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黨委書記的事跡材料
“我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其次才是企業家,企業依靠黨組織建設增添了活力,*發展壯大了不能忘記回報黨、回報社會。”這是吉林*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同志經常說的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同志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以一個優秀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發展企業造福社會。
搞活企業經濟,以卓越的效益成果回報社會
現年51歲的*,*光明鐘表眼鏡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市二輕供銷總公司總經理、市五金廠廠長等職務。了解他的人都說:*是個精明的企業家,他走到哪里,哪里就賺錢,走到哪里,哪里就興旺。他在鐘表眼鏡實業當老總,那里的生意紅紅火火,財源滾滾;任二輕供銷公司老總時,當年扭虧為盈,企業連年贏利;任五金廠廠長,五金廠當年起死回生,再現生機與活力。1998年對于*來說,是挑戰事業,挑戰人生,再次創業的發祥年。這一年*月*日,踏進瀕臨倒閉的*藥業。*年末,他受*區委、區政府的委托,他不顧親朋的勸阻與極大的壓力,以一名共產黨員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再次創業的勇氣,接手了因多年經營虧損瀕臨倒閉的原通化市第二制藥廠,后更名為通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的第二制藥廠總負債率高達600%,欠銀行本息7000多萬元,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憑借著他卓越的管理韜略,企業一步步扭虧為盈,并使企業由弱到強,發展壯大,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于20*年躋身全國醫藥企業100強。20*年,*藥業進入福布斯發布的中國企業潛力100強行列,成為全國藥業知名企業,并先后榮獲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東北三省經濟效益最佳企業等百余項殊榮。xx年間累計上繳稅金3.6億多元,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做一名繳稅大戶,*還做到了致富思源,把關愛社會、造福大眾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時刻不忘回報社會,贏得了通化市政界、企業界和當地百姓的口碑。他積極為市政府分憂解難,當市政府在扶持通鋼冷軋帶鋼項重點項目建設中遇到資金不足的困難時,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慷慨解囊,為市政府提供了5300多萬元的低息貸款資金,保證了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開展;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幾年來收購和兼并了市國貿大廈、市印刷廠等5戶國有企業,妥善安置了5000多名下崗職工和待業人員就業,為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積極扶持當地重點企業發展,先后出資 2億多元為本市東寶藥業、克菲爾飲品公司、匯豐實業公司等10多戶重點企業發展及融入資本市場提供資金支持;愛心奉獻社會事業,累計捐資1.2億元,積極參與和支持希望工程、新居工程、抗震救災等慈善、公益事業,投資修橋筑路,成立了“*藥業救助貧困學生助學金”,現已出資200多萬元用于救助200多名特困生,累計出資1300萬元參與籌備歷年“慶祝元宵佳節焰火晚會”和通化市濱江音樂噴泉亮化工程建設,當地政府和百姓無不拍手稱贊;積極開展送藥活動,多年來,*堅持每年都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為貧困家庭、部隊和交警官兵送藥活動,全國100多萬名患者和百姓受益,送出藥品價值達3000多萬元,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抓活企業黨建,以有效的創新活動凝聚人心
*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他深知,企業之所以發展得又快又穩,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企業從開始經營起就建立了黨組織,要想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更上層次,就要讓黨組織之樹茂密常青。為在多家子公司和遍布全國各地的營銷大軍中有效地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集團黨委開展了一系列的黨建創新工作,提出“力爭把公司黨委建設成為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一面旗幟”的目標,增強了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力,凝聚了人心,推動了企業經濟持續發展。
首先是創新組織設置。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對黨組織內部設置進行了調整。在企業并購的*大酒店和*大廈組建了聯合黨支部,在長春市高新經濟開發區組建了吉林*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使企業的經濟擴張與組織建設雙管齊下、同步發展;在營銷公司成立黨總支,根據全國銷售網點區位設立了具有企業特色的“三北”黨支部、“中西南”黨支部和“華東”黨支部,建立起了適應企業內部流動的黨組織。集團黨委現在籍的124名黨員和22名流入黨員全部納入科學化的黨組織管理,使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都有黨組織核心,都有黨員的帶動作用,掃除了企業黨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