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通用8篇)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1
許xx1975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82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分配到經濟不發達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討價還價。相繼擔任過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等職務。兼任衢州市中學數學研究會副會長、衢州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常山縣數理化協會會長、常山縣教育學會數學分會副會長、常山縣科技協會委員,常山縣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委員。20xx年6月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擔任黨支部書記。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層次崗位上任勞任怨,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許在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總結出一整套數學教學、數學競賽和指導高考復習的成功經驗。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他所任教的班級參加省會考、全國高考,其學科成績的優秀率、及格率明顯高于其他班級。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二人獲省三等獎,多人次獲衢州市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優質搞好數學課教學的同時,他廣泛從事教材教法、解題技巧、復習指導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論文在市、縣學會上交流,其中有1篇論文獲衢州市一等獎、2篇獲二等獎,多篇獲優秀獎。他致力于教學創新,探索數學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勇于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大膽推行開放型教學,使教育效果、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主編的《初中代數解題方法與同步測試》、參與編寫的《中學數學單元知識和能力自測》等書均由貴州出版社出版發行,參與編寫的《高中會考題型分析與研究》一書由華東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一文在浙江師范大學《中學教研》雜志上發表。
許如醉如癡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致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體,培養優秀學生班干部、轉化后進生等方面都總結積累出豐富的經驗,并多次在市、縣介紹,得以普遍推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不但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給學生以幫助,還組織學生互助給以解決,許多接受過他捐助和關懷的學生在來信中說:“許老師您比父母還親,我將永遠懷念您”。
許是一個樂于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為全市、全縣數學教師講學、輔導,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多次參與衢州市數學學會組織的《高三數學復習與測試》教材編寫工作,負責研究的課題《中學生數學科研意識的培養研究》獲衢州市三等獎。目前,他正在負責市級立項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參與省級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獲得階段性成果,對提高常山縣和衢州市數學課教學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許在擔任常山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期間,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配合校長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相繼出臺了10多個管理制度和評比條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大幅度提高和順利通過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驗收立下汗馬功勞,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輔導學生參加省小發明比賽有三項獲省三等獎,學校已連續15年榮獲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許因工作需要,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工作后,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和難度。積極主張確立教學中心意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教學改革意識。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實施以創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按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為師生服務三個層面,緊緊圍繞教法、學法、考法進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堅持調查研究,做求真務實的楷模。每學期直接調研和進行教學視導的學校都在20所以上,聽課不少于60節。此外,還經常與外地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聯系,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如到義烏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培訓時,曾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到義烏稠州中學考察調研,從早上五點半學生起床,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熄燈,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不肯放過,回來后在多次會議上進行匯報,引起領導的重視,為加強常山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借鑒經驗。目前又承擔著常山縣高中教師基本情況調查分析、常山縣職業技術教育情況調研和常山縣初中畢業生外流情況調研分析等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許情系常山,扎根常山。常山縣屬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義烏老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初與他一同來常山的近30多位老鄉都陸續離開常山,到杭州、義烏等發達地區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多次為他在發達地區找到工作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單位,但他并不為此所動搖,帶著他對常山教育事業的熱愛,帶著對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緊緊扎在常山的土地上。從教近30年,沒有搞過有償家教,沒有從事過第二職業,20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因私事請假,既使結婚也放在周末舉行,不請婚假。腳受傷,打著石膏達半個月,拄著拐杖照常堅持上班。
許工作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長、學生的信任。被評為常山縣首批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常山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常山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評為衢州市新時期好形象教師,兩次評為浙江省教育系統單項先進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勞動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授予浙江省第__屆“春蠶獎”。目前,被省總工會推薦參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選。
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自勉,自強不息,勇于開拓,為實現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斷追求。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2
,燒結廠綜合運行作業區皮帶巡檢工。
12月,為降低混合料加水過程中污泥堵塞管道的頻率,他牽頭開展專題攻關。經過勘察、摸索和探討,他提出將其中一個污泥池作為緩沖池進行預稀釋,同時采取氣流攪拌與清水稀釋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污泥的運動,減緩了污泥中含鐵物料的沉積,降低了污泥管道堵塞的頻率,進而穩定了混合料水分指標。此外,他還對《污泥管網的操作使用規定》制度進行了優化,從操作層面降低了污泥管道堵塞頻率。當月,污泥管道堵塞頻率由每輪班2-3次,降低為0-1次,有效保障了燒結工序的生產。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3
,中厚板廠原料作業區切割工。12月,針對鋼坯切割量不能滿足軋制需求的問題,他提出縮短班別切割間隙的建議,即換班時當班提前為下輪班準備鋼坯的作業方式,以減少下輪班準備時間。他還總結優化了鋼坯熱切精細流程,提出了“規范熱切準備操作流程”的建議,即確認熱切計劃準備——判斷自動切割機軌道穩定性——檢查切割機燃氣流量、壓力——檢查鋼坯切割接痕。這一建議的實施和推廣,使熱送熱裝操作更加標準化,有效避免了因工作遺漏而無法熱切的問題,提升了熱切工作效率。
當月,他所在班組的熱裝量達1.917萬噸,在作業區排名第一。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4
,熱軋薄板廠機械維檢作業區鉗工。12月,針對卷取區域機械設備故障率高的問題,他對卷取機各機械部位的裝配精度、結構剛度、聯接與緊固程度,間隙與磨損程度等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12月卷取區域機械設備故障明顯降低,當月故障時間僅為110分鐘,為保障生產穩定作出了貢獻。 針對打捆機設備故障問題,他組織成立打捆機維修團隊,從維修計劃、備件準備,到標準化作業都進行細化,有效減少了設備故障。
當月,因打捆機引發的停產事故時間減少為23分鐘,比20__年下半年平均值降低了18%。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5
巾幗不讓須眉,她,是一位出色的餐飲領班。
誰,是誰?能夠被評選為本年度的勞動模范,不用說了,她,就是被同事們叫得響當當的“小胖墩劉”。
見到顧客、同事和領導打招呼,主動讓座,可謂是服務行業中最為基本的禮貌禮儀。雖然大家每天都在見面,然而劉才真正做到了彬彬有禮!罢,您好,謝謝,對不起——”每天都能從她那里聽到這樣的字眼。對于她來說,這樣做很重要,也很開心,工作并快樂著,給人帶來的始終是微笑。
工作需要積極主動,被動的接受安排,只會挫傷我們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工作,才能發揮我們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干得出色。在二樓雅間服務員的工作職責中,劉就是這樣的積極主動,每次都走在了別人前面。能夠積極地為領導分憂,上級做的事情,沒等吩咐,她先想到了。當領導安排的時候,她已經提前出色地完成了。
工作意識特別強,哪兒需要那兒去,常常被她手下的小姐妹們“呼來喚去”,一會兒到這個雅間,一會兒又去那個雅間,去解決小姐妹們解決不了的大小事,被小姐妹們稱之為我們的“小保姆”、“小靠山”。劉這種實干精神,和同事之間的互幫互助,得到全體員工的好評,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作為領班能吃苦耐勞,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更有公而忘私,以大局為重的精神,有一次一位客人心情不好喝多了,把情緒發在了服務員身上,嚇跑了盯臺的服務員,轉而又把氣撒向了劉,無端的漫罵,不停的羞辱,但劉始終是和顏悅色,客人的朋友都覺得不好意思了,事后,小姐妹們替她委屈,“把你罵成那個樣子,你就不生氣嗎?”劉笑著說:“咱們干服務行業的,就是耐心對待每一位顧客,顧客就是上帝!币幌挘屝〗忝脗兩钣懈杏|。
無論多苦多累,劉本著對工作負責、對單位負責,對領導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她對待每一位顧客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般,周到的服務、熱情的幫助,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每一位被服務過的客人心中都倍感溫暖。
在二樓雅間,在劉身邊都是一些好姐妹。她們在崔永霞主管的帶動下形成了一批和諧的小團隊,一批富有凝聚力的小團隊。有著她們,有著瑞洲無數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的員工,瑞洲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一切盡在不言中,悉數的文字只能表述劉一個縮影,對于這樣一名員工,我們沒有理由不推薦她為本年度的勞動模范。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6
陳,男1955年12月出生,博士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沈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水稻區域創新中心主任,農業部“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農技推廣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理事,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水稻專家組成員、東北稻區負責人,遼寧省農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農業科技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多年來,陳xx院士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和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20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在秈粳稻雜交育種、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產育種及生產技術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
1、在超級粳稻育種理論與技術創新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作為農業部超級稻育種重大專項東北稻區的主持人,陳xx教授帶領東北超級稻的研究團隊在育種理論創立、新株型種質創新、優質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及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1)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級稻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并在新株型創造上取得重大突破,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創制出新株型優異種質20余份。
。2)育成的優質超級稻新品種多個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超級稻推廣計劃主推品種;被列入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并順利通過科技部、農業部聯合評審,成為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后補助品種。
。3)課題組選育的超級稻近三年在東北稻區種植面積均超過水稻總面積60%以上,拉動水稻平均單產由“十五”末期的424.6kg/畝,迅速提高到20__年的488.0kg/畝,平均畝增產63.4kg,增幅高達14.9%。
20__年,以袁隆平院士為主任委員,盧永根、李家洋、朱英國等4位院士和5位國內水稻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該項目進行了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成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綜合性、系統性強,創新性突出,理論與技術價值高,應用前景廣闊,綜合水平居同國際類研究水平”。目前,該項成果已被農業部推薦申報20__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多次獲國家和部省級科技獎勵和發明專利
。1)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秈粳稻雜交新株型創造及超高產育種研究與應用”,在理論和方法兩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較為系統、完整地提出了秈粳稻雜交育種理論與方法及理想株型理論;直接或間接育成水稻新品種2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9000多萬畝,增產稻谷46億多公斤,產生經濟效益超過36億元。該項成果于被評為國際水平,并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主持完成的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項目“北方粳型超級稻育種理論與技術研究及新品種選育”,育成超級稻新品種9個,累計推廣面積1300多萬畝,增產稻谷9.5億公斤,產生經濟效益13.5億元。20__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3)主持完成的農業部重點項目“北方粳型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在超級稻生產技術組裝集成與示范推廣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以無紡布覆蓋旱育稀植為核心的超級稻生產技術大面積示范推廣。20__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4)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和遼寧省優秀青年人才培養基金項目“優質粳稻新品種選育及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利用秈粳稻雜交穿梭育種法,育成了易脫粒型優質粳稻新品種“中粳564”,使北粳南引這一50年代慘遭失敗的難題獲得成功。該品種在安徽、遼寧、河北、寧夏等省區推廣650多萬畝,創直接經濟效益6.4億多元。該項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5)主持完成的農業部豐收計劃項目“優質粳稻高產高效益栽培技術集成與推廣”,累計推廣179.6萬畝,增產稻谷1.03億公斤,新增經濟效益1.33億萬元。該項目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6)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稻超高產育種研究”,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12篇被Sci和CABA收錄,80篇次被引用,2篇蟬聯遼寧省首屆和第二屆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研究成果被收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選編》。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7)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專利號分別為:ZL.4和ZL.3。
3、社會經濟效益巨大
他所領導的東北超級稻研究課題組在超級稻育種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方面已居國際地位。近十年來,項目組共育成通過部、省級認定的優質超級稻新品種16個,僅在東北稻區就累計推廣14721萬畝,增產稻谷83.11億公斤,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4.67億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4、教書育人成績顯著
作為博士生導師,始終站在學科前沿,為所在學科的研究生主講學位課,傳授新知識,并引領學科的研究方向,并帶有博士后8名、博士23名和碩士48名。
5、獲得多項榮譽稱號
先后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遼寧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學科拔尖人才、遼寧省優秀專家、沈陽市優秀專家;全國首屆農業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農業科研人員、全國農業科研推廣標兵、遼寧教育年度人物、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沈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沈陽市勞動模范;沈陽市首屆十大科技英才獎、沈陽市科技振興突出貢獻獎,國家農業科技榮譽獎——中華農業英才獎。
此外,先后入選遼寧省首屆青年優秀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優秀年青教師培養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農業部神農計劃、遼寧省首屆“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培養計劃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計劃。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7
,物流運輸部設備室電氣工程師。12月,在0#碼頭復產整改工作中,他認真做好浮式起重機、堆取料機和皮帶機的檢修計劃,為快速啟動招投標創造了條件。針對浮吊起升變頻器和堆取料機走行變頻器故障,他帶領電氣專業的同事逐級排查、反復調試,找準了問題根源,并成功解決。在項目最緊張階段,他一邊緊盯項目進度,協調項目施工,另一邊還要照顧病重的親人。在項目聯動試車的關鍵節點,他放棄休假匆忙趕赴現場,并連夜擬定了《0#碼頭復產聯動試車方案》。最終,涉及5個流程的聯動試車取得成功,為0#碼頭順利復產奠定了基礎。 程文龍,動力能源部設備室點檢作業區機械點檢員。12月4日,軋鋼1#水站高壓2#水泵出現故障,大量生產水向外涌出,威脅生產安全。早上6點,他接到險情通知后立即趕往現場。彼時環境溫度極低,但他絲毫顧及不到寒冷,在衣褲濕透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完成了搶修任務,避免了事故擴大。
12月31日,3#TRT發電機危急遮斷器發生故障,現場維修人員無法處理,盡管事故區域并非他負責,但接到通知后,他果斷放棄假日休息,驅車90公里趕往現場參與搶修,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成功修復故障設備,發電機也于當日并網運行。
保全工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篇8
,中厚板廠設備室三電作業區維修電工。
12月,精軋操作臺觀察板型的攝像頭發生故障,亟需更換。由于該攝像頭安裝位置較高(距地面約23m),更換難度較大。她主動請纓,憑借行車的輔助,完成了更換任務。考慮到類似作業的危險性,她提出在檀條上加裝安全吊環,實現“雙保險”,即使作業中行車突然移動也能保障作業安全。
針對粗軋機前工作輥道不動作問題, 眾人都認為是逆變器風機故障。她經過認真檢測和排查,發現通電后轉換繼電器常開節點未閉合,更換節點后,工作輥道立即恢復正常運轉。正是因為她的不盲從,避免了更換風機造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