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模范劉佳芬事跡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
記浙江省寧波市達敏學校校長劉佳芬
XX年9月18日,特殊教育國際交流大會在日本長崎大學召開,一位來自中國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以“中國特殊教育社區化”為主題,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多位特教專家作報告。她在特殊教育領域內的實踐和取得的成績贏得了專家們的熱烈掌聲,會議主辦方破例將她的發言時間由原定每人25分鐘延長至50分鐘。
這位把浙江寧波一個區屬學校的特殊教育創建成“中國樣本”并成功推向世界的中國代表,就是國家智障教育康復常務理事、浙江省智障教育專家成員、寧波市達敏學校校長劉佳芬。
在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20年里,劉佳芬憑著女性特有的慈愛與溫柔,用愛澆灌遲開的花朵。在她的精心呵護下,聾啞學生實現了100%就業,智障學生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殘疾的孩子更需要愛的滋潤”
“殘缺的花朵需要雨露的澆灌,殘疾的孩子更需要愛的滋潤。”這是劉佳芬1991年8月來到象山縣聾啞學校擔任副校長時給自己的警示。20年來,她始終把每一個殘疾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手心里的寶。
XX年12月,劉佳芬偶然聽到海曙區還有最后一個適齡入學的智障兒童沒來報到。她和4個年輕教師去西郊的華家道地村找了兩天,終于找到了9歲智障女孩小君。小君一周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腦癱,不能站立和走路,生活不能自理。之后,劉佳芬根據她家的實際情況,作出“將小君名冊掛到學校,將知識送到家里”的決定。“送教上門”作為特殊教育的一種補充形式被寫進了寧波特教歷史。
XX年的一個冬天,時任寧波市達敏學校校長的劉佳芬看到別的孩子都到食堂吃飯去了,唯有一個姓唐的學生拿著從家里帶來的飯盒,自顧自地吃了起來。這么冷的天,飯菜多涼啊!劉佳芬找到班主任周靜燕一問,才知道這個中度智障學生家里經濟很困難,連食堂的伙食費也交不起。“不行,這對孩子正在成長發育的身體不利,以后她每月的伙食費就從我的工資里扣。”就這樣,劉佳芬的工資連續被扣了3年,直到這名學生畢業后,周靜燕才把實情告訴了她。
曾有人跟劉佳芬開玩笑說,他們都是智障孩子,你為他們做的這些,他們很多人不知道,以后也不會報恩。劉佳芬說:“他們能自立,能融入社會,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達敏學校是寧波最早的一所全日制智障學生學校。平時,劉佳芬一有空,就會在學校里轉悠,看望學生、優化學校管理。在她的督促下,水泥地的活動場地改成了塑膠地,樓梯上安裝上了安全扶手,校園里的墻壁上都繪上了各種彩色圖案……
在達敏學校,老師是和學生圍坐在一個圓桌上課。劉佳芬說,老師走到學生中間上課,可以讓學生沒有距離感,同時也可以隨時提醒上課精力不集中的學生。
作為市人大代表,劉佳芬多次向政府部門提議:殘疾兒童享受全免費教育。XX年,寧波市海曙區殘疾兒童享受到了全免費教育。接著,劉佳芬不斷呼吁寧波全大市殘疾學生都能減免教育費用。如今,這些建議全部得到了采納。
“給我時間,我一定讓你的孩子有變化”
劉佳芬到達敏學校的第3天,她看到很多孩子吃飯把飯噴得滿桌都是,還有一些孩子連洗臉擦嘴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能獨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