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稅局先進科室事跡材料
為稅徽添彩 為地方經濟增色 在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里,經常要發生一些令人驚喜的新變化:又一條穿境而過的高速公路貫通了,又一片公共廣場煥然一新的展現在我們眼前了,又一段寬暢的通衢大道落成了……,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感覺,似乎不知不覺間,我們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靚了。可是,大家知道嗎,這一切變化無不和“取之于民,用之于社會”的地方稅收密切相關,地方稅收帶來了港城的美,建設,我們全市廣大地稅干部作出了應有的一份貢獻!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優秀群體一一市地方稅務局標兵科室稅政二科的一些事情。
俗話說,只有根深,才能葉茂,只有企業發展了,地方經濟才能壯大,地方稅收也才能“水漲船高”。作為市地方稅務局主要負責全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政業務以及城鎮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的財務監督檢查工作的科室,稅政二科的同志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稅政二科是一個只有四名干部、平均年齡39歲的戰斗集體,為有源頭活“稅”來,近年來,他們自覺把所得稅業務工作融進全市發展大局之中,把“為納稅人服務”放在第一位,強化宏觀調控,優化政策服務,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征納關系,一個個企業在他們的幫助下,得到了發展壯大,一個個下崗職工在他們的幫助下,生活有了陽光。
做企業的貼心人
近年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路趨好,現已形成國家火炬計劃新醫藥產業、中電華威國家“863”計劃成果轉化這兩個蘇北地區僅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為促進這兩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形成,稅政二科的政策服務也是功不可沒的。這里,我們就講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江蘇中電華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華威電子有限公司與深圳中電投資公司合資興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承擔著國家“863”項目《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專項課題》的研究,他們生產的集成電路封裝用環氧模塑料制品在國內現已占據70%的市場,不僅在我市工業企業中獨樹一幟,就是在蘇北地區也僅此一家。但是,該公司所用機器設備屬于超強度磨損,如果對這些固定資產不給予加速折舊并在稅前列支等稅收政策優惠扶持的話,勢必影響公司的發展后勁。但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需要上報省地稅局和國家稅務總局審批,而且就全國而言,能夠獲得這種優惠扶持政策的企業也并不多,各省市競爭十分激烈,面對企業熱切的期望,二科的人迎難而上,他們在多次深入公司反復研究的基礎上,原科長工友明帶著公司人員不辭辛勞三上南京向省地稅局領導反映情況,后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又北上北京,跑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部門。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斡旋努力,終于爭取到了國家稅務總局的優惠政策,從而為中電華威消除了后顧之憂,為其快速發展增添了活力。一次在公司大會上,老總封其立面在向華威全體干部員工談到公司發展時動情地說:“我們中電華威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市地稅局稅政二科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們才是我們企業的貼心人啊!”
“稅收與企業生產唇齒相依,我們要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多為他們排憂解難”,原科長王友明常這樣說。當企業遇到困難需要支持和幫助的時候,他們總是真誠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在稅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市滌綸廠按照國家規定可以享受600多萬元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政策優惠,但該廠XX年底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制,剝離了部分優質資產進行重組,成立了華鴻紡織廠,資金周轉較為困難,稅政二科了解這一情況后,認為國家給予滌綸廠的政策優惠,華鴻紡織廠是可以繼承過來的,于是,他們通過多方努力,終于獲得省地稅局批準,將應給予滌綸廠的所得稅政策優惠轉移給華鴻享受,從而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燃眉之急。對稅政二科同志們的貼近式服務,華鴻董事長兼滌綸廠廠長黎俊對前去了解指導服務組工作的市地稅局領導連連翹起大拇指,稱他們是《水滸傳》里面的“及時雨”宋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