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標兵個人事跡材料(精選3篇)
網格標兵個人事跡材料 篇1
我叫宋,現年24歲,中共黨員,是迎賓路街道辦事處桂圓社區網格二的一名三級網格長。我的網格內主要有九郡弘、大河龍城等4個小區,銀萍酒家、黃河煙酒店等17家商戶,以及2個單位。在網格化管理工作中,我懷著滿腔熱情,立足本職學本領,恪盡職守深基層,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三級網格長。
1、認清職責
20xx年1月份我開始接任網格長,我的日常工作職責主要有:管理網格內大小事務,走訪網格內統戰對象,上報社情,建立臺賬。負責與二級網格的溝通聯系,研究解決三級網格內出現的問題,堅持日巡查。負責網格內各類信息資料、數據的收集、整理、錄入、上報等工作。了解掌握片區內“人、情、地、物、事、組織”的情況,建立詳細的工作臺賬,存檔備案。掌握網格內重點人群、困難戶的基本情況,協助做好教育、幫扶和管理工作,發現各類矛盾糾紛和潛在風險,做好調處和上報工作。對超出職權范圍的,及時向二級網格報告,并跟蹤了解問題處理情況。熟悉網格的黨建、社會事務,綜治、維穩,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信息,了解相關辦事流程及有關政策。
2、做好工作
我在這一年的工作期間主要經歷了,規范養犬檢查,健身器材及體育場地普查,經濟普查,戶籍登記,綠城通老年卡辦理,病殘兒童鑒定,社區樓院問題檢查,五小問題檢查,鄭州市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一系列的工作。這里面的每一項內容都需要我們親力親為。
特別是在創衛工作期間,我們每天的工作地點都在網格內,一遍又一遍的查看小區,以及五小門店的各項標準。由于衛生管理是動態化的,所以經常是我們前腳走,緊接著餐飲店的衛生就變差了。于是我就不厭其煩的去給他們講解,溝通,也經常自己動手幫忙做。有時候發現衛生死角,就跟小飯店的工作人員一起處理。在我的帶動下,網格內的五小門店負責人,也都盡職盡責的配合。經常是凌晨兩三點,餐廳負責人還會將餐廳打掃后的照片發給我,詢問是否合格,不管是衛生間還是餐廳后廚的下水道,都被刷洗的干干凈凈的。那段時間,我們也常常加班至深夜11點之后,等網格內所有的五小門店都打掃完衛生,檢查合格下班后,我們才下班。早上5點半就已經來到網格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圓滿完成這項工作。
網格標兵個人事跡材料 篇2
小波自20__年3月從外地引進蜜蜂21群開始,到20__年底飼養蜜蜂達到32群,創收達3萬元,養蜂初具規模。在20__年建成了350平方米蜂場,購置了先進設備,帶動周邊蜂農養蜂154群,建立了58人的依安縣養蜂人技術交流群,交流供求銷售信息。注冊了“來蜂園” 蜂蜜商標,并入駐依安縣的電商平臺。同年5月她牽頭組建了“依安縣波姐鵝業服務隊”,無論風霜雨雪,服務隊都是只要養殖戶需要,保證隨叫隨到。年鵝防疫量94萬只,周邊各縣46萬只。20__年,波姐鵝業服務隊外出學習了種鵝鑒別技術,實現了技術更新,年鑒別種鵝2.3萬只。同時在20__年4月牽頭成立了依安縣雜糧雜豆協會并任秘書長,與富民商貿對接,促進村民雜糧雜豆訂單種植1300畝。
前些年,看到鄉親們有的還在貧困中掙扎,小波心里不是個滋味。得知全縣打響脫貧攻堅戰后,她覺得激情四溢、熱血沸騰,一門心思想著如何努力去為周邊的蜂農和村里的.貧困戶做些事。于是,帶著對助力扶貧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她在雜糧生產上協助貧困戶購買農資,銷售上幫助貧困戶尋找銷售渠道,賣個好價錢。村里的貧困戶買蜂蜜她從不收錢,無償為蜂農提供技術指導,深受當地群眾認可和好評。她丈夫雖然身體不適,還勉強干點零活,給貧困戶家干瓦匠活,從來沒收過錢。雇傭貧困戶在服務隊抓鵝實現務工增收……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老百姓都說小波不僅開創甜蜜的事業,更有一顆甜美善良的心。她也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創業致富、惠及鄉親。
網格標兵個人事跡材料 篇3
俗話說:天道籌勤,機遇從來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我深信這句話。我也常用這句話時刻提醒著自己,讓自己時刻為到來的機遇作好最充分的準備。在我看來,自己付出的每一份汗水都是勤奮的結晶。因為只有這樣,自己才會在生活工作中踏踏實實,才能無愧于教師這個稱號。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不教則已,教,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教學水平與最佳的教學方法。把培育祖國最需要的人才作為最光榮、最圣潔的事業。不知疲倦的跋涉讓我的青春變得厚重而美麗。我也深信,勤能補拙。
一、愛崗敬業,用心鉆研
在工作中,我勤懇敬業,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教學上本著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宗旨,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教他們學習知識,而且讓他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對自己所任教的學科有了很強的駕馭能力。因此受到領導的認可,并給予我優秀班主任、語文教研組組長等職位。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二、運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靈
作為任課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與父母同樣的愛。這是我一貫的作風,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愛是信任的基礎和前提,師生間只有有了愛,學生才會喜歡你的人,才會喜歡上你的課。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兩年多來,每天陪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解決問題。在我的工作中關心學生就像關心自己的生命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又關心他們的健康,既關心他們的學習方法,更關心他們怎樣做人。為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寧肯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但在賞識學生的同時,我也會嚴格要求他們,絕不允許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良習氣。我一直都相信:嚴慈相濟,才是教育的真諦,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才能結出最豐碩的果實。
成績和榮譽只能代表過去,更重要性的是怎樣把握好明天。我,普通教師中的一員,談不上有驚天動地的功績,只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教育園地中耕耘,沒有過高的享受,只有上課的鈴聲把我帶進教室,落日的余輝送我離開校園,我一直以我是人民教師而感到榮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