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總支先進事跡材料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指導下,xx村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村干部協力同心,扎實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主線,以創建新農村為各項工作目標,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出現了“物華民康百業旺,和諧幸福千家樂”的良好局面。
一、解放思想,健全制度。
xx村黨總支下設黨支部兩個,共有黨員68人,黨小組6個。村總支書記思想解放,精力充沛,他不畏艱難、刻苦學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村兩委一班人,平均年齡41歲,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3人。他們團結務實、廉潔公正、埋頭苦干、扎實工作、朝氣蓬勃、事業心強,都是群眾信得過并積極擁護的好班子。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該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和廣大干群,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認真學習黨的“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結合村情制訂了“黨員議事會制度”、“村務、政務公開”制度、黨員三會一課制度、學習制度、黨員聯系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二、實事求是,規劃清楚。
村兩委一班人,首先帶頭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刻苦學習和鉆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深入宣傳奔小康的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意義,號召全村干群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氛圍迅速形成。結合村情,依據實際,制定了“以農業為基礎,以種養殖業為龍頭”的思路,認真做好xx村“”規劃,做到目標清楚,規劃明確。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集體經濟簿弱,農業基礎設施較落后,嚴重制約著村級經濟發展。為改變這一落后狀況,支、村兩委積極爭取各級對農村的財政發展基金、扶貧項目,設法籌措資金,同時結合村級“一事一議”資金,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得到加強。
水利方面,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利用村民組自籌、村補貼的方法,提高農民興修積極性,深挖排水溝渠。XX年投資4萬元完成老圩溝渠清淤;XX年投資5萬元完成了新圩溝渠清淤工程,由于水利工程的完善,抵御了連續幾年罕見的干旱災害,確保農業豐收。
電力方面,全面完成了全村變電臺區的農電網改造工程。XX年完成了老化線路和所有用電戶保安器的安裝工程。農戶通電率100%,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
四、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努力做好“雙培雙帶”工程。
xx村現有的農田,仍然采用老式耕作方式,農業收入不高。村黨總支針對這一情況,帶領兩委一班人,動腦筋,做文章,將大白宕700余畝變種為養,進行稻田養殖,并請水產人員下鄉,在該地進行科技輔導,推動全村的產業結構調整,黨員、村干實行與農戶結對幫扶,為農民提供技術、品種及信息服務,使戶均農業收入增加兩成以上,更新水稻品種,改變了過去增產不增收的現象。
在狠抓農業的基礎上,黨總支每年舉辦養殖培訓班一次,努力培養黨員和一批入黨積極分子掌握各種養殖技術,著力培植一批養殖大戶。并與信用社、農行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扶持,人均增加收入800元。村兩委還利用富余勞力資源搞勞務輸出創收。近年來,每年有200以上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全村人均增加收入5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