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稱師德標兵個人先進的事跡材料(精選3篇)
第三人稱師德標兵個人先進的事跡材料 篇1
xx老師,人如其名。他就像一朵怒放的“希望之花”。給鄉村的校園增添幾分生機。她用慈母情懷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讓“希望之花”絢爛綻放在平凡的校園。她一路走來,在身后留下了絲絲幽芳。
一、錘煉思想,提升修養
在23年的工作中,xx老師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忠實于黨的教育事業。平日,她努力學習黨的各項時事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并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知道自己的工作實踐。在三丈講臺上,她將馬克思“五觀”教育,“無神論”教育深入剖析,使孩子們樹立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義務。
二、勤于學習、潛心教育
xx老師,勤于鉆研業務,善于抓住機會潛心學習。她深知:要教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沿,才能更好的為孩子們服務。于是,校園中小石凳上常能見到她手捧《學好雙語500句》嘴里還念念有詞,計算機室常常能見到她為查閱資料而忙碌的身影,教研活動中她會滔滔不絕道出自己的見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是她勤于學習,樂于鉆研的精神,豐收碩果被評為“自治區骨干教師”光榮稱號。xx老師的課堂更是真實的、美麗的、有人情味的。孩子們特別喜愛她設計的“課前三分鐘”,在那里有浪浪上口的童謠、生動有趣的漢語故事,悅耳動聽的漢語歌曲它們像一塊磁石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喜歡趣味的課堂,在那里他們能找到學習的真正樂趣。
三、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xx老師率先垂范,身教勝于言教,她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已。”所以,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她總是以自己人格力量感染每一位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她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嚴律己,率先垂范。教室中要垃圾,一定是她第一個拾起來,每天第二節課總是她第一個去關燈,早讀中總是她第一個捧起書大聲朗讀漸漸的,同學們開始了變化,有人撿地上的紙片了,有人去關燈了,有人帶著大家一起早讀了一切都在消移默化中產生了微細的變化,真可謂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克服困難,忠于職守
xx老師工作以來,從未請過一天假,在她的眼中只有一群求知飲酒的孩子。她家中有身患癥的'年邁老母親,三個上學的孩子,丈夫長期在外出差下鄉,照顧家人生活的重擔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但xx老師一直承擔六年級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她總是早出晚歸,每當漆黑的夜晚回到家中,望著病床上的母親,餓得啃干馕的孩子,她不禁清然淚下。她沒有抱怨,沒有不快,只有心疼。因為她知道,畢業班的30多個孩子更需要她,離開她課會被落下,孩子們的成績會被耽誤,他們可能會與“內初班”無緣。于是,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克服一切困難忠于教學工作,幫助孩子們如愿考入內初班。
五、愛生如子,甘為人梯
一位教師,有了愛心就能成就教育。她憑著一顆愛心做好了教育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教書育人是她的職責,愛崗敬業是她的本分,她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xx老師班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的家庭十分困難。記得,那是一個寒冷冬天的中午,天空里飄著鵝毛大雪,刺骨的寒風無情的割人臉,她正準備到辦公室火爐旁取暖,突然眼前閃過了一個瘦小的身影。她定了定神,仔細一看原來是維尼熱蹲在那個角落。她三步并兩步上前詢問:“維尼熱,怎么不回家吃午飯呢?”維尼熱忙答道:“老師,中午家里沒有飯,我帶了一小塊馕”說著維尼熱的眼眶濕潤了,xx老師一把將那個瘦小的身子摟在懷里,哽咽的說:“老師帶飯了,我們一塊到辦公室吃。”自那天后,她多次到維尼熱家家訪,得知維尼熱家庭十分困難,孩子常常饑一頓飽一頓,有時甚至一天也吃不上一頓熱飯。此后,她便每天帶飯給瘦小的女孩,像慈母一般呵護她、幫助他。漸漸的孩子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最后考上了夢想中的內初班,這是她對xx老師最好的回報。她就是用自己濃濃的美、真摯的情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20多年來,xx老師正如此一朵“希望之花”在平凡的校園中綻放著她一路艱辛、一路歡歌。她將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帕鄉中心小學,這方沃土上,勤奮耕耘,默默奉獻,精詩種子能開出朵朵美麗的“希望之花”!
第三人稱師德標兵個人先進的事跡材料 篇2
,女,1985年11月出生,中學二級教師。從20__年至今,一直擔任X市第十四中學的數學老師。從教13年來,X老師堅持教學一線工作,兢兢業業,師德高尚,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孜孜不倦收獲多
20__年7月,X老師從黃淮學院(原駐馬店師專)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20__年9月至今,一直擔任十四中的數學老師。年輕內向的她工作用心負責,為人謙虛進取,贏得了學生的愛戴,領導同事的贊揚。她喜歡自己默默鉆研,拓展教學研究、課改。她常常深感數學課堂枯燥、單調、乏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模式日益僵化。數學究竟該怎樣教?究竟應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學,讓學生喜歡上數學這門課?成了她工作中著力突破的方向。
做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永葆課堂活力。某次與上級領導的一席話,讓她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為了真正的學以致用,提高實踐能力,她扎根課堂實際,邊學習邊研究。20__起,她開始系統總結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并頗有收獲。20__年6月,由她擔任課題組主持人的研究成果《初中數學學科德育功能的研究》獲得焦作市三等獎;20__年11月,研究成果《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鼓勵下的追問”的策略研究》,獲得X市一等獎;20__年,所作“坐標表示平移”一課,獲X市初中數學優質課二等獎。作為地理老師,她是業余的,可她從沒放棄過提升自己,總是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鉆研學習,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曾先后獲X市初中地理優質課二等獎、焦作市初中地理優質課二等獎和河南省教育系統優質課叁等獎。
愛崗敬業成績優
任老師是一位普通的農村中學老師,把工作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她以愛每一位學生為己任,公正公平負責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猶記得20__年,她擔任一屆初三畢業班的數學課。一天早上,她起來后感覺特別不舒服,自己用體溫表量了下38。5度。由于事發突然,沒有和別的老師提前調課,她毅然拿著課本走進了教室,想著不能耽誤初三孩子們任何一節課,下課了再去看病。可上課中,她突然暈倒在教室里。醒來后,校長,同事,學生們都圍著她,關切的問她怎么樣了,家人來學校后,她也只是要求簡單的到鎮里的小診所看了下。就這樣,在吃了藥,休息了一下午后,第二天她就又投入到了繁忙的教學中,心中始終想著不能耽擱初三學生寶貴的時間。
20__年,二胎產假過后,學校領導和她的同事到家里看望了任老師和孩子,她說深表感謝。9月份,任老師又接收了一屆初三畢業班。這次不同以往,她身兼初三數學和初三歷史兩門課。二寶才幾個月大,她經常感覺頭暈,身體吃不消。她每天除了上課,課余時間都用在了備課上。尤其是歷史,備一次課常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有時白天事情多,備課時間不足,她就晚上熬夜備課。為了第二天能準備充分,上好歷史課,她每天回家都像學生一樣,提個包“上學放學”,包里裝著她沒有完成的歷史和數學工作。白天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晚上回到家,婆婆也很累了,她有時就會很不好意思的對婆婆說,媽,今晚讓孩子跟你先睡吧,我還得熬夜備課。期間,她肚子疼了兩個月,一直都沒有時間去檢查,有時正上著課,肚子突然就特別疼,她就坐下來讓學生做題,來她跟前批閱。在家人的催促下,她趁著休息日做了檢查,原來是子宮里長了囊腫,尺寸還不小。但任老師總想著,馬上就是初三全市一檢了,如果我這時候動手術,至少得請假兩周。最后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她改為不用請假的中醫保守治療。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__年寒假后的二檢中,她的班數學優秀6人,及格19人,終于打了一個翻身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老師告訴自己,不怕困難,勇于直上。
勤于反思快提升
20__年9月至今,由于歷史學科備課量大,她對數學課堂有點懈怠了,畢竟她身兼初三數學、歷史兩門課,孩子幼小,精力有限。在一次上級教學檢查中,她被指出了一些缺點不足。教研室領導還說了一句:年輕人還是要多學習。她當時有點難過,也有點不服氣,因為之前幾乎沒有受到過這樣嚴厲的,意味深長的評價。過后靜下心來,X老師仔細回憶起來,才意識到領導的評語真是一針見血,直指要害。這節課她確實很失敗。晚上回到家,她熬夜寫下了一節教學反思。她醒悟到,時間不夠,精力有限,這都不是她工作不出色的借口,上課效率不高的理由。她認識到,教學不是靠單純的埋頭苦干就能提高成績的,還是要以課堂為中心,提高課堂效率,苦干加巧干才行。
有風有雨有陽光,有汗有淚有歡笑。由于X老師措施有力,方法得當,她所帶的班級數學成績幾乎都是年級第一,贏得了學校和家長的一致好評。20__年,她被評為X市優秀教師,受到了X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教育是她終身奉獻的事業,她將以更加踏實的工作作風,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獻寸心于三尺講臺,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
第三人稱師德標兵個人先進的事跡材料 篇3
我叫楊春英,女,生于1979年,是雙龍營鎮大寨小學的一名普通人民教師,1999年4月開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小學一級教師。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在20余年的從教生涯中,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不平凡的事業,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并不因為自己是老教師而因此挑揀工作,拈輕怕重,而是服從分配,和年輕教師一起探討工作,教書育人。認真學習新教學大綱,以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工作。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我不斷給自己施壓,工作之余,勇于探究,努力鉆研教材,分析每堂課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管理水平。在教學中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學。多年來的教學積累,讓自己的教學自成一家,自有風格,所以在教學業績上也很顯著。
作為教師,我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著力注重師德教育。教育教學中,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體諒學生的疾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學和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愛學生,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曾用愛心,去揚起學生心海的風帆。幾十年來,在不變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演繹著不變的愛心。我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有時我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厲,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我的課上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愛心是真誠、寬容和坦誠的。
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也十分注重“師范”作用,衣著整潔大方,言行規范得體,對待任何學生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差生,更是關愛有加。在學生心目中,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敬業,嚴厲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靈活性。
就是這樣傾注自己全部愛心,為學生的成長鋪就一條陽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精力,為黨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是吐盡蠶絲的春蠶,是淚干化灰的蠟炬。冰心老人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真愛如雨,潤物無聲,育人無痕,作為人師,我愛生如子,用無私細致的愛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二十余年來,把自己融入教育事業中,融入她所喜愛的孩子們中間。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那句老話:“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通過二十余年來的教學生涯,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圣的職業。我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個崗位,并愿為此奮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