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喜愛的好老師事跡材料(通用3篇)
學生喜愛的好老師事跡材料 篇1
科研引路 精益求精 勇創佳績
——記東華小學教師李同志
她對本職工作精益求精,勇于開拓創新,探索出了“自學點撥式”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樹立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構建了“學生先自學,教師后點撥”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并大力推廣應用。多年來,她所帶班級學生的數學及格率均達96%以上,優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穩居同級同科第一或全縣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學生在縣級以上數學競賽中獲獎或發表了數學小論文。所代六年級四班68名學生在全縣畢業會考中數學及格率96.92%,優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綜合成績93.71,再次名列同級五個教學班第一。
她堅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縣20多家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其中《聯想轉換“五技巧”》、《加強小學數學中的素質教育》、《實踐新“課標” 做到“四轉變”》、《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等發表在《中小學數學》、《甘肅教育》、《蘭州教育》、《平涼日報》、《平涼教育》、《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論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榮獲第二屆全國教學與管理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榮獲甘肅省優秀論文一獎,《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榮獲平涼市素質教育有獎征文二等獎;《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編題訓練》、《轉“差”貴在“五心”》等入選《中國教育叢書》、《教壇群英論文集》、《中國素質教育論文集》等書;4月她出版了個人第一部教研專著《學步集》,全書分為上、下篇,上篇收錄研究文章40篇,以解題方法的研究為主,兼及素質教育、創新能力、作業訓練、“差生”轉化、課程標準、教學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錄20例教學設計,全是示范課教案;從這些文章和教學設計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路,鮮明的教學風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創新的精神,嚴謹務實的教學態度和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的品質。她的這些論文或總結教學經驗、或研究教材教法、或進行學法指導、或指導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李同志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著,無私地奉獻著,孜孜地追求著,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輝煌的篇章……
學生喜愛的好老師事跡材料 篇2
和所有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教師一樣,穆朝君老師經歷了饑荒紛飛的童年、激情滿懷的青年、坎坷曲折的中年、碩果累累的成年。
1987年7月,穆朝君老師從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讀完了大學課程。告別了青澀的學生時代,豪情滿懷地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80年代,青年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自己所學奉獻給人民。為此,穆朝君老師大學畢業后自愿來到大方縣六龍中學任教,在那里,他一呆就是18年。18年里,穆朝君老師教過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英語等多門學科,當過班主任、教研組長、教導主任。但無論教學還是擔任領導工作,穆朝君老師樣樣都干得十分出色;18年里,他的年度考核有10年被連續評為“優秀”等次;18年里,他從一位普通的農村中學教師,逐漸鍛煉成長為一名中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干教師、省級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這一切榮譽的取得,全都緣自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老校長對他的信任——把全校唯一一個高三畢業班很信任地交給他帶。“我不能辜負老校長對我的期望,我一定要教出點名堂來”,穆朝君老師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勤奮看書學習、勤奮鉆研業務、勤奮備課上課,把別人休息的時間都花在了教學和學生身上。功夫不負苦心人,他所教班級當年參加高考,竟然有一名學生考上二本線。一名學生上二本線,這在今天的任何一所農村高中都是要嗤之以鼻的,但對于穆朝君老師當時所在的大方縣六龍中學而言,這卻是該校多年來高考零的突破,也是教育生涯的良好開端。以后幾年中,該校高考成績連年上升,穆朝君老師也因此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勵。“農村是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這是20__年因工作需要調大方一中時穆朝君老師對依依不舍的六龍中學留下的深刻感慨。
學生喜愛的好老師事跡材料 篇3
在她的人生信條里,有這樣一句話:“人可以不偉大,但不能沒有責任心”。正是心中懷揣著這樣一份責任,她忙碌并快樂著。她就是錫無外國語學校教師——王艷。
每天上午,錫無外國語學校五里校區的教師們都會趁著學生們課間操的時間,走出辦公室進行體育鍛煉,一套廣播體操之后,太極、跳繩、踢毽子等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都受到了許多教師的歡迎。而這項活動的發起人就是體育教師王艷。
王艷說,因為發現好多老師還是局限于辦公室和教室,一直在批作業,所以就想到利用學生課間操,舒展開來,讓老師們更好地鍛煉身體。
在同事們眼中,王艷是一個非常忙碌的人,擔任體育學科組長的她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以外,還要時常奔波于三個校區之間全面負責體育學科內的教學指導及教研計劃實施,每逢舉行各級各類運動會時,還要進行賽事策劃、運動員訓練等工作。
學生鄒子辰是這樣描寫王艷的:“你是一個外表豪情萬丈的女人,雖是女人,但卻也有些許男人的粗獷與威嚴。你的發號施令總是那么剛毅果決,我曾經以為你是一塊堅冰,卻不曾想到你的內心燃燒著熊熊的烈火”。這篇作文里的故事發生在某天下午,鄒子辰從門框上意外滑落,一下失去了知覺,王艷得知后二話沒說,立馬背起他飛奔到醫務室。
回憶起這件事情,王艷說,當時正好是要進行初三的體育模擬考試,有學生跑過來說,當時也沒多想就往樓上沖上去了,發現學生倒在地上,當時也蒙掉了,本能的反應,就把他背到醫務室,其實根本沒多想什么。
十幾年的從教生涯,與學生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或許課堂上的王艷略顯嚴肅,那是源于她對體育教學的嚴謹踏實;課外,她總能與學生們打成一片,亦師亦友,如此親近與溫暖。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她的課堂沒有三尺講臺,也沒有朗朗書聲,但也正因為她是一名體育教師,她擁有廣闊的綠茵場,優美彎曲的跑道,王艷用發自內心的愛帶給孩子們健康與快樂,讓他們奮力奔跑。此時此刻,她既是起點的發令員,也是屹立在終點,與孩子們共同迎接未來的追夢人。
從01年到現在,十幾年的教師歷程,王艷表示,能夠支持她到現在的一個是心態,一個是出于對教師二字的責任心,選擇了老師,就必須要有責任心,要用愛去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