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先進事跡材料(精選3篇)
課程改革先進事跡材料 篇1
自從XX年我校實行課改以來,轉眼已過去了8年,伏案回眸這繁忙的8年,作為一名學校主管教研課改的副校長我深感辛勞、快樂和欣慰。這8年我們有苦、有樂、有困惑、有迷茫,從我們認真、務實的每一天里營造了勞動小學濃厚的教研氛圍,看到的是各位教師教學觀念的不斷轉變和取得的可喜成績。下面就這幾年來的教研課改工作做一簡單總結。
一、自我研修,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學校教研課改的引領者和實施者,我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擔,也深深體會到只有自己不斷學習,提高素質才能把學校的教科研推向深入,因此我根據(jù)個人的需要制定學習計劃,自訂一些教育前沿的專題和雜志,明確教研課改發(fā)展的方向,設計學校發(fā)展教科研的策略。工作中不斷學習、審視、反思自己,促進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的提高,并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參與學校組織的專題研討,不斷提升我的業(yè)務能力。
二、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是順利開展學校教研工作的有力保證。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開展,在我主管課改幾年來,不斷健全完善有關教研工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如 “校本教研制度”、“課題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培訓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使教研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從制度上得到了保證。
三、堅持校本培訓,促使教師理論水平提高
為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倡導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采用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的辦法,制定學校培訓工作計劃,倡導教師“讀專業(yè)書籍,爭做研究型教師”。堅持每周五理論學習,由教研組長帶領組員學習《我們就這樣實施新課程》、《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要素與案例分析》、《經典教學案例與創(chuàng)新課堂設計》等理論書籍,向教師介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師專業(yè)素質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四、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開展“公開課”、 “示范課”、 “同課異構”賽教活動
為了使青年教師盡快勝任課堂教學,幾年來一直把青年教師課堂基本功的培養(yǎng)作為教研課改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每年至少舉行一次40歲以下教師賽教活動,倡導平行班同上“同一課”、“典型課”過關等特色活動,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通過不斷的對他們聽課、評課、說課、再上課等活動的開展,目前這些教師都能勝任課堂教學。
五、努力開發(fā)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為推進校本教材的開發(fā),我成立學校了校本教材開發(fā)領導小組。制定了開發(fā)計劃,充分調動了學校師資隊伍的力量,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校本教材的開發(fā)。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和試驗確定以寫作指導和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為校本教材開發(fā)的主要內容,為了使教材能印發(fā)成功,我制訂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并親自編寫寫作指導和教材文本的打印工作,為校本教材《萌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六、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XX年5月學校在接到安康市基礎教育科研課題申報通知后,我便積極行動,經過深入調查研討并結合學校實際確定把《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的研究》作為學校教研課題,課題研究對于我校來說是一項新鮮事物,我們啥都不懂,為此我克服重重困難翻閱了大量資料,主筆撰寫了《課題立項報告》、《課堂實施方案》、《設計師生調查問卷》、《師生調查分析報告》及《音樂課中師生關系的研究論文》等工作。為20xx年10月課體順利結題打下堅實基礎。
七、取得的成績
幾年來由于自己對校本教研的高度重視和努力工作,學校和個人的教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xx年6月由我主持編寫的校本教材《萌芽》在市級教材評選中獲得二等獎,創(chuàng)下全市農村學校編寫教材的首例;20xx年9月勞動小學被漢濱區(qū)教研室命名為“校本教研示范校”;20xx年12月我校研究的市級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的研究》順利結題,創(chuàng)下了農村學校研究課題的首例,同時也是全市唯一一所結題學校。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XX年12月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稱號”;XX年9月被漢濱區(qū)委區(qū)政府命名為“區(qū)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20xx年6月由我點評的《解決問題》一課獲得市級點評一等獎;20xx年12月被關廟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評為“課改先進個人”;XX年至今連續(xù)六年被關廟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評為“優(yōu)秀黨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立足“校本教研促進課堂教學”這一理念,以創(chuàng)名校、促名師為核心,不斷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課程改革先進事跡材料 篇2
,男,19xx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根據(jù)鄉(xiāng)黨委統(tǒng)一安排部署,自擔任xx村駐村干部。在此期間,該同志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縣委組織部工作要求,嚴格執(zhí)行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轉變作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工作為契機,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x村的經濟發(fā)展和治安穩(wěn)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深入調研,吃透村情民意
x村位于x鄉(xiāng)東部,距離縣城xx公里,轄x個自然村,x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現(xiàn)有耕地2xx0多畝,其中黨員45人,五保戶12戶,另有xx0人因家庭困難享受農村低保。
自擔任駐村干部以來,該同志堅持騎自行車進村入戶,在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問村情,訪民意,傾聽群眾對發(fā)展經濟、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開展“轉變作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活動以來,累計走訪村民xx戶xx人次,撰寫民情日記xx篇,梳理群眾意見xx條,向鄉(xiāng)黨委、政府提交可行性建議xx條。
二、求實創(chuàng)新,扎實做好駐村工作
自駐村以來,該同志不計付出,不求回報,堅持少講空話套話,多做實事好事,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擁護。
(一)堅持“四必去”、做到“四結合”。在入戶走訪過程中,堅持困難戶(特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必去、黨員戶必去、科技致富戶必去、信訪戶必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到走訪與平安建設相結合,全面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與安全生產宣傳相結合,徹底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與排查矛盾糾紛相結合,確保社會大局穩(wěn)定;與發(fā)展農村生產相結合,切實幫助群眾走上致富路。活動中,該同志與xx名貧困黨員家庭結成了幫扶對子,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模范作用。
針對村里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人員生活困難、留守兒童監(jiān)護不力的情況,該同志主動擔任了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為他們購買了鋼筆、書包等學習用品,堅持每周輔導他們學習10個小時,并到學校走訪兩次、到家中走訪3次。
(二)堅持“五法”疏通信訪渠道。
1、關口前移法,由群眾被動上訪變?yōu)轳v村干部主動下訪,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tài),避免小糾紛變成大矛盾,最后演變?yōu)樯显L甚至越級上訪。
2、各方幫扶法,采取干部幫、黨員扶、群眾助的方式,幫助老信訪戶解決其實際困難。
3、生產發(fā)展法,關心上訪戶的生產生活,幫助協(xié)調生產發(fā)展資金,聯(lián)系致富項目,確保其快速致富,息訴罷訪。
4、集體會辦法,針對影響大、涉及群眾利益廣的重點信訪問題,實行一個領導、一套方案、一班人馬,集體會商,徹底解決,不留隱患。
5、政府救助法,對家境困難的上訪對象實行政府救助,由鄉(xiāng)政府牽頭,各部門配合,切實解決其困難狀況,以情感人。
(三)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是實現(xiàn)規(guī)模經營,提高農業(yè)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經。在向農民解釋土地流轉政策、宣傳土地流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以轉包、出租、借用、互換等形式參與土地流轉。
(四)在“三秋、三夏”中,該同志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在包抓路段,嚴防死守,使魯張村不冒一摟煙,不著一把頭火,保證了群眾的安全生產。并成立了以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的幫扶隊,針對困難戶、五保戶和外出務工農民家庭實際,制定幫扶措施,先后與35戶困難家庭簽訂了助收合同,助收小麥xx畝。
(五)針對村兩委班子現(xiàn)狀,通過召開班子會、黨員全體會議、群眾代表會議等形式,引導他們研究分析加強組織建設的方式和方法,幫助制訂組織建設計劃,明確了目標、任務和職責。同時協(xié)助兩委班子加大對黨員的教育,引導他們在為民、惠民、強民、富民等方面提升能力
課程改革先進事跡材料 篇3
蔡建東同志扎根農村工作21年,擔任學校總務主任的工作,多次被評為市先進個人、省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作為總務主任的他總是后勤先行,他的言行雖不驚天動地,但他的平凡更有意義。他愛校如家、服務最佳。幾乎所有的雙休日和寒暑節(jié)假日他都在學校度過,平日里我們見到的是他整日忙碌的身影,而他帶給大家是舒心滿意的服務。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哲理。
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自己的人生格言:踏踏實實地做事、誠誠懇懇地做人。他在后勤崗位上實現(xiàn)了他的人生理想:“為師生服務,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人生的追求。”理想,在后勤崗位上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