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事跡材料4篇
災難可以將人打到,也可以激發出人的昂揚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鄉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懼危險,忠于職守,忘我工作,展示了優秀共產黨員的風采。她單薄瘦弱,卻不知疲倦,她滿身疲憊,卻堅毅果敢。每一個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無不被她所折服,每一個認識她的村民,無不對她親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經過去,人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回憶起7.18特大洪災中的經歷,她說得最多的是兩個——責任。
xx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鄉政府會議室燈火通明,每一個參會的人員臉上都凝結著嚴肅,百年一遇洪水即將來襲。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工作分配簡短明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務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兩岸村民緊急轉移,負責云峰村5個社的抗洪搶險工作。沒有任何疑問,她一腳踏進雨中。從 社到 社,五十六戶人家,在手電筒暗弱的光線指引下,她用了僅僅兩個小時就跑了個遍。當她走到最后一處三峽移民 家時, 一家人還在睡夢中,她三言兩語說清楚了來意, 一家頓時驚慌起來:他們壓根也沒有想到洪水會威脅到自己家,一點準備也沒有。王群英和同事們趕緊協助他們把樓下的物品往外搬。走到豬圈前面,王群英看見一頭肥滾滾的架子豬在四處亂竄,來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繩子,跳進豬圈,把繩子套在豬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豬拼命掙扎,無數次把她絆倒在地。雨傘折斷了,手電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豬拖到對面的高坡上,她才發現自己披頭散發,全身濕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點,洪峰抵達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處民房全部進水。王群英站在 家屋檐下心急如焚,還有沒有村民沒有轉移出來?翻開電話本,挨家挨戶詢問情況。當她聽說村民魏禮書還在往樓上挑谷子的時候,再也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著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禮書家走。魏禮書是個殘疾人,行動不便,在平時的工作中,王群英對他家的情況相當熟悉,她知道這場大水對魏禮書家意味著什么。迎著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進魏禮書家里,魏禮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七手八腳將剩下的幾袋谷子抬到樓上,魏禮書才發現王群英還光著腳,鮮血從她磨破的腳趾處流到了地上,眼淚淌下了他的臉龐。他拉著王群英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王群英笑著說:“這是我的任務,只要你們沒有損失,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災情況,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顧魏禮書的勸阻,穿著濕淋淋的衣服,坐上找來的漁船,一戶一戶艱難劃動。每一戶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沒有轉移出來,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資,她都做了詳細的記載。等回到鄉政府,她已經明確了那些早就儲備著的物資應該怎樣分發。她指揮幾個年輕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礦泉水、方便面分類,貼上標簽。催著村社負責人前來領取。哪家沒有儲備水,要多發點礦泉水,哪家柴禾被澆透了,要多領兩包火腿腸,她都一一地向負責人叮囑。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資都分發到位,她才記起自己一天都還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額頭燙得厲害。她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倒下,要盡快恢復體力。到衛生院測體溫,醫生嚇了一跳,高燒38.5度!要求她呆在醫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漲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幾戶地勢最低的村民。吃了幾片退燒藥,她又出發了。這一遍轉下來,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當了,她才拖著極度疲倦的身子回到衛生院輸液。整整三天,她都是這樣,夜里輸鹽水,白天走在搶險第一線,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臉頰腫得老高,兩只長時間泡在水中的腳,連平時穿慣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們的眼里,王群英是一個心直口快,風風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她又體貼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沒了高巖頭大橋,望石公路交通中斷,許多車輛被困在渠北鄉街道上,司機和乘客,無助地看著泛濫的洪水,又饑又渴。王群英看到這一情況,趕緊去招呼他們到鄉政府避雨,買了方便面,燒水給他們泡上。她四處打電話聯系漁船、快艇,送那些急著趕路的乘客過河。他們不知道王群英的名,都親切地稱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漸退去。王群英獨自來到魏禮書家,幫著他打掃衛生,清除淤泥。污濁的泥漿濺到了頭上、臉上,裹住了她的褲腿,她沒有絲毫的厭惡。笨重的柜子、桌子,壓在她瘦弱的肩頭,她沒有叫一聲苦。她爽朗的笑聲在屋子里回蕩,鼓舞著魏禮書一家人戰勝洪災的信心。
洪水給渠北鄉的 戶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沒有人抱怨,沒有人責怪,因為他們看到了王群英她們始終走在他們前面。責任意味著奉獻,意味著堅守。王群英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在抗洪搶險的斗爭中,她沒有豪言壯語,甚至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傳遞到了每一個和她并肩作戰的人心上。
x年7月9日凌晨,xx市xx鎮九塘村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因七里湖水位過高和上游來水過猛,該村九塘圩小南郢段不幸漫堤破圩,圩內3300畝農作物被淹,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多萬元。
災情發生后,九塘村黨總支不等不靠,即刻行動起來,在短時間內堵住了缺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搶險排澇,硬是從洪水中奪回莊稼1400畝。至7月底,圩內洪水被全部排盡,全村搶種綠豆等農作物1200畝,將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在近一個月的抗洪搶險工作中,九塘村黨總支一班人始終戰斗在抗洪一線,哪里有危險就戰斗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就出現在哪里,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是一個深受群眾擁護的充滿戰斗力的黨總支。
一、“就是累死,我們也要把缺口堵上!”
7月9日凌晨4時50分,洪水如脫韁的野馬從九塘圩小南郢段滔滔而入。望著長勢正旺的莊稼被淹,全村群眾心如刀割,有的人痛苦失聲。
“大家放心,就是累死,我們也要把缺口堵上!”黨總支書記站了出來,聲若洪鐘。
7月9日上午7時40分,村黨總支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顧不得連日勞累,帶領100多名搶險群眾趕赴缺口現場。望著洶涌的洪水,有的人心生怯意,有的人一臉無奈。
“大家跟我上”一聲令下,帶頭跳入了洪水之中。100多名搶險群眾如劍出鞘,一個個緊緊跟上,大家背土的背土,砸樁的砸樁,奮勇當先。73歲老黨員丁守云同志不顧年老體弱,也和年輕人一樣,樣樣事情搶著干,沖鋒在前。
30多米的大缺口,經過搶險人員五個多小時的全力奮戰,終于被堵住了。大家歡呼雀躍,無不對支部一班人致以欽佩的目光。
二、“洪水不排盡,我堅決不回家!”
缺口被堵住,排澇在即。
因圩內機站被淹,機械已無法發揮排澇作用,廣大群眾心急如焚。
7月9日下午,缺口堵上沒多久,黨總支書記立刻帶人趕往滁州,連夜運回了四臺大型排澇機械。經過緊張的安裝調試,7月11日中午,四臺機械全部出水。
“洪水不排盡,我堅決不回家!”村民委員會主任說。這個已當了十多年村民委員會主任的老黨員,顧不得自家十多畝莊稼和魚塘被淹,一直戰斗在抗洪一線。在近20個排澇的日子里,一直守護在排澇現場,以高度的責任心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7月17日,一臺排澇機械因“消極怠工”而停止工作。和支部一班人冒著高溫,用繩索一遍遍拉動機器,查找原因。直到機器重新出水,大家都累得癱在了地上。這一切,被《工人日報》記者陳華同志看在了眼里,他感動得熱淚盈眶。
7月28日,圩里的洪水被排盡。當移動著疲憊的身軀邁進家門,心疼他的妻子一陣心酸,皮膚烏黑,頭發老長,這就是她的丈夫。
三、“搶種快種,我們絕不漏過一家一戶!”
7月28日,圩里的洪水終于被排盡。九塘村黨總支迅速發動群眾搶栽補種。村民兵營長、共產黨員帶領村里民兵組成生產互助組,幫助困難群眾搶栽補種。九前村民組周澤來家缺乏勞力,一時束手無策。奎得知后,立刻帶領一班人趕到周澤來的田頭,幫助施肥播種,用半天時間,把他家的6畝土地補種上了綠豆。
“搶種快種,我們絕不漏過一家一戶!”這樣說。在他們的幫助下,全村十多戶困難群眾得到了及時救助,1200畝土地得到及時補種。
8月5日,省委常委、副省長叢同志到檢查指導生產自救工作,當他看到九塘圩1200畝搶種的綠豆長勢是那樣的喜人,立即給予了充分肯定。
經歷風雨,方見彩虹。九塘村黨總支始終把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次抗洪搶險工作中,村黨總支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每一名黨員也都發揮了光輝的自身形象。
x年7月11日,受高原低槽和地面冷空氣共同影響,xx縣土家族鄉普降暴雨,過程降雨達325毫米以上,95%以上的降水形成地表徑流,造成山洪暴發,河水陡漲,滑坡巖崩頻發,道路沖毀,房屋倒塌,交通、水電、通訊中斷,農作物被毀,豬牛羊沖走,全鄉13個村、64個社、2554戶、9592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800多萬元。
“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時里,鄉黨委、政府果斷決策,迅速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抗洪救災中。剛到5點,黨委書記兵迅速組織召開了不到10分鐘的緊急會議,啟動了防洪應急預案,并在會上強調:“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在啟動《xx縣土家族鄉防洪抗災預案》的同時,實行防洪抗災黨政班子成員片區負責制,設立了防洪救災指揮部,明確了指揮部成員和職責,將全體鄉干部分成了六個工作組迅速出擊組織群眾轉移。一組由兵親自帶隊從鄉政府步行向羊鼓洞前行,組織公路沿線群眾轉移;一組由抗洪搶險副總指揮、鄉長剛同志帶隊前往場鎮;一組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帶隊組織黨政辦人員想方設法把災情向上級報告;一組由副鄉長、帶隊前往雞唱場鎮;一組由副鄉長帶隊負責全垮戶災民的臨時安置;一組由副鄉長帶隊向自由場鎮進發。
第一時間,轉移安置災民
鄉黨政班子成員按照分工,分別深入到雞唱街道、雙、賴疤灘等危險地段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始終堅持在抗洪搶險第一線,與災區干部群眾并肩奮戰,險情出現,及時匯報,及時處理,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大家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始終與災區群眾心連心,共患難,同呼吸,共同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體現了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艱苦奮斗,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
凌晨6時,黨委書記兵帶領一名鄉干部步行前往羊鼓洞,一路上,到處是垮方,不時有石頭落下,他們走走停停,一面要躲避里面的飛石,一面要提防被沖垮的路面,頭上是傾盆大雨,腳下是渾濁的河水,他們每到一處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要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當他艱難步行到雙時,河水猛漲,他迅速安排村文書馬龍坤組織人員撤離,同時大聲呼喊“立即撤出,不要搶救財產,保命要緊”,當馬龍坤剛把楊賢平70歲的老母親背出時,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6間房屋瞬間消失在洪水中。
此時,鄉長宋剛帶領2名同志前往場鎮,可剛出發不到20米,就被巨大的滑坡擋住,左邊是滔滔的河水怒吼著,右邊是飛沙走石在肆虐,根本無法前行,宋鄉長迅速折回,從政府前面上山,傍著巖根,披荊斬棘,冒著傾盆大雨和飛石艱難向場鎮前行。上午10時,雨還在不停的下,宋鄉長將場鎮所有人員轉移完后,冒著生命危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鄉上,組織鄉干部迅速安排了下步工作,只見他手上、腳上到處都是被荊棘劃破的血口子,身上的衣服還在往下不停地滴水。
“群眾利益高于一切”。這是土家族鄉黨政一班人和全體鄉干部共同的心聲,經過近5個小時的奮力拼搏、同洪水曬跑,終于將公路沿線XX余名群眾全部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的奇跡。
不等不靠 生產自救
暴雨剛過,黨委書記兵、鄉長宋剛就帶領部分駐村干部及農技站、畜物站等職能部門干部深入各村開展生產自救工作。車行不了就走路,走家串戶,到災民家中查看倒塌房屋現場。在訪問災民情況時,全體黨政班子成員總是用一顆善良的心安撫災民的心,使災民心中得到極大安慰,有了重新鼓足干勁重建家園的決心。為了認真開展生產自救災后重建工作,鄉黨委決定由分管防汛工作又分管農業工作的黨委委員副鄉長肖前領同志負責立即組織鄉農技站、畜牧站部門干部,由鄉民政辦、國土人員配合對全鄉農田受損情況進行一次詳細的調查摸底,并提出采取不同方法進行自救,減少損失:1、對過水后,作物尚能恢復生長的地塊及時組織群眾清理田間垃圾和泥沙,做好洗苗、扶苗和整理工作;2、清理水溝,排水暢通,除澇保苗;3、對少苗的地塊,被洪水沖走的地塊,采取補苗或補種的措施;4、及時做好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檢查,及時防治病蟲,控制病蟲害暴發流行;5、對絕收田塊,抓緊改種其他作物,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鄉黨委提出“四個一”措施開展生產自救,即:戶均增種一畝經濟作物;人均增種一畝晚秋;人均增養一頭生豬;戶均有一名外出務工人員;確保“大災之后不減產、重災之后保豐收”目標的實現。
齊心協力 重建家園
7月14日,從水位回落開始,土家族鄉抗洪救災、家園重建工作又投入緊張戰斗。在、雞唱街道,處處可感受到干群齊心協力、同建家園的熱烈場景,鄉村干部、街道居民、群眾、學校師生、單位職工拿著各種清淤工具在清掃于泥垃圾,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清掃、整理工作。 截止XX年7月15日,所有受淹街道全部完成清淤消殺工作,大多數店面恢復營業,群眾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在這次抗洪搶險中,鄉黨委真正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黨政一班人,團結一致,精心部署,科學決策,反映迅速,最大限度地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廣大黨員干部在帶領群眾抗洪救災中,充分發揮突擊隊、頂梁柱、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三十幾個晝夜堅守,他站成了一面旗幟,彰顯了當代國稅人的風采。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熬得紅腫的眼,磨出血痕的肩。當洪水來襲,他的足跡踏遍河堤,當險情出現,他的身影突擊向前。不是義務,是赤子之心,義無反顧;不是受命,是奮勇當先,無私無畏。他用堅毅、善良和果敢的行動,告訴了我們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就是國稅局副局長。
7月末以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襲擊了xx市,全市抗洪搶險形勢異常嚴峻。從8月6日開始,就率領30人,組成國稅抗洪搶險突擊隊,投入了火熱的抗洪事業。全面抗洪戰役打響以后,突擊隊主動要求編入xx省陸軍步兵師團預備役部隊。率部奉命堅守xx鎮xx村,轉戰城南路壘筑城區堤防,馳援三村鎮二村沿江路與兄弟部隊聯防,奔赴路段巡查堤壩。南征北戰,扛沙袋、堵管涌、搶修滲漏,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與防汛隊員同甘共苦,以人格的魅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保證了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截止9月5日,歷經30個日日夜夜,突擊隊先后在x村,沿江公路,城南路,六屯共4個地段,消耗各類沙石土料xx0余袋,封堵管涌22個,搶修滲漏17處,巡堤壩20余天,行走路程500余公里。
在抗洪防汛中講得最多的就是:以全局為重、以使命為重、以災區人民為重。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8月7 日,遠在佳木斯的女兒發來信息:爸爸,我好想你。看到信息,滿心歉疚。大半年沒見到自己疼愛的女兒了,答應她暑假一家三口出去旅游的計劃也泡湯了。8月10 日,在汛情更加嚴峻的情況下,他接到妻子的電話:年高70 多歲的岳母病情加重,全身疼痛難忍,坐臥不安,站立難行,晝夜難眠,岳母希望他這個女婿能回來,盡早安排到哈市治療。他想到二十年來從來不肯把苦和累告訴自己、從精神上全力支持自己,生活上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妻子,想到岳父岳母待自己視如己出,在這關鍵時候,卻不能近身盡孝,他暗地里流下了眼淚。但他更想到抗洪處于如火如荼的關鍵時期,怎能放下手中的工作?想到幾十萬家鄉父老的安危,他又怎能放棄陣地?自古忠孝難兩全。他把家事壓在心底,不顧因勞累血壓升高帶來的不適和炎癥的病痛之軀,始終堅守在抗洪戰斗第一線。
8月14日,汛情告急,xx鎮xx村面臨被淹的危險。他火速帶領突擊隊深入到分散在相距25公里的兩個村屯群眾家中,挨家挨戶宣傳轉移政策,幫助轉移群眾。不少老人故土難離,他都冒著雨,不顧泥濘的小路,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兩位81 歲和86 歲老大娘轉移時,怕雨水淋濕她們感冒了,他帶頭脫下迷彩服蓋在老人的身上。當他了解到臥病在床的李大爺家中受災,兩個小孩面臨上高中,生活十分困難,他毅然捐出身上僅有的680 元錢。由于連續勞累和雨淋水泡,他的嗓子啞了,皮膚出現明顯紅斑,又痛又癢,前指領導勸他休息一下,他只找一些藥,堅持邊用藥邊工作。歷經四天,他率部共轉移安置群眾489人,妥善安置牲畜300多頭,家禽500多只,及時避免了損失,有效地保護了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8月20日,突擊隊接到巡堤查險任務。巡堤查險是抗洪搶險重要而又關鍵的環節。所負責的防汛段長達4公里。白天巡堤已是困難重重,夜晚巡堤更是難上加難。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把自己每天巡堤值班安排在下半夜。頭發亂了,眼眶陷了,褲腿一只高、一只低,腳上的雨鞋布滿了黃泥。由于堤段靠近草地,又是汛期,蚊叮蟲咬更是防不勝防。汛情面前絕無退路,這是他給自己下的“死命令”。巡堤中,更是做到“手到、心到、眼到、腳到”,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任何一個險段,并將巡堤情況作翔實記錄,反復比較查看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對他所負責的堤段上的險段險情了如指掌。正是這種不畏洪水、不惜生命、不分晝夜、心系群眾的忠誠守護,才保證了受災群眾夜里能睡成安穩覺。
8月26日,新一輪洪峰再次來襲,我市汛情再度告急。8月26日凌晨3點,駐守在xx村的接到緊急指令,三村鎮二村沿江公路堤段發生險情,14公里的沿路堤壩多處滲水,一旦決堤,路南的4000畝良田將化作一片汪洋。險情就是命令。他率領突擊隊火速馳援二村,與先期趕到現場指揮搶險的團官兵會合,迅速加入搶險戰斗。此時,堤壩裂縫正在加大,外圍繼續在垮塌,險情仍在加劇,情況萬分危急。現場參與搶險的隊員有的出現慌張情緒。xx處險不驚,在手持話筒喊話,組織人員有序搶險的同時,身先士卒,帶領突擊隊員抬卵石、運沙袋封堵垮塌口。年過四十的和突擊隊員以及搶險群眾一道,50多斤一袋的沙土,扛一袋跑上百米,一口氣來回十多趟,終于在河堤內側壘起了一道防洪墻,緩解了險情。下午18時許,離垮口20米遠的堤段又出現一處險情,來不及休息的突擊隊員又在他的帶領下奔赴下一個戰場,經過6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終于加固了堤身,化險為夷。這時已經是8月26日早上的9:30分了,和他的隊友們眼里已經充滿了血絲,這個剛毅的漢子卻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在整個抗洪搶險工作中,立足汛情工作,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積極戰斗在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第一線,為把洪災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奪取抗洪搶險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