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優秀畢業生創業事跡材料
【魯,男,xx省xx縣隘口鄉人,1987年進入xx省xx職業中專學校農學專業學習。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歷任班委干部和學生會干部,多次評為“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共青團員”,1990年畢業。現任 廣東省惠州健源牛奶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下面是他寫給原班主任老師的創業感悟。】
1990年秋天,我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車,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廣州。
剛下火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來來往往的行人,這些行人可能很多是匆匆過客,也可能有像我一樣是來尋夢的“異類”,也可能……漸漸的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匯入了這群人流之中。同時也將希望、喜悅、恐懼等融入了進去。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后來的一段日子里,就是找工作,找工作,短短的十多天就身無分文了,可工作仍沒著落。晚上只能睡在工廠周圍的甘蔗林或芭蕉林里了。那時候的我才真正感覺到前途的渺茫和生活的無奈。為了生存,我仍舊到處找工作,總算天無絕人之路,我終于找到一份適合我的工作---廣州市園藝場國營新館奶牛場當飼養員。
剛進奶牛場工作的時候,方知自己的知識是多么的淺薄呀!雖然自己學過一點畜牧獸醫專業的知識,可之前連奶牛長什么樣都沒見過,至于奶牛的飼養、管理、獸醫、繁育等更是無從談起,那時的我是多么想回到學校、回到教室重新學習呀。有時上天也會眷顧有心人,剛工作不久,也就是1991年4月,領導推薦我帶薪到廣東省農業干部學校學習,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半年后領導又推薦我到廣州市最大的國營新洲奶牛場學習繁育技術。學成后返回原單位,工作起來也就輕松多了。
1993年12月,由于廣州要進行城市擴建,我們的奶牛場所屬的土地也就被政府徹底征收了,我十分熱愛的奶牛飼養工作也將被丟掉。由于我當時在廣州的奶牛場也算小有名氣,1994年1月我曾經學習繁育技術的國營新洲奶牛場聘用了我,這給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更大舞臺,同時也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在了我的肩上,我暗下決心,一定干點名堂出來。單位里大學生不少,其余的也都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前輩,于是我始終虛心向別人學習,不到半年,我就被提拔到場生產部工作,全面管理整個場生產了。當時我捫心自問,憑啥領導會把多頭牛的重擔子交給我?憑啥我一個職高畢業生去管理大學生和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前輩?現在我才知道,那就是我有一種永不服輸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有一顆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火熱的心。在我主持工作的幾年里,場生產效益年年創歷史新高,我也多次被評為場、區、市先進個人,94年還被推薦為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和廣州市勞動局主辦的“十佳百優”外來青工候選者之一。
人生有很多夢,不可能每一個夢都能實現,但我有一個夢我一定要實現,這個夢就是自主創業夢,我要去挖掘自己的潛力,去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于是在奶牛場工作期間,我把自己僅有的幾萬元儲蓄拿出來,修建了一個小型養豬場。當時建好豬舍,進了豬苗后,幾萬元的儲蓄也就所剩無幾了。我夫妻倆的工資既要養活工人和家人,還有豬場的開支,可以想象那樣的日子是多么的艱難呀。每到這時我就會想到當初睡甘蔗林、芭蕉林的日子。只要想到這些,一切困難都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了。通過我們的節衣縮食,細心經營,五個月過去了,成績也就出來了。我五十多條豬純利潤就有2萬多元。我人生第一次創業終于有了小成果了,同時也第一次收獲到了創業所帶來的快樂,也加深了我對“危機”二字的詮釋。危機它一方面是意味著危險;另方面意味著機會。人的本性是貪婪,但沒有貪婪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于是,我將第一次養豬賺的錢全部投進了養豬業,就這樣循環著,日積月累著。幾年下來也就有了一點小積蓄了,也為我以后繼續創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