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糧食典型事跡材料(精選3篇)
鄉村振興糧食典型事跡材料 篇1
我叫,是西固鎮故現村一組人,現在居住在雷公路南苑小區三單元四樓。家中五口人,我、兒子楊雷,兒媳婦王佳,孫女楊曉倩,還有一個孫子叫楊辰逸,均是勝利小學的學生。勝利小學的孫瓊老師是六年級五班楊曉倩的幫扶老師。
孫瓊,198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是白水縣城關鎮勝利小學基層扶貧的一名一線教師,她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的工作態度,突出的工作業績,多次被學校和上級單位表彰,贏得了全校教職工的一致好評。在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用心教書,做一個負責任的教師;用愛育人,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用心做事,當好學校少先隊的勤務兵。
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她以扎實的工作態度,勇挑重擔,深入貧困學生家庭宣傳黨的政策、了解學生所需,積極為幫扶學生提供幫助。
楊曉倩同學在20__年秋季轉入白水縣城關鎮勝利小學,剛到學校時,特別害羞,不敢大聲回答問題,更不敢下課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作為幫扶教師,孫瓊老師便每天下課都主動去班級里找楊曉倩,帶著她和其他同學一起游戲玩耍。為了讓楊曉倩盡快適應新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孫瓊老師帶著她一起復習課程、分析試卷,陪著她一起整理歸納知識點。時不時在辦公室聊聊天、談談心,了解她最近的情緒變化。當孩子受到班主任表揚時,孫瓊老師都會準備小禮物送給孩子作為獎勵,讓孩子更加自信、上進。還介紹班里性格開朗的同學給她認識,在孫瓊老師的努力下,楊曉倩慢慢適應了班級生活,喜歡和班里同學一起游戲,在班里有了交心的好朋友,上課時能夠大膽地舉手回答問題,主動上臺進行課堂展示,學習成績飛速提升。20__年秋季期末考試時楊曉倩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其余課程都在90分以上。20__年成績一直穩居班級前三名,全校前十名。20__年成績全級前十,還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十佳少年、優秀少先隊員。
在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孫瓊老師了解到孩子的父母不能回鄉,便帶著新衣服和零食去家里看望楊曉倩和她的奶奶,她告訴楊曉倩要聽奶奶的話,要幫著奶奶多分擔家務,做一個讓大人放心、父母開心、老師喜歡的少先隊員。當學校發放課本,孫瓊老師將楊曉倩的課本打包好送到小區門口,并準備了一些熱敷眼罩,讓孩子在網課學習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孫瓊老師時常與楊曉倩的奶奶在微信上聯系,從各方各面關心了解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關懷。
得知孩子的奶奶由于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在家照顧她和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半年多才能回來一次。孫瓊老師經常上門看望,并帶去各種禮物、讓姐弟倆開心。
女孩子的心思都很細膩,楊曉倩同學也是一樣。有次,在過生日的前幾天,她悄悄地說:“孫老師,我下周就要過生日了,可是我媽媽還在外地打工,她從來沒有給我梳過漂亮的頭發,每天都是我自己梳洗的。”看著孩子委屈、難過的眼神,她心疼極了。在孩子生日當天,為小姑娘梳了美美的頭發,還送了她一個粉色大蝴蝶結發繩做禮物,孩子開心極了。回家后奶奶還專門給她打電話,說孩子高興地跟院子里的阿姨說,是老師媽媽給她梳的辮子,還有漂亮的頭花,孫老師對她就和自己的親女兒一樣。
她說,我是社會的一個分子,也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個共產黨員,我們不但要立足本職工作,還要多措并舉,發揮和調動一切力量,為教育扶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是用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幫扶是用一顆心靈感動另一顆心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亮愛的燈盞,喚醒貧困學生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讓人性發出最燦爛的光輝。對貧困學生多一份愛心,就會讓我們的社會少一份遺憾。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政府的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學校的`幫助讓我們淚流滿面,還有孫瓊老師的細心,耐心,貼心更使我們產生了由衷的感謝。我們全家將努力將楊曉倩和楊辰逸兩個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鄉村振興糧食典型事跡材料 篇2
她從事縫紉操作工作近1年,自到公司工作以來,始終以精湛的技術挑起了全廠機縫車間的生產標兵大梁,她兢兢業業、盡心盡力,把勤奮工作當作自己最大的樂趣。她從一股新生的力量成長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泗陽縣“勞動模范”獲得者、帽業集團“生產標兵”、帽業(泗陽)有限公司先進工作者,成功與榮譽的背后凝聚著她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身為一名普通員工,她始終用特有的嚴謹和堅韌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員工,帶領她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在鉆研技術、做標兵型員工上,機縫車間9組是帽業集團的“先鋒”,勞模事跡為了更好更快的操作不同縫紉機器,適應訂單生產的需要,她刻苦攻讀機器的產品使用說明書,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虛心學習,邊學邊干,無論是不同縫紉機器手勢操作,還是機修人員維修機器,她每次都在現場認真地觀看學習,為盡最大努力解決自我機器故障打下堅實基礎;
在工作上,現在是在家鄉的招商引資企業工作,外商老板認為蘇北這些地方,員工自由散懶,不好管理,恰恰相反,嚴格遵守廠紀廠規,執行公司生產指令,視公司產品質量為生命,縫制速度服務于質量,團結同事,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我們全公司員工樹立了典范,讓外商老板豎起了大拇指。全國勞模事跡特別是對剛來的新員工,她會手把手地教,讓她們快速渡過適應期,上手操作公司帽子大流水生產需要。并自身倍加努力克服怕苦畏難情緒,不斷地開拓創新、攻堅技術難點,為公司大貨生產提供了技術保證。
在參與管理,用技術帶動安全生產上,為了樹立員工愛崗敬業、積極進取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她和車間領導利用班前5分鐘且不定期地組織員工學習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及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讓職工們都能充分認識到“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勞模先進事跡堅持每年組織員工業務培訓,指導職工們的業務學習,她參與編寫了《機縫車間高臺機操作規程》、《學習型班組評比細則》等多項管理辦法。其中,學習型班組創建活動在車間內部掀起了“班班爭當學習型班組、人人爭做學習型員工”的學習工作高潮,充分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那就是為集體、為她人甘作孺子牛,大公無私,做一個大寫的人。她積極向公司靠近,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讓自己和先進的思想緊密結合在一起,做職工們的榜樣,-__年在集團公司召開的年終總結大會上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她從不滿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績,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她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以真誠和火一樣的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干著自己不平凡的事情……
鄉村振興糧食典型事跡材料 篇3
在xx村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夫妻恩愛,互相提攜,尊老愛幼,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受到了父老鄉親的一致好評。他們就是xx村小盧、小周夫婦一家。
小盧今年45歲,小學文化,為人和善、純樸善良,家中人口4人,兩個女兒,一個還在上學。丈夫是中共黨員,夫妻和睦,生活快樂美滿,把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是移民群眾廣大家庭學習的楷模。
一、家庭團結、鄰里團結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該家庭的良好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妯娌之間、姑嫂之間關聯十分親近,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家庭。在對待鄰里關聯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忙他們排憂解難,鄰里關聯親如弟兄,情同手足。
平時村里的各項活動,她都熱心參與,在文體娛樂活動中,更是經常見到他們一家的身影,雖然家庭重擔一再壓的她喘但是氣來,但是她依然以開朗、積極向上的心態應對著生活中的一切。
二、崇尚科學、勤勞致富
她自主創業,勤勞致富。在xx村擔任食堂工作人員之余,還在家經營豆芽生意貼補家用。由于豆芽生產需要每一天換水3、4次,經常半夜還要起來換一次水;早上天不亮還要到菜場銷售,中午再到村里食堂做飯。雖然辛苦,但是眼看著兩個孩子長大成人,家里條件越來越好,她毅然覺得很快樂。
三、率先垂范,做子女的楷模
為了使子女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發奮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為兩個女兒做出榜樣。
1、生活儉樸。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她的孩子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2、嚴于律己。為了以言行影響兒女,為兒女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發奮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
3、敬老尊長。自結婚起,他們對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僅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征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情緒開朗。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她們的兩個女兒文明懂事、健康活潑,小小的年紀就十分為大人著想。
小盧一家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很普通的一個家庭,但又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家庭。正因她們這個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是那么的文明守法,那么團結和睦、那么融洽,她們是熱愛生活的家庭,這個家庭愿意并肩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