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榜樣事跡材料(精選3篇)
身邊榜樣事跡材料 篇1
一、簡介
李二偉,男,1978年8月出生,密云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科學教師。
1998年成為科學教師的李二偉發現孩子們很難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從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成功開始,近20年來他四處“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教具制作了四百余件,其中幾十件獲科技創新獎;他的十幾位學生還榮獲了“科技制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二、主要事跡
科學教師自制教具400件
密云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操場上,四年級(1)班的孩子們正在上室外科學課,師生圍成了一圈。“發射”,隨著一聲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聲沖向天空,發射成功,孩子們歡呼雀躍。這是鄉村教師李二偉利用廢舊飲料瓶制作的氣壓式噴水火箭。利用廢棄物品制作教具,豐富課堂教學,李二偉已有18個年頭,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偉分配到密云區最遠的山區校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成為了一名科學教師。地處深山區農村,這里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學課上抽象的實驗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能夠按需有套實用的教具,真是件難事。于是,他萌生了利用廢舊物品動手制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偉利用休息時間搜集廢舊物品,開始制作配合教學課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讓他記憶猶新。課上講到“風的形成”,他反復強調原理,孩子們還是一臉茫然,課后作業仍是一堆的問題。抽象的知識對于大山里的學生而言,的確是難以理解,在這個節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學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就這樣,他下了班,開始畫圖、設計,到處“淘”合適的材料。一個星期后,所有準備就緒,開始動手制作、實驗、找問題、修改。兩個月后,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誕生了。演示箱是用廢舊木板釘成的,玻璃管是廢棄的燈管,小風車是學生疊的,箱子里還有房屋、樹木。雖然談不上不完美,但學生卻對這件“寶貝”贊賞有加,關于風的形成原理,也一下變得柳暗花明了。
變廢為寶,廢舊材料成教具。教學主任說:“學生看到他用這些東西做出的這么多好玩意兒,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就像老師一樣,回家找身邊的材料來做玩具、做教具。通過他的制作活動,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本中的知識,動手實踐能力也大大增強。”李二偉從教近20年,他制作的很多作品“太陽能的利用示教板”“晝夜交替演示箱”“自動風向標”“通電螺線管中的磁場”等,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教具已有幾百件,多數都參加了市縣級的展出,幾十件作品在市縣級評比中還獲得科技創新獎。
小教具解決大難題。從自制教具到帶領學生參與研制教具,激發了學生創造靈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到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科學課教學變得簡單而輕松,科學學科成為了學生最喜歡的學科,李二偉也因此成為了學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學科教師。
科技活動助推學生科技夢想。李二偉課前準備豐富的實驗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動,帶領住宿生開展航模制作活動,組織航模比賽;舉行“水火箭”、“氣火箭”等的制作和發射活動……,在他的引領中,學生積極參加市縣級的科技比賽,十幾位學生榮獲了“科技制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學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學教師——李二偉,扎根深山區18載,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帶領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培養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孩子探索科學的奧秘,將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尋找自己的人生夢想。
身邊榜樣事跡材料 篇2
祁發寶,男,1978年3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69316部隊部隊長。
他秉承軍人熱愛祖國、扎根邊防的初心,軍校畢業后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阿里地區工作,在平均海拔4500余米、高寒缺氧風力強的惡劣環境中,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執行任務時40余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衛國戍邊的決心始終不移。他真情帶兵育人,把戰士當家人,他所在的團堅持“對峙時干部站前頭、戰士站后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的不成文規定,戰士們都說“部隊長就像自己的兄長一樣”。他御敵守邊、英勇無畏,20__年6月15日晚,在加勒萬河谷與越線外軍交涉時,他寸步不退、拼死搏斗,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終因寡不敵眾陷入包圍,被外軍殘暴攻擊致重傷昏迷,踐行了“縱使前進一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的錚錚誓言。
曾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曾榮獲新疆軍區“百名優秀基層主官”、西部戰區“邊防管控先進個人”等稱號和“中國五四青年獎章”,20__年被中央軍委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稱號。20__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身邊榜樣事跡材料 篇3
張林芳:大學生創中藥奶藥開橘井奶茶店
奶茶遇到中藥,會發生什么變化。昨日,在山西省中醫學院,一位22歲的女大學生張林芳,學以致用,讓二者相遇,呈現了一杯杯味道可口、而又健康養生的中藥奶茶。并帶領著同學們創業,在校園開了一家橘井奶茶店。
自創中藥奶茶
昨日,張林芳的橘井奶茶店開業了,正在上大三、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的張林芳穿著工作服,在操作間制作著奶茶。來這打工的十多位學生忙碌其間,為客人準備著甜點等。
清馨奶茶,有清熱瀉火,清心潤肺功效;暢動奶茶。促進腸胃蠕動,有溶腸功效。瑰蜜如閨蜜,用玫瑰花和蜂蜜調制,適合愛美女士品嘗,可以美容養顏。
據張林芳介紹,奶茶吸收了藥方和中醫藥診斷專業知識,按照方劑比例調制而成,盡可能達到口感和食物調理共存。清馨奶茶運用荷葉薄荷等四味有清熱解毒瀉火的中草藥。并且得到了醫學界專家的認可,一次學校來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學校把她的中藥奶茶進行產品展示,獲得了參觀專家的認可。這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中醫融入生活
團隊從最早的 3個人,后來進行校園招賢納士,不少大學生們也報名加入進來,現在已經發展到30名。學生們在不影響上課的情況下,利用課余時間,鍛煉自己。王-丹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剛步入大學,大一學生王-丹,除了做奶茶的同時,由于曾在PIZZA店打工,現在她做PIZZA。同學們互相學習對方所長,現在10多名學生跟著她學會了做PIZZA。王丹說:“以前沒課的時候,不知道做什么。現在挺開心,豐富大學生活的同時,也讓自己重新認識到,古老中醫可以和生活完美融合。”
張林芳的中藥奶茶獲得首屆晉商杯優秀獎,獲得了一萬元獎金,并獲得家人親戚的支持,讓她的夢想可以照進現實。在老校區賣普通奶茶,搬到新校區后,她想著將奶茶和專業結合起來。并在傳統藥方和中藥診斷中汲取靈感。最終,有了她的中藥奶茶。現在學校也給她莫大的幫助。店鋪免費,讓張林芳壓力減輕了許多。
橘井奶茶,正如店名。“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藥學界膾炙人口,她希望用此名傳遞中醫藥學子情懷,同時,在品嘗可口的奶茶時,達到食物調理的目的。未來她打算考研,現在她感覺只是用了中醫藥的皮毛,打算考研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