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先進事跡材料
巍巍山中,滔滔巴邊江畔,有一個勇于吃苦,善于團結職工,幫助同志,解決群眾疾苦,時刻在為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忙碌工作的,開拓創新、率先垂范,勤奮工作、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他,就是原任中共鄉委員會委員、組織委員。該同志1975年參加工作,在基層任過多個職位,現協助鄉黨政辦公室工作,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善于做群眾工作,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他都能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干好工作,為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默默無聞地做著貢獻,工作成績突出,曾多次被評為基層優秀黨員。
一、強化學習,做學習的表率
同志從參加工作起,十分重視學習,把“人到老,學不了”作為自己的口頭禪,把學習作為自己每天的一項常規工作來做,抓緊抓好,做到勤于學、善于學,經常學、努力學,用理論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從事組織工作到協助辦公室工作使工作性質有了較大的轉變,工作崗位的變動,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他更加重視學習,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工作老抓。一是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二是深入學習黨的xx大、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省州縣黨代會精神;三是積極學習國家政策、法規及各種規章制度,學習黨的基本知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科學文化及本職業務知識。他在學習上一絲不茍,在學習中重視參加集體組織的學習,更重視個人的自學,把集體組織學習與個人自學有機結合,做到每天學習1小時,每月熟讀1本書,每月參加1次學習交流會,他積極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在全鄉干部職工中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他的帶動下,全鄉廣大干部逐步形成了愛好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勤奮工作,為民服務,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同志是這么說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的先鋒對,是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作為中國共產黨組織中的一員,必須嚴格按照《黨章》的規定嚴格要求自己,用《黨章》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按照黨員先進性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才不愧為中國共產黨員的稱號”。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參加工作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在基層、在為民服務的第一線,勤勤懇懇地工作著。他思想品質好,作風正派,工作認真負責,開拓創新,奮發向上,工作20多年來他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深受群眾的愛戴。在具體工作中,認真抓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同時服從服務于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畏艱難,翻山越嶺,走遍全鄉222個自然村290個農業小組的80%的農戶,幫助村組解決人民群眾比較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近年來,他分別掛鉤了光明、德安、新政三個村委會,在掛鉤村委會期間,和村委會干部一道為群眾的增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獻計獻策,扎實抓好每項工作,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深受群眾的歡迎,工作成績突出,受到上級的表彰,得到群眾的好評。在掛鉤期間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幫助解決光明村委會的9個村組、德安村委會興旺村等10個村民小組500多戶多人吃水難的問題;爭取項目資金4萬多元,發動群眾新修德安村委會獨家村、芹麻箐、三河片等6個村組的村社公路6公里,新政村委會木板箐、欄桿箐、小比舍四組、五組、十一組等7個村組的村社公路12.6公里;積極組織群眾修通了小比舍7個村組的灌溉引水溝渠1條,長7公里;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扶持,解決了小比舍和西阿狄等6個村組的人畜引水帶澆灌的鋼管引水工程1件;積極爭取資金,發動群眾對小比舍村下的兩個干溝進行了工程治理,修筑大小擋墻11堵,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徹底消除了山體滑坡導致群眾搬遷的現象;按照培植四大骨干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積極認真作好群眾工作,發動群眾種植泡核桃多畝,現長勢喜人,黨委政府滿意、群眾滿意,上級有關部門和各縣市、鄉鎮多次到現場進行考察參觀,給予高度的評價。可以說,同志無論是本職工作,還是中心工作,在他工作過的村社,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和群眾的好評,不愧為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