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勞動模范事跡稿
家住鎮玉咀村養殖大戶余永和用十年的時間,成為全市養殖大戶和致富能手。“五一”前夕,他被評為省勞動模范,在合肥出席全省勞模表彰大會,受到省委、省政府的獎勵。
今年53歲的余永和,有一種敢干、敢試的創業精神,早在1985年,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就承包了1300畝低洼田、500多畝水面,從事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成為當時有名的種養大戶。1990年經村民選舉他走上村委會主任的崗位,主要精力從事行政事務工作。1995年他看到一些村辦企業倒閉后,籌資十多萬元,將倒閉企業的廠房改造成豬舍,走上一條從事養豬致富的路子;XX年他又創辦了種豬場,生豬的年飼養量也由當初的50頭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頭。目前,余永和的種豬場有豬舍74間,存欄純種母豬78頭,長白、杜洛克種公豬2頭,常年生豬存欄650頭,年向農戶供應優質三元雜交仔豬1000余頭,年育肥豬出欄1100頭,帶動周邊農戶養豬400多戶,戶均年收益2 .5萬元。
苦心鉆研養豬技術。1995年余永和毅然投資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養豬行業,一干就是十年,經歷了市場風浪的考驗。1998年至1999年,市場豬肉價格低迷,豬價走低,余永和養豬既缺資金,又缺技術,怎么辦呢?沒有錢,親朋好友到處借,不懂技術,拜他人為師,拜書本為師,在實踐中摸索,通過他自己不懈地努力,終于走出了市場的低谷,迎來了自己事業的高峰。XX年他創辦種豬場后,他更是一門心思鉆進自己的豬場里,有時碰到母豬夜里產仔,經常守候在產房一直到天亮,24小時照顧母豬。就憑著他這種埋頭若干、刻苦鉆研的精神,余永和不僅練就了一手養豬好技術,還掌握了許多企業管理知識,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豬場場長。
致富不忘鄉親。余永和作為一個農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注定著他時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責任,自己養豬富了,不能忘記大家,忘記那些在致富路上奔走的老百姓。十多年來,他把自己所掌握養豬本領手把手地教給許多養豬戶,幫助他們選購育種,制定飼料配方,規范疫病防治技術,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全市及周邊地區經過他幫扶的養豬戶達400多戶,養豬最多200多頭,效益最好的農戶一年可盈利6-7萬元,戶均盈利在2.5萬元。
實施“五統一”服務。余永和在幫助廣大養豬戶養豬的過程中,與周邊群眾建立“基地+農戶”的關系,通過“五統一”服務模式為廣大養豬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五統一”就是統一供應苗豬、統一供應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飼養管理技術、統一銷售。余永和的種豬場生產出來的仔豬全部經過免疫、驅蟲、健胃以后才出售給養豬戶,老百姓買回家基本是吃了定心丸。
“干事業要有恒心、決心,更要有信心。”這是余永和口頭上經常說的一句話,他養豬走過了一條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他是一名成功者,不僅自己養豬致富,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周邊的鄉親共同致富,也帶動了當地養豬業的迅猛發展,他的成功也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余永和十多年的養豬之路證明:堅定的毅力、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干一行愛一行是成就事業的根本保證,我們相信:余永和的養豬事業明天會更好,明天會有更多的養豬戶跟著他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