們推薦我當的鄉村醫生,是黨培養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計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群眾可以為證。

  她不僅是一位醫術精湛的好醫生,更是一位工作潑辣的好院長

  作為村衛生所的負責人,村衛生所的良性發展,一直是工作之余思考的問題,村衛生所不能走個體化路子,于是當區衛生行政部門推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模式時,她就積極響應,在她的發動和帶領下,鄉村醫生都加入了一體化管理,村衛生所和個體診所統一整合,實現人、財、物統一管理,統一調配,醫療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衛生所的技術力量得到了充實,農民群眾無不為此改革拍手稱好。為了改善村衛生所的基礎設施,她又反復奔走,在鄉鎮衛生院和村委會的支持下,通過衛生院支持一點、村委會支持一點、自己拿一點的辦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衛生所,徹底改善了村民的就醫環境。今年,*區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老早就認為這是惠及農民群眾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認識不到合作醫療的保障作用,于是又一次發揮了鄉村醫生的模范帶頭作用,深入農民家中,比方比圓解釋,她還親自為幾家貧困戶,捐助了合作醫療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贊譽。

  她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在鄉村醫療這個有限的空間里,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盡管她的崗位非常平凡,盡管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一個人做了好事,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她的,自擔任衛生院院長以來,醫院連續十年被評為*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她個也多次被評為市、區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醫務工作者,XX年她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XX年1月她代表鄉村醫生光榮地出席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受到了衛生部高強部長的接見,她的先進事跡被廣為流傳。

最美鄉村醫生個人事跡材料范文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3) | 返回目錄

  【最美鄉村醫生個人事跡材料范文】

  ,男,44歲,大專文化,村醫,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高粱村人。自1998年擔任高粱村衛生室鄉村醫生以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農民群眾的健康。他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

  一、情系農村,服務百姓無怨無悔。

  XX年,他在參與統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務時,有一次晚上出急診,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盡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帶傷仍然堅持戰斗在一線,到病患者家中督導消毒殺菌,宣傳疾病防控知識。群眾看到她有時痛得直冒冷汗,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得到彭醫生精心醫治的人,都夸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二、扎根農村,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

   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進行試點。為了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他積極配合上級,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標準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規范化村衛生室,實現了六室分開、配備了微機和規范化的診療設施,并實現了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讓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贊。

  同時,建立健全了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積極主動地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已為轄區多名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為轄區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壓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他特別關心老年人健康狀況,每年都親自上門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及時將查體信息存入檔案,成為老年人的貼身健康顧問。

  三、支持改革,利為百姓謀。

  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對于鄉村醫生來講, 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醫生沒有絲毫 怨言,還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四、積極配合村支兩委工作

  作為村醫,還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醫,他除了日常工作還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兩委各項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眾,做出正面解釋,還幫忙收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鄉村醫生個人事跡材料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4) | 返回目錄

  她,1980年出生在**縣**鎮**村委會一個農村家庭里,XX年畢業衛校,通過醫生資格考試,光榮的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從XX年至今任**村委會衛生所的衛生員;XX年12月在換屆選舉中,被群眾選舉為**縣第xx屆、鎮十一屆人大代表、同時選為**村委會村委委員。當選后,她知道自己多了

  份職責,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她用心做人、做事,用行動履行著代表的職責,落實為民服務,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她,就是。

  一、義無返顧,毅然決然,投身農村衛生事業

  畢業后,她回到家鄉,看到家鄉落后的醫療條件,看到群眾因病不能很好的就醫,她的心都揪著疼。她頂著家人給的壓力,放棄了到外地更好的工作環境,決然選擇了留下來,留在這養育她成長的這片熱土上。為了能更好的學有所用,能更好、更加規范的服務群眾,她報名到**縣衛生局參加學習鄉村醫生培訓班,并順利取得了鄉村醫生資格證,回鄉后,主動向**村委會申請,自己愿意承擔**村委會轄區內的鄉村醫生工作。

  在平凡而艱苦的工作崗位上,刻苦學習,勤奮鉆研,一絲不茍,盡心竭力組建了村衛生室。立足于本職工作,愛崗敬業,扎根農村最基層衛生服務事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國家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開上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

  二、舍身忘記,顧全大局,做好公共安全衛生工作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沖鋒在前,為群眾一戶戶送上消毒藥品,向群眾宣傳現用安全衛生防病知識,非典期間早出晚歸,及時排查外出返鄉人員,為發熱病人早晚測一次體溫,監控病情的發展,隨時做好突發病情的處理和上報工作,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努力做好轄區內兒童手足病的檢查和防控工作;積極做好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到發現疫情做好登記及時向主管部門匯報,嚴密防控各種流感的發生和流行。所在衛生所管理規范,制度健全,資料齊全,XX年被縣衛生局評為優秀鄉村醫生,XX年衛生所被評為先進衛生所。

  三、心系家鄉,情牽人民,關心廣大群眾疾苦

  自任衛生所衛生所工作人員以來,常懷:醫者父母心的思想觀念,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病情,分析他們的需求,時時急病人之所急。常思:視人民為父母,以奉獻為快樂,待病人如親人,以服務病人為宗旨。工作中無微不至的照顧、觀察每一位病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還是下班,無論哪里有病人,她都隨叫隨到,無怨無悔。有時一晚要出診數次,來回折騰徹夜不能寐;有時她剛端起飯碗,就有病人來找看病,囫圇吃上幾口就隨即出去了;就是大年初一也沒有清閑過,更談不上平時的節假日。有人問,這樣沒日沒夜,不辭辛勞的工作,沒有高額的報酬,沒有政治地位,圖什么?她的回答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還記得,XX年,**村委會的一戶村民,夫妻兩人相繼得了癌癥,前后一年左右相續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年邁的父母和兩個還在上學的子女,如此雪上加霜的打擊,讓一個家庭走到了絕望的邊境。可在親戚朋友,政府的幫助下,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支撐了下來,每次都是義務為這家人看病,在自己有能力時不時的給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生活費。10多年來,她一直用一顆赤子之心踐行著醫生的醫德,來服務群眾。

  四、履職盡責,恪盡職守,積極支持村兩委的工作

  XX年12月,經過村民選舉,推薦為縣鎮人大代表、村委委員后,知道自己肩上責任的分量加重了許多,她更加努力的工作、生活、學習,服務群眾。為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積極參加縣鎮組織的各種培訓,認真閱讀《代表履職手冊》,向實踐學習,向有豐富經驗的老同志,老代表學習。通過多層次的學習,從中掌握了許多代表履職的基本知識,明確了代表的權力和義務。XX年2月,縣鎮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多次深入實地調查,走訪選民,與選民交心談心,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代表代表群眾代表什么,有針對性的收集了真實可靠的材料,經過認真總結,歸納整理,形成了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書面報告。在會議期間向縣xx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農村鄉鎮設置公共衛生體檢機構》的建議,向鎮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解決鉆天坡至那召公路建設,海石凹至老寨彝族村公路建設》的建議。代表建議案的提出,經相關部門協商,得到支持,群眾將會得到更多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作為一名農村衛生員,縣鎮人大代表,村委委員,她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盡自己所能為村民解除病痛,反映民情民意,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名縣鎮人大代的職責。她不畏農村條件的艱苦,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和代表職責崗位上,默默傾注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和心血,守護著群眾的健康;憑著崇高醫德、精湛的醫術,她認真的履職,為病人祛病,聽民意,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事故,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贊譽,確實用心做人做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2018鄉村醫生事跡材料3篇 相關內容:
  •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12篇)

    ,1956年出生,*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78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鄉村醫生,現任市漢留鎮京漢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 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

    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范文(一)羅,男,漢族,生于19xx年1月,大專文化程度,20xx年取得鄉村醫生資...

  • 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

    用自己的真心付出,善德善行,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鄉村醫生的基本道德,以下小編為大家提供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關于鄉村醫生事跡材料

    愛心是醫生行醫信念和做人根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醫生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鄉村醫生事跡材料范文一儲,男,38歲,中專文化,執業全科醫師,安徽省岳西縣溫泉鎮榆樹村人。...

  • 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4篇

    儲昭云,男,38歲,中專文化,執業全科醫師,安徽省岳西縣溫泉鎮榆樹村人。自1993年至今擔任鄉村醫生,17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

  • 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

    ,1956年出生,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78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鄉村醫生,現任市漢留鎮京漢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4篇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

  •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十篇

    我叫程,19xx年出生,安徽黃山市屯溪區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xx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鄉村醫生,先后被評為安徽省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徽州地區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屯溪鎮鄉村醫生先進...

  • 鄉村醫生事跡(精選16篇)

    我叫程,19xx年出生,安徽黃山市屯溪區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xx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鄉村醫生,先后被評為安徽省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徽州地區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屯溪鎮鄉村醫生先進...

  • 優秀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8篇)

    我叫程,19xx年出生,安徽黃山市屯溪區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xx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鄉村醫生,先后被評為安徽省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徽州地區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屯溪鎮鄉村醫生先進...

  • 關于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8篇)

    羅,男,漢族,生于19xx年1月,大專文化程度,20xx年取得鄉村醫生資格證書,現任xx鎮xx村村醫,年門診2019余人次。他四十年如一日,走村串戶,默默奉獻,及時解除患者病痛,被當地群眾譽為健康的保護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 2023鄉村醫生事跡材料(通用6篇)

    在河北省遷西縣,有這樣一位鄉村醫生,他默默扎根鄉土,不分白天黑夜,不懼酷暑嚴寒,從醫36年來累計接診患者達20余萬人次,出診近3萬次,用心血和汗水鑄就了父老鄉親的健康之路,被群眾譽為三輪車上的流動醫院。...

  •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8篇)

    他經常在夜半酣夢中,被前來求診的鄉親叫醒;他經常走在蜿蜒崎嶇的鄉間小路上,披著星光獨自回家。雖無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他38年如一日懸壺濟世,走村串戶,送醫送藥,隨叫隨到,村民記住了他,更離不開他。...

  • 2022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9篇)

    朱,19xx年出生,男,漢族。中專文化,共產黨員,19xx年起任xx縣工業園區管委會xx村衛生所村醫,承擔著全村1200人的基本醫療、疾控、婦幼保健、慢病隨訪、新農合報銷、健康教育等工作。...

  • 鄉村醫生事跡材料(精選12篇)

    ,1956年出生,*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于1978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鄉村醫生,現任市漢留鎮京漢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 事跡材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巫山县| 湖口县| 平陆县| 宜川县| 汽车| 基隆市| 安国市| 建阳市| 威信县| 徐汇区| 呈贡县| 宣化县| 昭苏县| 新闻| 澎湖县| 太和县| 雅安市| 双辽市| 西宁市| 玉门市| 曲靖市| 淅川县| 资中县| 河津市| 清河县| 油尖旺区| 广丰县| 涿鹿县| 虎林市| 浪卡子县| 永定县| 安泽县| 阜新| 翁源县| 忻城县| 阿拉善左旗| 仁布县| 泰来县| 保德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