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先進事跡材料
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法律碩士。先后從事偵查監督、公訴及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在求知中增長才干,在創新中成就事業。他精準把握法律要義,處理案件不枉不縱;他熱忱維護百姓利益,執法為民不離不棄,用忠誠和執著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榮獲“**省十大杰出青年衛士”、全省民行檢察“十佳辦案人”等稱號,**省**市人民檢察院和**市委政法委分別作出在全市檢察機關和政法系統開展向學習活動的決定。2012年,他被團省委、省政府榮記個人二等功,被**省人民檢察院榮記個人一等功。參加全省檢察機關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省檢察機關作巡回報告,受到廣泛好評。
強化監督,捍衛公平正義
站在時代前列,強化法律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裁判不公的案件堅決抗訴,依法糾正,捍衛公平正義,這是始終如一的堅持。
**省**市某鎮政府通過簽訂買賣合同,將一條水泥生產線賣給轄區的一家民營企業。此生產線設備落后、污染環境,已被原國家經貿委列入淘汰黑名單,民營企業不情愿付款。鎮政府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買賣合同合法、有效,民營企業支付貨款。該企業不服,股東們反映強烈,集體到檢察院申訴。
接手該案后,市里和鄉鎮有的領導給他打電話,要求檢察機關要保護國家和集體利益。一方是公共權力部門,一方是私營企業;一方是管理者,另一方是被管理者。錯案不糾,民眾不服;依法抗訴,則承擔保護公共資產不力的指責。在辦理很多申訴案件時,經常處在這樣的矛盾抉擇中,但他一直抱定一個信念,只求“公正”二字。細心的從《大氣污染防治法》找到了合同無效的依據,否定了法院依據《合同法》認定合同有效的判決,就連原審法官都感到非常佩服。抗訴后法院改判,免除了民營企業110萬元的不當債務。
幾年來,他提請抗訴各類案件186件,為國家、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以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方式,把抽象的法條詮釋為一件件公正的個案,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關注民生,情牽群眾利益
擔任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多年,一件件關注民生的“小事”,彰顯了他一心為民的赤誠之心。是他耐心細致的工作,使結怨7年的叔侄握手言和;是他奔走呼號,為腦癱患兒依法索賠13萬元;是他仗義執言、秉公執法,為外地弱女子討回公道、為民工討回了一年的血汗錢,讓下崗職工卸掉了10萬元的非法債務……
一位叫孫傳惠的老太太到檢察院申訴。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伴早逝,腿有殘疾,但很有愛心,幾年前省吃儉用領養了三個孤兒。因被他人假冒簽名貸款,法院判決她償還16.8萬元銀行債務,后又查封了她唯一的住房。經嚴審細查,發現了老人的冤屈,經依法抗訴,法院再審改判,免除了老人的償還責任。XX年隆冬,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老人將一面繡著“人民的好檢察官”的錦旗送到檢察院,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腦癱患兒劉闖,出生時因醫療事故造成腦部損傷,落下嚴重的后遺癥。為給劉闖看病,他父母幾乎賣光了家中所有財產。他們多次要求醫院賠償,均被無情拒絕。他們起訴后,法院僅判決醫院承擔3.3萬元的傷殘補助費。接案后,立即展開調查,從受理案件到依法抗訴,他用了不到10天,孩子父母卻為官司整整奔波了6年。抗訴后,經法院調解,劉闖終于得到了13萬元的傷殘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