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總會計師優秀事跡材料
管內鐵路營業里程9300多公里,覆蓋、兩省和內蒙古、黑龍江及河北部分地區,擁有干部職工28.5萬,貨物發送量32366萬噸,旅客發送量18512萬人的鐵路局,承擔著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運力支撐的重任。
就是這個特大型國有企業的財務“當家人”。從事財會工作三十多年,經歷了鐵路財務會計工作由簡單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到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心環節的發展歷程。他以其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質、科學的管理理念、嚴謹的工作態度、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平易近人的領導藝術,在建立健全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培養現代財會隊伍、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強化鐵路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業績,做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全局干部職工和各級組織的好評。
把錢用在刀刃上
資金是企業血液,其暢通無阻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障,作為一個財會戰線上的“老兵”,特別是作為一個大局、老局,人員最多、歷史包袱最重的鐵路局的財務“當家人”,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深知自己的職責。
為抓住鐵路又好又快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實現鐵路局和諧發展,局自年以來實施了三年發展規劃,資金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敖y籌生產與經營,保發展、保民生,把資金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親自上手對正常的基建、更改、大修三種款源統籌進行安排,避免投資浪費。強化內部挖潛,對資金使用采取分層管理、高度集中的原則,由路局集中或直接撥付給有關單位,減少了資金流轉過程。針對全局運營、多經單位多,銀行賬戶達1000多個的實際,親自研究制定了銀行賬戶管理辦法、現金使用規定和大額資金使用聯簽制度。既確保了資金安全,又緩解了資金緊張的矛盾。在他的親自組織策劃下,近三年來鐵路局共投入各項資金56.2億元,使全局技術裝備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確保28.5萬職工正常開支,對一個企業的財務當家人壓力極大。鐵路局每年用于職工工資支出達100多億元。為了使職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他始終堅持“資金流向第一保工資”,組織理順企業內部分配制度,完善工效掛鉤辦法,限制領導干部薪酬標準,不斷提高一線職工收入。年以來,連續三年提高職工崗位工資,全局月人均分別提高216.45元、217.29元和302.49元,年均環比增幅都在5%以上。建立健全了社會保障體系,為職工按時足額繳納了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女職工生育保險,逐年提高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免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他認真落實鐵道部黨組“不讓一名職工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不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的“三不讓”政策,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堅持按職工工資總額1%的比例每季撥付“三不讓”資金,今年可達1億元,讓廣大職工充分享受到了鐵路局改革發展的成果。
科學管理控成本
成本是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體系、豐富成本控制手段、提升企業管理效率,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所在。近年來,致力于鐵路局財務管理基礎的夯實和體系的建立,推行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舉措。
一是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憑著自己30多年財務管理的學識和經驗,親自勾勒了鐵路局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在鐵路系統率先實行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并且做到了“預算”與“考核”相互聯系、有章可循。他特別注重加強內部控制,認真組織經濟活動分析,及時糾正預算執行偏差,確保規范、真實完成經營業績考核指標,實現了生產與經營的有機統一,切實改變了生產經營與財務資產兩張皮的現象。組織制定了工效掛鉤和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把階段性考核與全年考核有機結合,做到嚴考核、硬兌現,提高預算指標的嚴肅性,確保實現預算目標。,在金融海嘯造成諸多企業經濟低迷時,鐵路局運輸指標卻全面刷新,全年貨物發送量、旅客發送量等19項運輸指標再創歷史新高,運輸收入實現276億元,運輸總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全面超額完成了全年預算目標。