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一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一個奉獻大于索取,以幫助他人為樂的人,心中一定寫滿了愛。 就是這樣一個被諸多患者信賴的好醫生。
,男, 漢族, x年12月27日出生,x年7月畢業于醫學院,x年至今在x市第二人民醫院從事消化內科工作,x年9月取得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資格,x年1月聘任。現任消化科主任。x年3月首批入選x市“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x年12月獲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醫德標兵”榮譽稱號;x年6月被聘為x大學醫學院內科學兼職教授;x年1月擔任甘肅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x年5月獲x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百佳服務明星” 榮譽稱號;XX年8月被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批準為“食管胃鏡脈曲張內鏡診斷與治療”協作組成員。
醫生在25年醫務工作中,始終遵循:實行人道主義,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鉆研業務,刻苦學習、不斷攀登醫學高峰。掌握了過硬的業務技術,并在艱苦的條件下,克服一切困難,開展消化內科及消化內鏡介入工作。工作中視病人如親人,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恪守職業道德,廉潔行醫。努力弘揚白求恩、林巧稚精神,立足本職作奉獻,把追求自己人生的崇高理想和為人民服務宗旨化為實際行動,二十五年如一日,自強不息,奮斗不止。以過硬的業務技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在群眾中樹立了美好圣潔的白衣天使形象。出色業績得到了同仁的認可和廣大群眾的好評,獲得了各級部門的表彰。
一、患者的康復就是醫生最大幸福
醫生,學習上孜孜不倦,業務上精益求精,工作上兢兢業業。他愛崗敬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始終裝著病人,視病人如親人,他總是保持與病人24小時聯系的暢通,有時深夜接到病人家屬的一個電話,都會毫無怨言地趕到病床前。不僅承擔了本院的醫療工作,還經常犧牲業余時間到外院會診幫助解決治療上的難題。 醫生總是說,再嚴重的病人,醫生都不能放棄治療,只有讓病人看到醫生的信心,病人才會有信心。在醫療過程中有時患者對某些治療方法不理解,醫生不僅不介意和計較這些,還耐心地做醫護人員的思想工作,最終醫好了病人,也改變了患者家屬對醫生的偏見。他總說:只要我們善待患者,加強溝通,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提供溫馨、細心、愛心和耐心的服務,就會贏得患者對我們的尊重和認同,和諧的醫患關系就一定會建立起來。醫生總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只要病情需要,都能隨叫隨到,毫無怨言。深得廣大患者、家屬和同事們的好評。 x年9月,醫生所在科室收住一名重癥胰腺炎患者,入院時病人已瀕臨死亡,經綜合治療,病情仍十分危重,隨時有死亡的可能。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醫生一周吃睡在病房,日夜守候在患者身邊,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解決治療中出現的問題,使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避免了腎衰和呼吸功能衰竭。兩周后患者病情穩定下來,一個月后終于脫離了危險,搶救獲得成功。家屬無比感激,逢人即夸獎醫生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分親疏,熱心為病人及家屬排憂解難的良好醫德。
x年1月,正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女兒被確診患上了骨肉瘤,遭此塌天大禍,剛強的七尺男兒也忍不住失聲痛哭。在親人、朋友、同事、患者的愛心關懷下又重新站了起來,他白天依然若無其事地照常工作,每天晚上照顧患病的女兒,一有急、重患者,他總是將女兒托付給保姆,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在臨床一線上。醫生救治過的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得知他女兒患病后,紛紛前來探望,給了他莫大的鼓勵與安慰。很多農村患者家屬大老遠帶來了自家產的玉米、雞蛋和青菜,為他女兒補養身體。這些東西雖然不值幾個錢,但讓感動的是醫患之間這種水乳交融的樸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