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婦女先進事跡材料
今年54歲,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是**鎮西坑村第三小組的一名普通婦女,但也是西坑村乃至周邊各村家喻戶曉的人物,只要一提到她,大家都會禁不住豎起大拇指夸獎一番。
婆婆年輕時就失去了丈夫,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三個兒子撫養成人。認為婆婆年輕時吃了太多的苦,如今該好好地享清福,所以自己過門后,就不讓婆婆做重活、累活。待到婆婆年紀大了,她獨自承擔起贍養婆婆的義務,從沒有讓自己的兩個哥哥操心過。她不僅讓婆婆與自己吃住在一起,而且還總把好吃好喝的先讓婆婆享用。一遇到婆婆生病,忙上忙下,看醫生、買藥、照顧老人。XX年,94歲的婆婆不小心滑了一跤,從此癱瘓在床。放下其他的事情,專心照料老人。由于老人下半身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天天幫老人換衣洗被、擦洗身子,一到暖和的天氣,便背老人到外面透氣曬太陽。為了讓老人緩解痛苦,常常走十幾里的山路去幫老人請醫生、買藥,并一直堅持幫老人按摩。由于請醫生、買藥多了,慢慢的也懂得了一些醫藥知識,常常能幫家人或村民開些簡單的藥了。為了讓老人跟得上營養,每年都特意養一、二十只雞,燉雞湯或蒸雞蛋給她吃。聽說野生蜂蜜對老人的康復有好處,她就四處打聽哪里有野生蜂蜜,甚至還動手養起蜜蜂來。就這樣,一照料便是五年,她從來沒有給過老人臉色,也沒有埋怨自己的妯娌叔伯。在悉心照料之下,老人的病情終于有了好轉,如今99歲的她,可以獨自下床在室內活動了。當我們在她的面前講起時,她笑著說:“我前半世的命不好,后半世的命比誰都好,就因為有個好兒媳。”
不僅僅孝敬自己的婆婆,也孝敬村里的老人,她常照看村里生病的老人,幫老人耕田犁地、割稻子、插秧,家里弄了些好飯好菜時,會邀請村里的老人們到自己家里吃飯。對村里的人十分熱情,由于住在山區,出去不便,便常讓丈夫幫村里人捎帶農藥化肥等東西回來,遇到村里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她就先自己摸索,掌握了之后主動去教會別人。誰家的人生病了,會幫忙照顧。如果是急病,就是再晚,也會幫著鄰居把病人送到醫院。正是因為熱情,大家都很敬重她,誰家婆媳不和,或是左鄰右舍鬧了點小矛盾,只要一勸說,大家都心平氣和。在她的感染下,全村一片和睦,人人一團和氣。
也是相夫教子的典范。在她的感染下,她的丈夫也十分樂于幫助鄰里,受到大家的支持,先是被大家選為小組長,后來被選為村干部,去年又選為村主任。丈夫當選村主任后,常為忙村里的事情,擔子就更重了,但是她從沒有埋怨自己的丈夫,也沒有向村委會抱怨過什么。女兒在一歲的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行走有點不便,一直給女兒打氣,鼓勵女兒要自信、自強、自立。在她的幫助下,女兒形成了開朗的性格,在學校的表現一直比較優秀,人緣也很好。從技校畢業后,她就一個人勇敢的在外面闖蕩,在事業與愛情上取得了雙豐收。兒子也十分優秀,他從小就立志要像父母親一樣為大家服務。XX年,從大學畢業的他參加了**市首批選拔生考試,投身到贛南這片紅土地上為基層群眾服務,現在已經是大余縣一個鄉的副鄉長。兒女在外,常在電話中要求他們用心做人,真心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