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保個人簡要事跡材料(精選3篇)
消防安保個人簡要事跡材料 篇1
趙,1997年入伍,上海市消防總隊黃浦支隊車站中隊搶險班副班長,三級士官,曾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黃浦支隊優秀士官1次、優秀士兵3次、嘉獎5次。十一年的磨礪,使趙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搶險尖兵,每次搶險任務他都沖在最前,用智慧、經驗和勇氣應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在車站中隊,有位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盡心盡職的士官,他叫趙。“我要在警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早在義務兵時他就立下了這樣的錚錚誓言。十一年來,趙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一步一個腳印,沒有什么驚天動地,但卻譜寫著絢爛的消防人生。在趙心中,永遠銘刻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消防事業的熱愛,獻身消防是他不變的理想和追求。
一、當黨和人民召喚的時候
5月13日上午,趙正在山東老家休假,當得知四川地震后,他馬上意識到中隊可能有任務,毅然決定結束休假歸隊,臨出門前他特意向中隊打了個電話,他對指導員說:“中隊有赴川任務嗎?如果有,一定要把我定在名單里。我是個老同志,搶險工作有經驗。我東西都收拾好了,現在馬上往回趕,飛機沒有就坐火車,火車沒有就坐汽車,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趕回中隊。”5月14日凌晨1時許,趙終于趕在隊伍集結前回到了中隊,踏上了赴川之路。坐在飛機上,趙久久不能平靜,透過飛機的舷窗,看著遭受重創的四川大地,一股莫名的力量涌遍全身。他感受著壓在廢墟下痛苦的災區人民,一種生命的力量催促著他迅速投入到救援中,他等不及了,他滿腦子都是搶救生命的影像。
在拯救蔣雨航的戰斗過程中,趙作為攻堅力量,主動請戰,毫不退縮。在余震不斷的現場,趙帶領車站中隊救援官兵,英勇頑強,克服重重困難,頂著承重墻隨時坍塌的危險,自始至終奮戰在救援的最前沿。他三次主動請纓,要求進入通道,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經過戰友的緊密配合和10多小時的緊張營救,終于打開了生命通道,使被埋長達124小時的青年蔣雨航被成功營救。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廣泛深入報道,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廣泛贊揚。
此外趙還參與了拯救尚婷、馬元江等救援行動。在救援過程中,他熟練運用手中的裝備,充分發揮車站官兵在搶險救援中的經驗和技術的優勢。所有的這些都得益于他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仔細認真、刻苦鉆研,把業務當本領,在實戰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還在救援實戰中積極向新戰友傳授經驗,因為他知道這是最最難得的實踐戰場。
二、奔跑出生命的絢爛
1997年12月,懷著對軍人的崇敬和對綠色生活的憧憬,趙從山東臨沂應征入伍來到了上海消防總隊。高高瘦瘦的他雖沒有過人的天分,但卻有著驚人的毅力:每天早晨四點多鐘他都會準時起床開始跑步訓練,或腳綁沙袋,或身穿沙背心,一跑就是幾十圈,風雨無阻。皮磨破、腳打泡、汗水浸透衣襟對趙來說早已是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飯。努力的耕耘會收獲鮮花,勤奮的攀援能到達頂峰:連續四次參加總隊春運會,他取得了一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和兩次第五名的好成績;在支隊舉行的各類比賽中,更是囊括獎項無數。
春運會報名時,已經三十歲的趙主動請戰繼續參加3000米長跑項目。“車站中隊的每一名官兵都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作為一名老兵,更應該為新同志做出表率,盡自己所能為中隊貢獻一份力量,為了中隊的榮譽,關鍵時刻應該也必須沖到前面去!”雖然自己經驗豐富,底子扎實,但在訓練中趙也一刻不敢松懈怠慢,“畢竟自己在年齡上不占優勢,只能靠苦訓來彌補了”,在近兩個月的訓練過程中,他每天到操場先熱身10-20圈,然后進行五、六次一百五十米沖刺,稍加休息后,跑一、兩個3000米,再沖刺一個1500米或三、四個800米……一天訓練下來,年輕戰士都累得筋疲力竭有點吃不消,更不用說對有著嚴重骨膜炎的趙了,他經常在跑完后連走路都邁不出腿,但這并沒有成為阻止他訓練的絆腳石,振奮和熱情總是在到達訓練場的那一刻就開始迸發,堅持和拼搏始終顯現在他堅毅的臉龐上。
在榮譽面前,趙總是笑得很憨厚“我只是做了一個兵應該做的分內事,不只是我,在面對我們車站中隊的榮譽時,中隊的每一個人都會這樣做的。我們希望車站中隊在我們這代兵里展現出他最輝煌的一面,我們也以能為這輝煌添磚加瓦而感到榮耀和無憾”!
三、十年磨礪搶險尖兵
十多年的磨礪,使趙成為中隊經驗最豐富的搶險尖兵,每次搶險任務他都沖在最前,用勇氣、智慧和經驗應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搶險班是中隊最后的殺手锏,為了黨和人民,為了中隊的榮譽,我們必須拿下每一個的任務!”這是趙搶險哲理,每一次的搶險任務中,他都踐行著這句話。雖已是三期士官的老同志,但他從沒有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雖是出了名的長跑健將,但10000米訓練他不會少跑一步;器材裝備性能早已了然于胸,但在熟悉訓練中他不會有絲毫懈怠;高溫、血腥等場面早已見怪不怪,但每次的心理訓練他總是沖在最前。
每次執行任務時他都不忘帶上一個新同志,高溫烈焰的火場上,他總是帶著新同志一起往里沖;血肉模糊的搶險現場,他一定會拉著新同志手把手地教。“不是我心腸硬,作為搶險班的戰士,必須直面這些,新同志必須適應。有經歷才有收獲,經驗就是這樣積累的,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我要把我知道的全教給他們,只有這樣他們將來才能接我的班。”
“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的車站精神與經驗、技術相結合,爆發出巨大的抗震力量。這種力量支撐著趙在救援現場斗志昂揚、不知疲倦,戰斗不止,以頑強的意志力戰勝了地震災害的考驗,充分展現了車站中隊官兵的血性和拼搏不息的精神,煥發出車站精神奪目的光彩。趙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上海消防官兵對“赴湯蹈火、追求卓越”精神的認識,用自己的鮮血和汗水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消防安保個人簡要事跡材料 篇2
上海海煙大酒店是上海市最佳三星級賓館。近年來在董事長、總經理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賓館的兩個文明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改制以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成績,這與館領導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始終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的指導思想,不斷完善旅游安全經營條件,強化旅游安全防范措施分不開的。
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設施。
賓館按照市旅游局和消防安全部門的要求,成立了安全消防委員會,對旅游安全工作實行了法人代表和總經理負總責,分管副職具體抓,安全監督管理人員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各部門通力配合的管理體系,建立了各部門的安全職責,安保部設專職消防安全員3人,義務消防員112人;并制定下發了《雁北賓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應急預案》,《滅火預案》等,明確各崗位的安全管理職責。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落實以防火、防盜、防災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為重要內容的安全崗位責任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的管理,賓館加大了對消防設施資金的投入,配置了全自動消防報警控制柜;消防栓84個;水噴淋490個;煙感、溫感、氣感389個;防排煙系統有滅火器159具;逃生面具266具;應急逃生門鎖16個;樓層報警顯示器2個;報警按鈕每一個樓層3個;防火分區18個;利用消防設施進行全程監控,并配備了專人定時定點專項檢查,認真做好相關的記錄,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隱患和事故隱患。
二、加強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員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操作知識培訓。在培訓計劃中增加了培訓消防安全知識的內容,而且制定了對新招聘的員工必須進行安全消防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的制度。去年以來賓館組織的各種安全知識培訓就有60多次;安保部專職消防人員到現場培訓消防知識50余次,我們還積極參加省市消防支隊組織的脫產培訓班;每年與市消防中隊聯合進行消防演練1-2次;通過實地演練,全體員工得到了一次逼真的消防體驗;我們還在賓館舉辦的技能大賽中增添了消防安全技能競賽的項目。通過培訓和實操,員工普遍掌握了報警、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初期火災等技能,使大家充分認識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對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賓館每年在年度工作會議上總經理都要與各部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明確各部門的消防安全任務和責任,把消防安全工作與經營工作一起考核,獎優罰劣。為了更好的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賓館專門購買了安全方面的書籍和錄相帶、光盤,共組織各部門員工收看錄相20余次,一場場無情烈火演出的悲劇,一幕幕痛不欲生凄慘的呼叫,一期期火災撰寫的慘痛教訓,給廣大員工以深刻的教育與啟迪,提高了全館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
三、抓落實,抓隱患,為客人提供優質、舒適、安全的環境。
平時我們加大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賓館消防安全委員會每月定期進行1-2次消防安全大檢查,專職消防員每天若干次進行消防安全巡查;安保部進一步完善了車輛管理制度,對來往車輛進行了嚴格的登記檢查,發現客人忘鎖車門、忘關車窗、車內有貴重物品、車底漏油等隱患,及時找到客人,妥善解決,避免了各類事故的`發生。此外我們還在樓層增加了內保人員,加強巡視檢查,做好安全檢查記錄,保證客人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對大的接待任務提前擬定《安全預案》,確保“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安全工作萬無一失。同時為了保證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賓館重新制定了《員工宿舍管理制度》,并由安保部負責每天按規定時間關門或開門等等。
由于安全工作管理到位,近年來賓館未發生任何事故,為賓客創造了安全舒適的環境;近年來賓館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祖國各地的數以萬計的旅游團體、會議代表和游客,受到了客人的贊揚,共收到表揚信80多封,錦旗30多面,口頭表揚500多次。多次受到上級和有關部門的表彰,榮獲“上海市消防安全先進單位”、“上海市社會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社會需要安全,賓客和員工期盼安全,企業發展必須安全,安全發展、科學發展,是當代企業發展的必然。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斷總結經驗,尋找差距,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夯實企業安全基礎,筑牢企業安全防線,鞏固企業安全成果,使賓館的各項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消防安保個人簡要事跡材料 篇3
王起從市民政局退休后,本可以在家頤養天年,享享清福,他卻找到市消防支隊領導,主動要求擔任編外政治輔導員,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發揮余熱,這一干就是二十年。每年新戰士入伍,他都會來到軍營上一課,激勵新戰士自覺投身于部隊的各項任務中;老兵退伍,也總是少不了他的“最后一課”,鞭策老兵們回到地方繼續發揚軍隊的優良傳統,再立新功。為了提高戰士們的學習熱情,王起每年都要圍繞主題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由于識字不多,每次上課他都要提前三四天作準備,整理資料,推敲修改,但他從無怨言,堅持每月為全市6個中隊講課不少于兩次。支隊領導考慮他70多歲,騎自行車不安全,多次提出派車接送,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為我一個人派車,太麻煩,太浪費了”。但對于官兵,他自己卻從來都是慷慨有加。干部戰士生病,他自己掏腰包到醫院看望;為豐富部隊文化生活,他給支隊送來書籍。據統計,20年來他共授課4000多個課時,行程9800余公里,所騎的那輛自行車己換了10個外胎12個內胎。
二十多年,面對家人的勸說,別人的不理解,他是初衷不改,用真情和熱忱為官兵們釋難解疑,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官兵,官兵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思想顧問”。珠山一中隊曾有位班長余東海,工作勤勤懇懇,但一直與立功無緣,心里一直有個疙瘩,王起發現后,耐心地開導他,幫助他樹立正確的榮譽觀,余班長的疑團慢慢解開了。不久,市新華瓷廠的一個柴油倉庫失火,火勢兇猛。官兵們趕到現場后得知倉庫里還有一個裝滿50噸柴油的油罐,一旦爆炸,將危及整個工廠和附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這危急時刻,余班長毫不猶豫地帶領全班戰士第一個沖進火海,與烈火進行著殊死搏斗,30分鐘過去了,烈火終于被撲滅,50噸的油罐安然無恙,他的英勇行為受到支隊的高度贊揚,當年榮立了三等功。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在當好軍營“輔導員”的同時,王起還主動擔負起防火工作的“宣傳員”,積極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在他的倡導下,市群星小學組建了全市第一支防火安全志愿隊。他自己掏錢為志愿隊制作了隊旗,組織志愿者們街頭巷尾散發消防知識傳單,義務宣傳防火知識。1996年,在他的積極奔走下,第一家消防少年軍校——鐵路小學消防少年軍校誕生,這也開創了全市消防工作社會化的一種新模式。消防中隊定期派官兵為學生進行軍事訓練,通過舉辦消防知識競賽、組織消防知識課堂、開展逃生技能演練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師生們的消防安全意識,也取得了很大的社會效果,如今××鎮市己有昌河小學、市第一小學等12所消防少年軍校開花結果。
二十載冬春交替,二十載伏驥不息,面對墻上掛滿的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省“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首屆優秀消防志愿者等榮譽,己經79歲的王起依然激情滿懷,兢兢業業地為官兵準備下一堂課,籌劃下一個消防社會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