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電信詐騙先進事跡(精選3篇)
打擊電信詐騙先進事跡 篇1
市防范打擊電信詐騙專項行動領導組辦公室、市政法委綜合治理辦公室、市公安局:
六安分公司在全市開展打擊信息詐騙專項活動中,認真落實省公司、通信管局和市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門打擊防范電信詐騙專項治理活動會議精神,積極配合市打擊防范電信詐騙活動綜合治理等部門聯合專項行動,公司黨委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從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基礎,本著行業部門技術業務特征為著力點,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主動作為,迅速有力,采取有效的打擊辦法與技術措施,全面落實了打擊治理活動,竭力推動了活動有效開展,效果顯著,成績裴然。
一、黨委重視、成立組織。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總經理貝學斌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綜合治理領導組;為有效開展打擊防范電信詐騙綜合治理有效性和組織保障,及時轉發并制定了具體的打擊信息詐騙行動方案與措施,嚴格按照市委和政發委和上級主管部門會議精神和行動方案要求,規定內容不走樣,在自主安排的內容中,我們措施緊密結合通信信息支撐和技術優勢,做出了既有行業特征進行治理,又通過對典型信息詐騙犯罪作案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具體防范措施;各技術業務部門主動出擊,緊密跟蹤,密切注意往來通信業務進出入端口,業務異常變動,遇有特殊情況,立即匯總匯報,做到有組織、有秩序、有預案,活動開展有力、有序、有效。
二、技術優勢,追根求源。公司打擊辦公室各成員單位,特別是業務部門,根據本部門技術特征,各司其職,突出特色,一旦發現犯罪嫌疑及時報告打擊辦公室,及時匯總、分析整理信息,找出詐騙犯罪信息依據,對有犯罪嫌疑,證據確鑿,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及早防范,保障信息安全。
三、積極配合、整體動作。各部門通力協作,互通有無、制定防范技術方案,整合資源,落實責任,網運部整合后端技術支撐部門的優勢力量,探求從技術手段,刨析可疑信息、大批量信息,從中研究其異常來源和批量分析,并通過網絡優勢,判斷信息策源地,判斷信息始作俑者的出入地網址等;號碼百事運營和客戶服務中心,利用信息平臺和人工信息呼叫等多種方式,尋找信息發布資源,分析是否存在詐騙嫌疑,總之,從組織、制度、責任把專項行動,變成為日常監管,始終把綜合治理作為電信企業的一項重要社會義務與責任。
四、整合信息、發揮專長。充分利用自由渠道、門戶網站、公益短信等傳播形式,多形式、多管道、多側面的進行防范電信詐騙活動宣傳,我制作了宣傳防范信息詐騙宣傳手冊2500冊,分發17個農村電信支局,在營業場所向用戶宣傳防范信息詐騙,提高防范技能和意識,在公司主要顯著位置張貼大幅標語,利用網絡向社會發布防詐騙典型案例,教育公眾,提醒公眾,時刻警惕不法分子的非正常信息,利用信息平臺向用戶發布防信息詐騙信息上萬條,做流動電子宣傳廣告牌多處,時間周期半個月之多,集中行業優勢,把握自身特色,主動出擊協助綜聯兄弟單位,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分析通報工作,協助兄弟單位做好信息詐騙宣傳教育工作,為打好防信息詐騙活動,公司做出應盡的社會義務與責任。
五、強化宣教、立足長遠。不僅在當前活動,積極行動,而且在實踐中,摸索打擊信息詐騙手段的長效機制,通過把活動,變成日常監管、通過短期宣傳教育,到成為日常常識教育,普及大眾對其危害性的認識,從根本上提高公眾的防詐騙意識與技能,才能保障打擊防范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及時、長久。
打擊電信詐騙先進事跡 篇2
(一)民眾如何防范電信詐騙
1.不貪婪:不要輕信中獎的電話和短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員發過來的所謂中獎短信時,不要急于兌獎,更不要急于按對方的指示支付給對方款項。
2.不輕信:不要相信任何“緊急通知”。不要撥打ATM自動取款機旁的任何“緊急通知”上的所謂“銀行值班電話”。當取款中發生事故或者ATM機故障時,應撥打銀行正規的客服熱線請求幫助。警惕短信詐騙行為,對短信中透露的相關信息如有疑問,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核實賬戶信息,不要獨自做出判斷急于轉賬,也不要輕易將卡號、存款密碼等告知他人。銀行、司法部門都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密碼,以及要求轉賬等。
3.多防范:對于來歷不明的電話要謹慎小心,防止壞人借機詐騙。如接到“猜猜我是誰”這種電話時,不要急于說出對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他說出自己的姓名還有和你的關系,如若對方仍然不說,可以不予理睬,如若對方可以準確說出朋友、親戚的名字和與自己的關系,也要通過共同相識的朋友加以核實。對于“嘟”一聲就掛掉的不明電話,一般情況下不要回撥。如有人以電信工作人員或冒充民警打電話調查欠費并索要個人信息的,千萬不要急于轉賬或透露個人信息,要通過正常渠道核實電話是否欠費,核實對方的身份,或者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咨詢。
(二)打擊電信詐騙的對策
1.加大電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關聯部門的安全防控力度。電話詐騙犯罪中,認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證據有短信、通話清單、銀行取款憑證、監控錄像等,以上證據時效性比較強、容易滅失。因此,電信部門要加強對違法短信、不明來源的電話及違法網站的監管,對群發量巨大的短信內容進行過濾檢查,通過屏蔽等技術切斷違法短信、網站傳播渠道,從源頭上遏制。金融部門要加強對交易異常的銀行帳戶監管,以及存取款環節、特別是自動取款機的錄像監控設備的維護。
2.加大科技強警與打擊力度,提高案件偵破率。當前,利用電話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來越先進,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強警力度,對該類詐騙特別要注重研究、采用、開發與計算機網絡相關的各類行業產品及電話定位、追蹤等技術,以便迅速鎖定作案人員,有效采集與保存相關證據。同時,要加大對該類案件的查處力度,克服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證據難獲取、破案有難度的畏懼心理,形成高壓打擊態勢,遏制該類犯罪的發生。
3.規范銀行的帳戶管理制度。從現有的電信詐騙案件來看,幾乎每一件電信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將詐騙得來的款項通過銀行轉帳的方式轉移贓款,因此,要加強對銀行帳戶的監控與管理。
4.完善立法、重點打擊。從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電信詐騙行為可能觸犯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詐騙罪的最高刑期為無期徒刑,而招搖撞騙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詐騙都以招搖撞騙罪定罪處罰,當其詐騙數額達到特別巨大時,就有可能出現量刑不均衡的現象。而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明顯大于普通詐騙,對于社會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處以較輕的刑罰,顯然罰不當其罪,既不利于打擊犯罪,也會造成量刑不公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完善當前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對于電信詐騙的懲罰力度。
打擊電信詐騙先進事跡 篇3
一、上半年業務發展綜述
截至6月底,全國代辦電信實現業務收入5.67億元,月均增幅超過57%,業務收入占郵政總收入的2.14%,占比較年初提高了。47個百分點;1到6月份,全國共完成代放號448.8萬戶,代售卡3862.13萬張,兩項業務月均增幅分別為55.22%和57.5%。今年上半年全國代辦電信業務發展迅猛,業務量、收都實現了較大的增長幅度。
與全國代辦電信業務發展形勢相比,我省代辦電信業務雖然起步較慢(元月份僅有111萬的收入,與去年水平相當),但發展狀況總體良好,業務量、收都保持了快速、平穩的增長。
國家局6月份業務統計數據顯示,陜西代辦電信業務收入實績排名全國第15位,收入增幅排名第9位,比年初(元月份)分別提高了4個位次和8個位次。在國家局代辦電信業務獎勵考核的同組8個省(區、市)當中,陜西代辦電信業務平穩發展的特點十分明顯,收入實績和綜合指標排名都能基本穩定在第4位;6月份上升至第三位,位列重慶、貴州之后。
截至6月底,全省代辦電信實現業務收入(財務數字)148萬元,同比去年增長32.33%,完成年度收入計劃46.93%,基本達到了“雙過半”要求。1至6月份,我省代辦電信業務收入月均增幅為66.21%,高于全國增幅水平16.62個百分點。
從收入構成情況看,移動和聯通是我省代辦電信的主要合作運營商;截至6月底,與移動、聯通、電信、網通等主要通信運營商的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43.51%、46%、1.16%和。33%,與年初相比聯通、移動的收入占比分別提高了1.5%和7%,電信的收入占比下降了9%。代售繳費卡依然是我省代辦電信收入的主要來源,收入占比達到65%,其次是代放號業務,占比23.64%,代收費及公話/話吧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4%和4.9%,這四類主要業務的收入占比情況與年初相比變化不大。縣局代辦電信業務收入繼續保持超過多半的份額,6月底為61.42%,與年初相比縣局收入占比下降了2.54個百分點。
在我省郵政各專業當中,代辦業務發展增幅從二季度開始遙遙領先,其收入對全省郵政收入增長的貢獻也在逐月增大。從年初(元月份)排位各專業第七,貢獻率僅有。76%,到6月底排位儲蓄專業之后位居第二,貢獻率提高到6.88%,貢獻率翻了三番。代辦電信業務收入占全省郵政總收入之比由年初的1.8%,提升到6月底的1.94%,增幅超過86%。
截至6月底我省代放號和代售卡業務實績完成5。59萬戶和245.83萬張(數據來源國家局代辦電信業務量統計),分別占到全國業務總量的1.23%和6.37%,兩項指標較年初分別提升了。48和2.59個百分點。其中代銷聯通繳費卡9.8萬張,占比12.1%,位居全國第二位;代銷移動繳費卡138.28萬張,占比5.9%,位居全國第五位;代銷電信繳費卡16.65萬張,占比4.1%,位居全國第六位。今年前6個月,代放號、代售卡業務量月均增幅分別達到63.71%和6.44%,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5.71和1.9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