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典型事跡材料:生命不息 工作不止
創建典型事跡材料:生命不息 工作不止
劉,男,1934年11月出生,黨齡59年,1994年底退休。從退休之日起就義務擔任中小學校外輔導員和基層黨組織支部教員工作,面向全縣進行黨的建設、時事政治、法律法規、道德修養、優良傳統、國防意識等方面教育。二十多年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一、從娃娃抓起,進行早期教育
他從幼兒、小學生開始,把縣委編纂的《可愛的》作為教材,對青少年進行系統的素質教育。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編纂了“愛祖國愛家鄉”等20多篇講稿,給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小餐桌的小朋友講故事。每年清明節他都參加城區幾所學校開展的西山烈士陵園掃墓活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二、結合中心工作,進行形勢教育
xx年,他根據“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寫出個人學習心得體會,參加縣老干部局宣講團,到機關、學校、社區巡回宣講;聯系實際宣講xx大、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當前,他針對黨員、群眾非常關心反腐敗問題,從多方面搜集材料,整理出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進展情況和今后舉措,到社區宣講。
為了提高居民素質,他結合縣里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整理、講解了“積極參加三城同創活動”、“做一個有道德素養的公民”、“事成于和諧,力生于團結”、“縣中心廣場小銅人丟失說明什么?”、“知榮辱、除陋習,爭做文明市民”、“做新24孝的踐行者”、“論人品德重要性”等20多篇講稿。他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宣傳重點,分層次、分專題給社區干部黨員講解。
三、為構建和諧社會,進行法制教育
在過去組織黨員和居民組長學習“十法一例”的基礎上,他結合社區、農村特點,重新學習《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國防教育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此外,還選學了上百條法律常識。如“300百元一條人命”、 “買便宜車,買來一副手銬”、“未分家業,照樣有贍養義務”等。這些小案例是生活現實,群眾聽的懂,看得見,深受教育。
四、挖掘身邊素材,進行有針對性教育
xx年1月27日,xx縣白廟子村發生一起初中學生殺害幼兒(8歲)特大惡性案件,震驚全縣。他帶著疑團,走訪白廟子村和縣公安局,知道原因。同時,結合縣委整理學校周邊環境的要求,寫出了“從一個15歲少年殺人想起的……”材料,從事情經過、犯罪原因,教育學生遠離網吧、遠離黃色書刊向中學生宣講輔導。同樣的案例,又以“8歲幼兒被害說明了什么?”為題,向小學生講述,提高他們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又以“從一個中學生犯罪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給基層黨員干部、居民組長輔導了“家長責任”一課。xx年,農廣校為xx市代培一批青年農民工,全部來自農村20歲左右的青年,多數是第一次離開家門,于是,他講了“如何面對困難,做一名有為青年”一課,從思想品德、工作態度,與企業(老板)的關系,為人處事,如何交朋友,怎樣維權等方面進行講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樹立形象。
劉作為一名退休干部,多年付出的辛勤勞動,得到黨和政府的贊譽。1999年至xx年連續被評為市、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xx年xx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xx年省委、省政府授予“xx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xx省國防動員委員會評為“優秀基層國防教育宣傳員”;xx年,他的事跡被市委、縣委組織部錄制“黨員風采”節目電教光盤;、xx年被市、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xx年獲承德市第二屆道德模范提名獎;xx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xx年,被xx省精神文明辦、省志愿服務指揮辦授予“xx省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xx年,被承德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評為先進專兼職干部。
如今,他仍在努力奮斗,一再表示:生命不息,工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