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先進事跡
鐵廠鎮鐵廠村是遵化市第一大村,全村共1163戶,4015口人。近年來,村黨支部以爭創“五個好”黨支部為目標,圍繞“抓好黨建促經濟”的指導思想,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力發展村辦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謀發展,使全村連續多年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實現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村黨支部連年被評為市、鎮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調整結構 奶果飄香
鐵廠村人口較多,人均耕地較少。前幾年,大部分群眾常年以種糧為主,一年到頭收入很低,圍繞產業結構調整,以張長生為首的村黨支部一班人,對全村現狀和發展潛力進行了多次深入細致的調研,經過認真分析,確定了林果和奶牛養殖為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為打開局面,村黨支部根據群眾思想不解放、觀念保守的實際,組織黨員和種養大戶到豐潤奶牛養殖小區和北京大興優新林果示范園等地進行參觀考察,開拓視野;為打消群眾顧慮,村黨支部確定了黨員、干部帶頭的發展方針,為群眾樹立典范。村兩委成員張明、陶海安、李秀榮等率先購買了奶牛,建起了優質果園,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村黨支部還針對群眾在養奶牛和發展優質林果中出現的缺乏技術的實際問題,多次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強化服務,使全村的奶牛和優質林果這兩大產業得以快速發展。近幾年,村黨支部共組織群眾外出參觀12次,860多人;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260多期,放科技光盤530多場次,從而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發展奶牛和優質林果的積極性。全村已發展奶牛520多頭,培育出武春明、劉俊澤等養殖大戶16個,全村日產鮮奶達到2噸,養奶牛戶年均增收5000多元。同時還新發展優新林果1320畝,嫁接改造低產果園540畝,發展大棚菜、大棚花卉58畝,培育出年收入達萬元以上的種養大戶23個。如今,奶牛和優質林果已真正成為了鐵廠村農民增收的“搖錢樹”。
工貿帶頭 強村富民
鐵廠村是鎮政府所在地,又是一個大集鎮村,交通便利,經貿發展具有一定的潛力。村黨支部一班人清醒的認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想讓鐵廠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必須走“工貿帶動、強村富民”之路。振興水泥廠是該村的一家大型村辦企業。前幾年,由于企業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原因,企業經營一度陷入低谷,為振興村辦企業,盤活企業資產,村黨支部經過多方外出考察論證,認真分析研究,決定走“內引外聯,供雞下蛋”的路子,對振興水泥廠進行大膽改制。XX年春,經村兩委多方考察,果斷地將振興水泥廠承包給了豐潤的一家個體私營大戶經營。去年為進一步挖掘企業潛力,增強企業活力,又對振興水泥廠實施了整體拍賣。這樣不僅解決了租賃制對企業的束縛,又給村集體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改制后的振興水泥廠兩年來已向企業投入技改資金1160萬元,新增上了機械化立窯生產線,使水泥產量由原來的12萬噸增加到30萬噸,比承包前增加一倍多。年產值達到6000多萬元。企業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還使本村300多名剩余勞動力得到了就業安置。
“興三產,活個體”是村黨支部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又一有效措施。村黨支部利用本村集鎮優勢,大力發展三產和商貿業,在村主要街道建起了南北長多米長的商貿易一條街。目前,兩側餐飲業個體門店、攤位已發展到180多個,年營業收入達600多萬元。同時,村黨支部還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私營經濟發展。目前,全村已發展個體運輸、個體軸承座廠等私營企業83家,全村已形成了工業、商業、運輸業、種養業、勞務業齊發展,共建富裕小康村的發展格局。
建強支部 凝聚民心
鐵廠村黨支部在帶領廣大群眾走富裕道路的同時,還始終堅持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村黨支部首先從抓黨員隊伍入手,常年堅持了三會一課、黨員聯系戶、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經常組織黨員開展學黨章、學科技和義務修路等組織活動,使黨員在班子工作中都走在群眾前頭,全村148名黨員,被群眾稱為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