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事跡材料
師德標兵事跡材料
王孟琛老師是共產黨員,上南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校黨總支委員,數學教研組長,有三十多年的教齡,長期奮戰教學第一線,曾經擔任年級組長,擔任班主任有二十五年。曾經獲得上海市“園丁獎”光榮稱號。
(文秘范文)
一、把愛的雨露播灑在每個學生的心田
“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王孟琛老師在長期擔任班主任的工作中,心中裝有學生,把愛心和關懷時時處處帶給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讓每個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素質獲得和諧發展。
王孟琛老師每次新接班級,都要在暑假中走訪每一位同學的家庭,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家庭情況,與家長構通,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帶領學生參觀“一大”會址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接受教育。平時經常深入學生,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又對學生給于最大的理解,對學生中出現問題,進行耐心誘導。幾年中,所帶班級,多次被評市、區的先進集體,幾年中先后有六位學生在高中階段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中周穎同學還被評為“全國三好學生”。
劉艷同學父母都是盲人,家庭非常困難,王孟琛老師從高一開始就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給于無微不至的關心,在經濟給于資助,幫助她樹立信心和理想,在逆境中成長,都次被評為“自強不息好少年”,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考入了重點大學。陸孫同學,父親因車禍死亡,陷于十分悲痛,王老師連夜趕到她家,進行安慰,鼓勵她勇敢每機面對不幸。
趙劍同學父母都是知青,一人寄住在上海親戚家里,經常在休息天到教室里自修,王老師了解情況之后,在休息天帶到自己家里,生活上給于父母般的照顧,使他順利完成學業,考入理想的大學。
王老師把每一同學的事放在心中,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學生身上。在鄰近高三畢業的時,有一位學生由于緊張,產生心理障礙,好幾天沒有到學校上課,王老師連續一個星期每天到他家里,對這個同學進行心理疏導,使這位同學克服了心理障礙,順利考入理想的大學。
王老師深深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局限于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慈嚴相濟。在他身上,充溢著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和對學生全身心的愛。這種責任和愛超越了一切,在他身上匯聚成了一種無可阻擋的力量,用他的愛心感化學習困難生。
二、勤奮工作,爭挑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