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財政所工作者先進事跡
彈指一揮間,我從事農村基層財會工作17個春秋,回想起往事真是浮想聯翩,有苦趣,更多的是樂趣。過去的會計工作經歷,磨練了自身意志,完善、充實了自我,且時刻讓我想起那些令我今生難忘的人和事,也從中悟出“人活著,需遇事泰然、為人坦然,要始終算好經濟、政治、家庭帳”,赤膽忠心地去寫就財會人生。
創新機制管好村里錢袋子
1993年,我從財校畢業后,被分配到**鎮農村經營管理站工作。1994年初,組織安排我到霧河辦事處主管農村經營管理,兼農稅征收管理工作。由于所學系企業財務,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不甚了解,我邊工作、邊學習,向書本學,向身邊同志學,很快就勝任了本職工作。工作之余,我注重圍繞財務管理現狀去思考、歸納、總結,不斷探索農村財務管理新方式,在財務審計、村財務預決算、民主議事、年終財務報告會、村務財務公開等方面進行摸索,出實招管理好村級錢袋子,確保村集體資產不斷保值和增值,最大限度維護了村級財務的正常運轉。1994年6月份,秦家淌村干部到農經服務站報表,發現有3.6元黨費支出憑據,被我剔除并加蓋不準報銷戳記章,當時村秦書記找我理論,數說我太機械,不夠靈活,村干部3人1年的黨費也就只有3.6元,報個帳究竟又有多大個事兒?我和其交心談心,黨費是黨員個人應履行的義務,不是用公款繳納的,否則就違背了黨章,更違背了黨的紀律,不是錢多錢少的事,而是原則問題,讓其愉快地認同了“不合格票據退回制”的作法。也還記得,1996年上半年,我在柏果坪村走訪群眾時了解到,這個村102個農戶300多人常年嚴重缺水,人畜飲水十分困難。我將調查的情況向鎮財政所報告后,為這個村解決5000元專項資金,為他們建蓄水池,架水管,建天河水窖,讓他們吃上了自來水。年底,柏果坪村為答謝我,送來41.2斤上品座墩豬肉,被我婉言謝絕。當時村曹書記急紅眼了,您幫忙解決了村民吃水難題,村里表示一點心意又有什么不妥?如果怕帳面條據這方面不好處理,我們可立馬換成村三職領取誤工補助變通一下,行不?我始終堅信幫貧困村做任何事理應不講條件、不計報酬,村三職心意可領,但禮物不能收,我將豬肉折成現金123.6元入了村代管資金帳戶。通過此事,我給所管轄的村規定,凡以村名義送情的一律不能巧立名目報銷,從此以后,類似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
迎接挑戰破解爛攤子
參加工作后,我曾參與鎮內高家農經服務站財務管理混亂、債務纏身問題的調查核實工作,當時不了了之。1997年年初,我被調到高家辦事處負責農經服務站工作和移民村專項財務管理。當時辦事處的農經服務站不僅賬上無結余,反而還欠各村5.9萬余元債務,債權7萬余元無法收回來。債務必須100%償還,債權應當想法收回,否則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我把這項艱巨任務當作挑戰,先行摸清情況,及時鎖定債權債務,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按照“清收債權、償還債務、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較短時間內理順了財務關系。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從堆積雜亂的資料里發現了供銷社股金等有價證券面值362元可以兌換現金,當即派人到鎮供銷社兌取本息1624.68元,然后將這筆錢全部償還了中堡村的一筆債務。這一做法得到了各村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贏得了信任與理解。通過近五個月艱苦細致的努力工作,我和同事們依法清收債權6萬余元,懸而未決的老債務遺留得到圓滿解決,為今后根治財務混亂問題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家沖村村民高某1984年在高家農經服務站貸款600元,約定一年后歸還。直到1997年4月一分未歸還。我當時按合同、同期銀行利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規定計算了本息、逾期罰款共3750元,以書面形式依法催收。經過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他拿出發給他的移民安置費一次性結清貸款。過去,類似高某這種情況的逾期欠貸農戶全辦事處多達60多戶。事后他通情達理地對我說:“欠帳還錢,理所當然。若都像您那么認真負責,高家辦事處財務確實也不至于那么混亂,本人也不會遲遲不歸還貸款,多付多元利息一點也不冤枉”。也就是這一年七月,鎮里農村合作基金會采取強行組織代管資金存款到基金會擴大規模的辦法籌集資金,要求各農經服務站持村代管資金入股。本人深知代管資金都是村集體的、還有代管的移民人頭經費。監督管理權雖在自己手中,但應謹慎從事,來不得絲毫馬虎,不然的話將又要出現一更大的“爛攤子”。我據理力爭,硬是把150多萬元村集體資金從鎮合作基金會帳戶劃回到信用社代管資金帳戶,確保了代管資金安全、規范、有序運行。事實證明,基金會經營虧損倒閉,負債累累,而我爭回的資金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