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標兵事跡
,女,現年46歲,現任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xx縣人大代表。
xx公司是專業從事花崗巖開采、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石材企業,擁有聯華村自主開采礦山一座,約1000畝;加工場地位于吳山閩商石材工業園,占地面積50畝,該工程分兩期建設,今年6月份第二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組裝石材專用大切機器10臺,兩棟標準石材加工車間,裝配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拋光、切邊等精加工設備;公司以安全生產,做精作強為核心理念,實行自產自銷,產品分別銷往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隨著公司產品質量的提高,銷售量的日益增加,生產規模的擴大,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照章納稅的基礎上,也為當地服務業、運輸業、加工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提供就業崗位250個,銷售車輛35臺,并逐步增加本地農民工就業。同時,公司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制定了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有限資源的經營思路,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環保設施建設,已建沉淀池4個,恢復礦區植被560畝,實現政府、農民、社會、企業四贏的效果。
迎難而上創業路上多艱險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福建沿海地區就已進行礦山開采及石材加工,當時大多以人工家庭作坊為主,進入九十年代后石材產業整體發展初具規模。我從小成長于石材之鄉,在從事石材行業親朋好友的熏陶下,開始對石材行業有初步的認識,經過介紹,于1997年帶上有限的資金前往河南省鄭州石材市場經營石材銷售,注冊成立了石材經營部,以加工銷售為主,主要服務于終端客戶。經過幾年的摸索,終于淘得創業的第一桶金,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對石材產業的全景和效益有了更深的認識。于是在XX年組建成立河南泌陽縣石材廠,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石材企業。從石材的下游企業一下進入上游開采加工企業,對我來說無疑又是一大挑戰,一切得從頭再來,但堅強好勝、頑強好學的我決定不讓須眉,經過兩年的奮力拼搏,企業步入正軌,并具備一定規模,辛辛苦苦的付出也開始得到良好的回報。也開始關注全國各地的石材行業信息,在XX年,當得知隨州吳山石材招商引資消息時,我當即帶著技術人員南下實地考察,那時還是炎熱的初夏,我們連續幾天在吳山鎮聯華村自帶干糧,冒著酷暑,翻山越嶺,詳細勘察,發現隨州市吳山地區的石材礦體結構優良,石材顏色大方可觀,石質達標,具有獨特的開采價值和良好的開采前景。加之政府政策優惠,各職能部門皆能積極配合。隨州地處中原地帶,陸路交通方便,鐵路運輸發達,市場輻射東南沿海諸省,西南、西北、中原各大城市均在較好的運程范圍內,正適應石材重物運輸,運價成本相對較低。鑒于以上良好環境和優越條件,她就決心來隨投資興業。
峰回路轉 蒼天不負苦心人
中國有古語“萬事開頭難”,初來乍到,人地兩疏,從人文環境、衣食住行等等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好在我在外多年打拼養成的能順應環境習慣,公司很快就進入實際籌備運作中。在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高效支持下,公司于XX年就取得采礦許可證,土地、安監、環保、林業等相關證件也都辦理順利。從修路、通電到開炸平臺整整用去大半年時間,臨近年底礦山終于可開工生產了。但花崗巖開采本是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因其無法深入礦體內部勘測,只能靠表面推斷,往往會出現深厚風化石層、雜質多、外觀差等因素,直接影響成材率。當時我們公司就遇到這個難題,以至于在一年多的開采時間里竟無好材可取,建設完好的加工廠只能在半停產的狀態中苦熬時日,期間僅僅生產些劣質石板材,公司的發展停滯不前,還不斷增加投資成本,不得不在負債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