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部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在美麗的畔駐扎著一支為榮譽而戰的建設鐵軍,它就是二公司××大橋項目經理部。就是這支管理人員僅有30人、平均年齡不足26歲的項目經理部,卻在增援戰役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驕人成績,被業主譽為勇于攻堅、善打硬仗的優秀團隊。
臨危受命贏美譽
公路是××市至下涯的連接道路工程,是連接320國道的交通要道,全長3152米,雖然道路工程不長,卻涵蓋了隧道、路基、涵洞、大橋等施工項目。由于種種原因,此項目施工進度嚴重滯后,尤其是全線重點控制工程特大橋,引起了業主的高度重視。今年5月底,二公司接到局增援命令,要求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完成全長669米特大橋的主體施工、橋梁預制、橋梁架設等任務。這無疑給正處大干高潮的二公司增加了一道難題。經過多方考察后,公司決定委派時任杭新景高速公路項目經理王杰和灣跨海大橋副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廣杰組建××項目經理部。
兩位臨危受命的項目經理在接到委派命令后,火速趕到施工現場。然而到工地一看,困難遠比想象大得多。在仔細查看施工圖紙后才發現,特大橋屬預應力連續剛構橋,共16個墩臺,主橋網全長290米,一周一個循環的施工工藝和橋梁預制無疑又給壓縮施工時間蒙上一層陰影。困難面前,王杰、王廣杰等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增援戰役打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公司在江浙一帶的信譽和市場,這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惡戰。
為確保大橋按工期穩步推進,項目經理部先后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三次優化,按照工期的總體安排,將大橋的連續梁施工分成24個節點,將橋分成南北兩個作業區,分別由項目經理王杰和副經理王廣杰親自擔網任隊長。這一措施,猶如為大橋施工安上兩臺大功率“發動機”,南北兩個作業區的對抗賽開展得如火如荼。王杰帶著工區一班人,科學組織,嚴格管理,細化責任分工,實行目標管理,執行統籌時間法,嚴格控制時間的無效流失,最大限度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機械設備超常發揮,一天24小時連續作業。夏季,酷熱難熬,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但高溫酷暑并沒有擊垮員工們的斗志。在蒸籠般的施工現場,員工們以堅強的意志與老天爺抗衡。王杰嗓子喊啞了,就用手比劃;腳腫了,就坐在土堆上監督現場。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披星戴月,飲露餐風,但總是精神抖擻,干勁沖天。原來白凈的皮膚已經被太陽曬得脫了兩次皮。王廣杰以工地為家,充分發揚搏擊灣跨海大橋的精神,中午吃完飯后放下碗筷就往工地趕,不知疲倦地在工地奔波。在這期間,有人曾網勸做過腎結石等兩次手術的王廣杰在家休息,而他卻掛念著工地的生產情況拒絕休養,帶病上陣指揮。項目總工程師夏立超白天在工地進行技術指導,晚上還要對當天的施工技術情況進行反復檢驗核對,眼睛常常布滿血絲,堂堂7尺男兒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瘦了5斤。在他們的帶動下,工程部、實驗室等部門技術人員也紛紛住到工地。南北兩工區形成了你追我趕、齊頭并進的施工景象。6月5日,大橋0號段順利澆注成功;6月10日,第一片長31.25米、高1.6米的小箱梁預制完成;7月2日第一片箱梁架設成功。項目經理部增援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被業主譽為“善戰的隊伍,鐵打的兵”。
齊抓共管受贊譽
施工過程中,二公司××項目經理部技術人員、試驗人員和質檢人員“全天候”實施跟班作業,隨時進行質量監控和旁站,牢牢握住安全的“命根子”、質量的“硬牌子”。進場伊始,項目經理部就提出了創優質工程的目標,建立了一整套質量體系和制度,采取以管理保質量、向技術要質量的方針。他們首先對全員進行質量教育,建立技術交底制度、質檢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責任目標管理和技術人員包保責任制,推行質量一票否決制。項目經理部先后制定了《項目責任成本管理辦法》、《工程安全質量管理辦法》、《工程技術管理辦法》、《物資管理辦法》、《大堆料管理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堅持用制度規范全員的行為。把每個人的工作目標進行量化,工作質量和數量直接與獎金掛鉤。此外,項目經理部對各部門負責人、班組長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每個月從“質量、安全、進度、綜合管理”等方面對其進行嚴格考評,連續兩次達不到考核標準的,則自動淘汰,從而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同時,建立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自檢體系,與各施工隊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責任,做到“質量有人管,責任有人負”。并組織員工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操作程序等進行研討,讓每一位員工都知道施工意圖、操作規則,充分發揮項目經理部qc小組攻克質量難關的作用,嚴格實行標準化作業,抓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避免盲目施工;嚴格實行質檢、復檢、交接檢的“三檢制”,檢查不合格,堅決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連續梁施工的難點是懸臂和掛籃施工,它不僅要求精度高,穩定性強,而且受力必須均勻,彈性變形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為此,項目經理部特別安排每個星期二晚間進行懸臂和掛籃施工工藝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從而大大提高了懸臂和掛籃施工速度及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