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軍嫂事跡材料(精選7篇)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1
陳為群,廬江縣委組織部組織室副主任。1998年底,她和青海格爾木武警交通部隊中尉軍官邢詩林結婚。婚后10年里,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全力支持丈夫在部隊建功立業,充分展現了一名當代軍嫂的堅強完美形象。
婚后,她用心鼓勵邢詩林加強領悟,每次去部隊,她都給丈夫帶些新書,并把報紙上關于部隊、交通方面的資料收集起來,做成剪貼本,郵寄給丈夫。由于工作突出,邢詩林很快就調到團里當教導員。
對做軍嫂的不易,陳為群有著深刻的體會。婚后,每當丈夫面臨是顧及家庭生活還是專心部隊工作的兩難選取時,陳為群總是以大局為重。結婚10多年來,她從來沒有正因家庭原因拖過丈夫一次后腿。女兒出生的時候,由于反應強烈,她全身浮腫,吃不下,睡不著,邢詩林遠在西藏,偶爾有機會通電話,她也只報喜不報憂。直到孩子6個月,丈夫才第一次回家看到女兒。作為兒媳,她對住在農村的公公婆婆更是關懷備至,除每月寄去生活費外,每年都要接他們到城里小住。
工作中,她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作為自我的行動指南。大學畢業后,她將人生的起點放在鄉鎮,堅信在基層的舞臺上同樣能夠作出不一樣的業績。在鎮婦聯期間,她用心尋找婦女發展的出路,她培育起來的婦女蛋鴨養殖基地,受到了上級婦聯的高度評價。20__年,調到縣婦聯后,她繼續為婦女事業付出辛勤的汗水。20__年初,因綜合素質高、工作潛質強,陳為群被調到縣委組織部工作,在組織的肯定和贊揚面前,她始終如一地全力投入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在陳為群的支持下,丈夫邢詩林在部隊也干得有聲有色,一向在西藏、青海、甘肅等偏遠地方工作的他,因工作成績突出,連續多年獲得“優秀軍官”榮譽稱號,多次受到立功嘉獎,他所在的部隊也連年被上級評為先進單位。
真愛鍛造“軍嫂”堅強品質。
她,為了一個理想和信念,以一份執著和愛心,坦然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著家人聚少離多的思念;她,盡心盡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細心周到地關心丈夫的生活,無怨無悔地承擔全部的家庭重擔,用默默的付出表達對丈夫所從事的公安消防事業的支持。她,就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劉文華的妻子,蕪湖市弋江區荷夏園社區居民強朝暉。
1996年,經人說,強朝暉認識了當時在蕪湖消防支隊五中隊擔任副指導員的劉文華。盡管遭到家人反對,第二年,強朝暉依然義無返顧地嫁給了劉文華。婚后,夫妻倆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1998年夏,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丈夫不得不離開剛剛生產的強朝暉,奔赴抗洪一線執行任務,正因表現突出,獲得了個人三等功。
在很多時候只有母女二人的家中,強朝暉必然要擔當起父親的職責——家里沒有煤氣了,她一個人扛著煤氣瓶上下五樓;女兒生病,她一個人深夜抱著女兒往醫院跑;老人住院了,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人們都說,沒有丈夫在身邊的強朝暉,格外堅強而有力。
20__年5月汶川地震后,看著電視上人民子弟兵從廢墟中救出受困群眾的畫面,強朝暉禁不住流下熱淚。此時,她的丈夫,作為蕪湖首批趕赴四川災區的消防應急救援隊的負責人,已在災區執行救援任務三天三夜。強忍對丈夫的擔心,強朝暉說:“我幫不了什么忙,只能把女兒照顧好,默默支持他,期望他能多救出幾名受困群眾”。
長期以來,強朝暉默默支持、明白著丈夫的工作,尊老愛幼、孝老愛親,全力做好家庭的事情,教育撫養好女兒,不讓丈夫為家庭的事分心。其家庭先后被蕪湖市弋江區評為“五好禮貌家庭”和“禮貌和諧家庭”,20__年3月,被授予蕪湖市“五好禮貌家庭”榮譽稱號。
在她的支持激勵下,丈夫劉文華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評為公安消防部隊抗震救災先進個人、“蕪湖市十大平民英雄”等光榮稱號。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2
李彥,35歲,大學文化,1999年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此刻運城市郵政局工作,為芮城縣公安消防大隊教導員劉敏的妻子,不管是在生活、工作中,她都一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鐘愛社會主義祖國,模范地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家人,感謝同事,感恩社會,默默奉獻,播撒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一個人默默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扶老攜幼,無怨無悔。在人們眼里她是一個女強人,是丈夫的堅強后盾,她勤儉持家,工作勤奮,曾因工作成績突出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等。她丈夫在她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受到上級嘉獎,并榮立三等功。
一、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無怨無悔
"成功男生的背后總有一個女生是他的堅強后盾"。她丈夫劉敏是消防部隊一名軍官,現任芮城縣消防大隊教導員,少校軍銜。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隊服役,獻身消防,無家庭的后顧之憂,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終給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用心的鼓勵,從不拖丈夫的后腿。她一個人默默承擔家庭的全部負擔,從而使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隊各項工作之中。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還利用休假的機會,到部隊看望慰問官兵,為官兵帶去軍嫂的祝福,使得部隊官兵加深了把駐地當作第二故鄉的感情,官兵們在獻身消防事業的同時,更加用心地投身到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之中,主動參加駐地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為駐地的繁榮富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正是由于她默默無聞和任勞任怨地支持丈夫的事業,部隊官兵都親切地稱她"軍嫂"。他丈夫在工作上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所在大隊先后多次被省、市領導及當地政府評為先進大隊,個人被評為先進個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她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正是她的不辭辛苦,毫無怨言,默默無聞地在背后支持著丈夫,鼓勵著丈夫,才使丈夫的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來之不易的軍功章當然也有她的一半。
二、道德品質優秀,勇挑重擔。
"軍嫂"這個詞再熟悉但是了,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詞里面包含著多少孤寂,多少辛酸,恐怕也只有"軍嫂"本人才能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由于軍人職業工作性質的關聯,丈夫不能總在她身邊,這樣一來,家里的大事小情,里里外外全都落到她一個人肩上。她并沒有退縮,而是勇挑家庭重擔,她既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老人,有的時候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可她沒有絲毫怨言,她孝敬老人,愛護孩子,鄰里之間的關聯也相處得和諧融洽。
還記得當初懷孕時,沒有丈夫和家人的陪伴,她自我只能孤獨一人,拖著笨重的身體買菜、做飯、洗衣服,每次當別人問她"自我做飯啊?"時,她都很堅強地笑著答應,但轉過身來總是不自覺地會淚流滿面,畢竟自我是個女生,在這個比較脆弱的特殊時期,多么期望丈夫能夠多回來陪陪她,而此時的丈夫,正戰斗在熱火朝天的防火、滅火,安全生產大檢查里,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寶寶出生以后,她又義無反顧地獨自承擔了照顧孩子的職責。都說消防軍人是和平時期最可愛的人,正因火場如戰場,保衛人民性命財產的安全是他們的神圣職責!盡管自我很需要丈夫的關心照顧,她還是安慰他:"警鈴就是命令,必須要做好本職工作,家中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她能照顧好她自我。"有了她的支持,丈夫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
母親重病,她瞞著丈夫,獨自一人照顧老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老人,每一天總是早起晚歸,忙前忙后,兒子半夜發燒,她又是獨自一人送兒子去醫院,丈夫的妹妹遠在在北京住院,她又毅然代替丈夫前去看望和伺候,而這些,她都沒有和丈夫提及過,還是丈夫在回家探親時聽鄰居說得,當丈夫愧疚的說起時,她只簡單了說了一句:"沒事,我能行,你放心吧。"就這么幾個字,簡簡單單地幾個字,可又有誰能說清楚里面包含著多少情感,多少不易?
三、自強不息,發奮實現自身價值
她自立自強,有人問她,嫁給一個軍人,不覺得生活有壓力,很不容易么?而她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有壓力了,沒有壓力怎樣才能把屬于我的那半軍功章拿回來啊?!看似俏皮的話語,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她從來沒有后悔,從來都沒有任何抱怨。
除了照顧好家庭,她也有屬于自我的事業,自立自強是她永遠不變的追求。畢業時她分配在郵政局工作,工作中,她始終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工作業績出色,得到了領導、同事較高的肯定和認可,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個人。勤勞、賢惠體現軍嫂的傳統美德,自立、自強展現軍嫂的時代風貌。生活中她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模范地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工作中她腳踏實地,為人處事公道正派,一視同仁,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她總是熱心的伸出援助之手,在群眾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好評。以實際行動做一名愛國擁軍的好軍嫂。
李彥吃了多少苦,度過多少孤寂的日子,那都是無法計算,但是她以自我的實際行動,描繪出新時期"軍嫂"的良好形象,她照顧了家庭,教育了孩子,孝敬了老人,更支持了丈夫,撐起了半邊天。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3
----,1985年3月生,四川省蓬安縣相如社區居民,系黔西南州公安消防支隊望謨縣大隊望謨中隊----妻子。
婚后四年如一日,面臨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的窘境,----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一個人在四川老家承擔起了整個家庭重擔,扶老攜幼,無怨無悔。在人們眼里她內心散發著溫柔與善良,她勤儉持家,工作勤奮,是丈夫的堅強后盾。
執著的愛,擁有著幸福與浪漫
20xx年,----認識了探親回家的----。20xx年,兩人在親友們的祝賀聲中,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愛是美的,享受著愛是甜蜜的。對于愛的美,認識得越具體深刻,追尋愛的勇氣就會越堅定坦然。正如----所說:“愛是快樂的,愛就意味著付出,不圖回報。”在這淳樸的快樂當中,----和丈夫感受著愛的幸福、和諧和浪漫。結婚多年來,她忠實履行自己結婚時許下的諾言,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用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支持丈夫對消防事業執著的追求。
無悔的選擇,承載著生活的辛酸和榮耀
然而婚姻更多的是責任與奉獻,對做軍嫂的不易,----有著深刻的體會。結婚四年,由于兩地分居,相隔千里之外,丈夫一年中只有短暫的時間回家探望,每每想到丈夫要回老家,----心里既欣喜又痛楚,欣喜是終于等到丈夫的歸來,痛楚的是很快又要面對期盼和等待。在一年當中夫妻見面的時間不超過20天,----沒有責備和報怨,每當丈夫怪罪自己因工作不能照顧妻子和女兒時,----總是強顏歡笑,在電話里不住的安慰丈夫安心工作。
十月懷胎,本是女人最需要照顧的時候,懷孕的----行動不便,卻因愛人忙于08年北京奧運消防安保,不能回老家探望,只能靠家中的父母照顧自己。在懷孕和分娩時面對沒有丈夫的陪伴,她寬宏的`理解丈夫,從不報怨。汶川5.12地震發生時,----已是3個月的孕婦,地震發生一瞬間,她從5樓獨自一人跑下樓梯,險些被震落的廣告牌砸中。丈夫每每想到此事都不寒而栗,----卻云淡風輕,一笑而過的安慰丈夫,她說:“做軍人的妻子,就要能奉獻、要求丈夫的太多,就是拖部隊的后腿,給軍人妻子抹黑”。
現今,女兒已經3歲多了,平常只有母女二人的家中,----還要擔當起做“父親”的責任——家里水管壞了,她自己拿著工具修;女兒上幼兒園,她按時接送,女兒生病,不停哭鬧,她一個人深夜抱著女兒往醫院跑;雙方老人身體不舒服,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沒有丈夫在身邊的----,性格格外堅強而有力。
無盡地關愛,軍功章里也有妻子的一半
面對成績和表彰,丈夫總不忘感謝----:“軍功章不僅有我的努力拼搏和奮斗,更多的是老婆你的默默付出。”的確,為使丈夫安心部隊工作,不因家事而分心,她幾乎承擔了家庭所有的事務和重任。為此,她付出了很多,卻毫無怨言。
在她的支持激勵下,丈夫多次受到上級表彰,2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xx年在抗擊望謨“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戰斗中,榮立個人一等功。熱愛消防部隊,獻身消防事業不是一句空話。對于----來說,她做的都是平常事,但幾年如一日,忍受著孤獨與煎熬,在平常中無不彰顯著偉大。正是有了像----這樣千千萬萬個無私奉獻的軍嫂,才有了消防事業堅若磐石。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4
部隊的工作,再小也是國家大事。
“家里的困難再大也是個人的事,部隊工作再小也是國家的事”,結婚12年來,妻子郭麗多少次說過這樣的話,歐陽大軍已不記得。但,妻子多年來的默默付出,他始終銘記于心。
郭麗,淮南市泰康人壽保險公司保費部經理,總愛說自我最重要的身份是武警淮南市支隊政治處副主任歐陽大軍的妻子。
1998年,郭麗與歐陽大軍結婚,從此情系部隊,全力支持愛人工作。12年來,在妻子郭麗的全力支持下,歐陽大軍不管在什么工作崗位,都兢兢業業、踏踏實實。20__年、20__年洪水來襲,在抗洪搶險救災一線,歐陽大軍沖鋒在前、不畏艱險,多次救百姓于危難之中。在20__年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做好奧運安保,以及無數次完成執勤任務、處理突發事件、反恐、打擊違法犯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錚錚誓言。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帶兵干部、優秀政治教員,榮立三等功2次。
“軍功章中不僅僅有我的發奮拼搏,更多的是郭麗的默默付出”。每次應對成績和表彰,歐陽大軍總不忘感謝妻子。的確,為使丈夫安心部隊工作,不因家事而分心走神,她幾乎承擔了家庭所有的事務和重任。為此,她付出了很多,卻毫無怨言。
更值得一提的是,郭麗自我的理想和信念同樣堅如磐石,對自我的事業一向不懈追求。20__年,她榮獲泰康人壽安徽保險分公司“優秀服務明星”獎,所帶領的團隊榮獲20__年度泰康人壽安徽保險分公司續期業務“萬能任務”冠軍獎等多個獎項。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5
愛無私,撐起軍人家庭朗朗晴空。
李永珍,池州市貴池區古舜社區居民,96161部隊副政委宋長東的妻子。多年來,她全力支持丈夫安心軍營干事業,將一腔炙熱的真情傾注在明白和支持愛人所在部隊的建設上,用無私的真愛和實際行動,為這個軍人家庭支撐起一片朗朗晴空。
1985年,中專畢業的李永珍在當地一家效益不錯的絲織廠擔任會計工作。從嫁給宋長東那一天起,她就把一顆真心投入軍中。1992年夏,為照顧丈夫,她主動放下待遇優厚的工作,隨軍來到偏僻的大山深處。為戰士洗衣、縫被、問寒問暖,她從不間斷;逢年過節,更不忘送去親人般的溫暖和關愛。她因此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熱心嫂子”。
丈夫所在部隊旁邊有一家孤兒院,平時只要有空,李永珍總會買些衣服、生活用品和零食去看望孩子們,她陪孩子們聊天、談心,給他們講生活哲理和人生道理,幫忙他們從孤僻走向開朗,從消沉走向用心,從脆弱走向堅強。
1999年,李永珍得到去部隊駐地縣勞動局應聘的機會,并順利透過筆試和面試被正式錄用。沒想到,年邁的公公卻在此時罹患肝癌、膀胱癌住進醫院,婆婆一著急也臥病在床。當時,丈夫正參加一年一次的等級營達標驗收,組織官兵實裝演練根本走不開。萬般不舍之下,她辭掉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一照顧就是八年。公公去世后,婆婆一向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但在李永珍的悉心照料下,從來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
多年的不辭勞苦也為李永珍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凡是跟她接觸過的人都說:“永珍樸實、勤勞、善良,是一位賢妻良母;她重感情、顧大局,支持丈夫安心部隊工作;她是全心全意支持丈夫走向成功的幕后大功臣!”。
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宋長東也屢立新功,他曾先后三次榮立三等功,獲得基層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6
家屬對自己工作的支持,是軍人最大的欣慰。
薛春光,女,現年34歲,漢族,大學專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濟寧市任城區南張街道辦事處婦聯副主任。丈夫陳兆亮,1995年12月入伍,現任濟寧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上尉軍銜。參加工作以來,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愛崗敬業,多次被評為鎮、區、市先進工作者。薛春光同志與其丈夫20xx年步入婚姻的殿堂,成為軍嫂以來,她以軍嫂為榮,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無怨無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軍隊建設和部隊事業提供了堅強的家庭后盾。被熟悉她的領導、同事和親朋好友譽為兩副重擔一肩挑的“好軍嫂”。
一、為圓軍嫂夢,頂住家庭重重壓力堅守信念
薛春光同志從小就對軍人有著深厚的感情,對綠色的軍營充滿了向往,一直夢想著自己也能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軍人,但命運之神并沒有讓她的愿望變為現實。他與其丈夫是同學,后來丈夫入伍到了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成了一名從事滅火應急救援的消防戰士。服役期間,薛春光同志時常與其保持書信聯系,兩人互相勉勵,最初的接觸也許僅僅是同學之間的朦朧好感,但隨著時間的深入,逐漸被他的誠實善良、積極進取和軍人特有的氣質所深深吸引。
1996年7月畢業后,她被分配到了任城區南張鎮政府工作,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家中父母和同事便四處張羅為其介紹對象,但她一次次地拒絕了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好意,家人、同事和朋友都不理解,后來,她主動地向父母、同事和朋友們吐露了心聲,她說:“我理解你們的好意,但我心里已經有了一人,這個人在青島當兵”。家人、同事和朋友知道后,都感到很驚訝,特別是其父母更是感到震驚生氣,她父親指著她的頭說:“你吃錯藥了還是腦子進水了,我和你媽省吃儉用供你上學,就是希望你找個公家人,有個好歸宿,你卻不識好歹,給我們找了個農村的當兵的,你想氣死我們呀”。薛春光滿含深情地說:“爸媽,我知道你們的心意,其實你們不了解他,他勤奮好學、追求上進,他在部隊一定會有作為的,我相信他,我認定他了,不管以后結果是什么,我都不后悔”。
看到她這個態度,父親火冒三丈,抬手給了她一個耳光,說:“除非是他考上軍校,否則你休想與他結婚”,薛春光流著眼淚說:“他一定能考上,您等著吧”,她的父親說:“好,我給你們一年的時間,如果他考不上軍校,你就死了這份心吧”。連他的同事朋友們也紛紛勸她:春光,你傻呀,好不容易成了一名公職人員,你怎么能找一個農村戶口的傻大兵呀。再說了,你在這邊上班,他在青島當兵,即使嫁給他,你們不僅過兩地分居的生活還要跟著吃苦,你何苦呢?
她卻說:軍人誠實可靠,嫁給軍人,她絕不后悔,再苦再累她也心甘。經歷再三阻擾后,絲毫沒有改變薛春光嫁個軍人的信念,她以她的執著,支持著遠方當兵的男友。由于當年陳兆亮承擔了部隊執勤業務訓練改革任務,再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系統復習,當年考軍校落選了,意志一度消沉。當聽說后,她瞞著父母,坐了8個小時的火車趕到了部隊做陳兆亮的思想工作,她說:“沒關系,我們以后還有機會,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即使你考不上軍校,哪怕是復員回家養豬,我也跟著你養豬去”。正是由于薛春光同志的執著和支持,其對象在當戰士期間,先后榮立三等功2次,并評為全省消防部隊十佳特優班長,并于第二年考入了軍校。
二、熱愛軍隊,在默默奉獻中支持丈夫建功立業
薛春光的丈夫一直在基層工作,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終給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積極的鼓勵,從不拖丈夫的后腿。結婚8年多來,她們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特別是20xx年懷孕期間,丈夫由青島消防支隊調到濟寧消防支隊,被分配到金鄉消防中隊擔任代理副中隊長職務,由于基層中隊工作事物多,滅火救援任務重,中隊另一名干部去濟南參加晉職培訓,中隊所有的事務由丈夫獨自承擔,連續2個月無法回家看望。
直到晉職培訓結束,丈夫請假才回家一趟,當看到妊娠反應強烈,仍默默承擔照顧家庭的妻子時,丈夫留下了感動的淚水。懷孕6、7個月的時候,由于體形改變,家務事做起來比較費力,每當看到別人的妻子有丈夫在身邊噓寒問曖,端水送飯時,心里總是酸酸的,在這個比較脆弱的特殊時期,多么希望丈夫能夠多回來陪陪她,而此時的丈夫,正戰斗在熱火朝天的訓練場,為備戰全省消防部隊特勤大比武和全省消防部隊優秀“四會教練員”大比武正在進行著超負荷的封閉集訓!
每天只能自己拖著疲憊沉重的身體往返在單位和家庭之間。由于丈夫表現突出,被組織選拔推薦到武警部隊最高指揮學府—武警廊坊指揮學院參加全省優秀戰訓干部培訓,此時的丈夫露出擔憂的情緒,想向組織申請推掉培訓,看到丈夫的憂慮后,薛春光笑著對丈夫說:“沒事的,放心地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和咱爸咱媽,不會虧待你未出生的寶貝疙瘩!再說了,組織上讓你參加培訓,是部隊建設的需要,更是組織對你的培養和肯定,我可不想當你進步的絆腳石,再說了,以后你有出息了,我還想跟你沾點光呢!”。
看到賢惠明事幽默的妻子,丈夫懷著對家庭、對妻子的眷顧去武警學院參加了培訓。在丈夫培訓期間,薛春光自己拖著沉重的身體將分娩及嬰兒所需的全部物品購置完畢。就這樣,自己一個人承擔著照顧自己和公公婆婆的重任,直至進入待產室時,丈夫培訓結束趕到醫院照顧。女兒出生后,她又義無反顧地承擔了照顧孩子的責任。都說消防軍人是和平時期最可愛的人,因為火場如戰場,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他們的神圣職責!盡管自己很需要丈夫的關心照顧,她還是安慰他:“警鈴就是命令,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家中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能照顧好自己。”
有了她的支持,丈夫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所在單位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自己也多次立功受獎,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丈夫在他談到自己成功的事業時,總是深有感觸的說:“這么多年來,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績,與我妻子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軍功章里面有我妻子的一大半。在部隊我是一名合格的軍人,而在家庭我既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也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三、尊老愛幼,在實踐美德中展示高尚情操
薛春光同志在工作上是強者,在生活中始終保持一顆善良之心,尊老愛幼,熱心助人。說起薛春光,公公婆婆兩人一直是贊不絕口,每個月,薛春光都回丈夫的老家,為公公婆婆購買一大堆的營養品和生活必需品,而且每次都分別給二老留點錢,對待二老就跟她自己父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外出組織部隊執行任務時,或是參加抗震救災時,丈夫陳兆亮的心總是踏實的。“老婆在家,我就放心!”這句話早已成了他的口頭禪,也是支撐他努力工作的基石。20xx年下半年,全省消防部隊組織部隊進行特勤軍事訓練比武競賽,陳兆亮被抽調參加比武競賽。
而正是這時,公公患雙側十二指腸潰瘍大面積出血,導致出血不止,生命危在旦夕。而這時丈夫陳兆亮又在省城備戰比武競賽,為了讓他安心在外完成好任務,薛春光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丈夫,自己二話不說一頭扎進醫院照顧起了公公,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剛入院,公公便血不止,她二話不說,頂著惡臭,精心細致地為公公擦拭失禁的便血,醫院的醫生、護士都以她是老人的女兒,了解情況后都說,現在這樣像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照顧孝敬老人的打著燈籠也難找幾個,老人真是有福氣。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逐漸痊愈。20xx年6月,婆婆的哮喘病發作,住在了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當時正值麥季防火的重要時期,南張鎮機關干部全部包村蹲守,身在部隊的丈夫由于部隊在二級戰備,無法請假。
薛春光同志所包的艾平村又處在重要的位置,防火任務異常繁重,為了既照顧好患病的婆婆,又要圓滿完成防火任務,薛春光同志往返在醫院和包村之間,婆婆住院期間,整整瘦了10余斤,看到因忙碌瘦削的兒媳婦,婆婆感動地對薛春光說:“春光,能有你這樣的兒媳婦,是我們老兩口的福氣呀”。看到公公婆婆年事已高且住在十幾年前蓋的潮濕房子里,作為兒媳婦的她,毅然把家里的僅有的積蓄拿出來,為老人重新翻蓋了住房,當搬進新的房間后,公公婆婆留下了幸福的眼淚,其尊老愛老的舉動被當地傳為佳話。
四、自立自強,在實現自身價值上不斷追求
除了照顧好家庭,軍嫂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事業,自立自強是她永遠不變的追求。畢業時她被分配到鎮政府打字室,在打字室期間,從最底層做起,立足本職,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由于表現突出,調入到鄉鎮婦聯工作,盡管工作崗位變了,但她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期間,積極參加自學考試,并取得了大專學歷。工作業績出色,得到了領導、同事較高的肯定和認可,先后榮獲“南張鎮十佳婦女干部”、“任城區三八紅旗手”、“濟寧市婦女工作先進個人”“濟寧市農業普查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勤勞、賢惠體現軍嫂的傳統美德,自立、自強展現軍嫂的時代風貌。生活中她尊老愛幼、團結鄰里,工作中她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做一名愛國擁軍的好軍嫂。
好軍嫂事跡材料 篇7
在三尺講臺上譜寫一曲擁軍歌。
許曉妹,20xx年與空軍某部安慶場站軍官韓靖遠結為夫妻,現為滁州市紫薇小學教師。多年來,她堅守三尺講臺,用一顆火熱的心、一腔熾熱的情,譜寫出一曲動人的擁軍愛國之歌。
婚后,為了支持愛人扎根部隊,安心工作,她主動承擔起家庭重擔。許曉妹的父母已經70多歲,體弱多病卻依然要靠種地為生。嫁進韓家后,她多了78歲臥病在床的婆婆和常年患病的大伯哥需要照顧。大伯哥生病,無法照顧女兒,細心貼心的曉妹又把侄女接到身邊讀書、照料。從小學4年級來到她身邊,到如今,侄女已經考上大學。20xx年,她的大伯哥不幸去世,留下的一雙兒女也成了她的孩子。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三位體弱老人,整個大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許曉妹柔弱的肩上。
十月懷胎,本是女生最需要照顧的時候,患了孕高癥的她,身體浮腫,行動不便,卻因愛人忙于部隊保障,只能自我照顧自我。一天,生病的她舉著吊瓶搖搖晃晃去洗手間,一陣暈眩昏倒在地,醒來時,卻只有一地的碎玻璃……諸如此類的情景,如今許曉妹每每說起,總是云淡風輕,一笑而過。她說,做軍人的妻子,就要能奉獻、能吃苦,更要以身作則。
在工作上,她也時時以軍人家屬的身份嚴格要求自我,用心追求上進。20xx年,她透過自學,取得安徽師范大學理工科學士學位;教學中,她刻苦鉆研,作為安徽省示范學校的骨干教師,曾多年帶畢業班,教學成績名列前茅,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成為市級課題《主動實踐體驗數學發展潛質》的主要研究人員,并于20xx年成功結題。教學之余,她筆耕不綴,多篇論文獲市、區一、二三等獎;在滁州市20xx年小學數學第七屆優質課評比中榮獲教學設計組一等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市區優秀教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